双气源稳压阀及恒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54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气源稳压阀,包括:阀体,包括上阀体和下阀体;膜片组件,把阀体分隔为上下两个腔室,膜片组件和下阀体所围成的腔室包括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调压杆,可滑动地穿设于上阀体内且远离膜片组件的一端设有传动件,传动件受到外力驱动时能够带动调压杆滑动;第一压力弹簧,套设于调压杆上,调压杆能够在第一压力弹簧的弹性力的驱使下作用于膜片组件上;第二压力弹簧,套设于第一压力弹簧上并作用于膜片组件上;芯轴,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之间设有通气孔,芯轴可滑动地穿设于通气孔内并能够调节通气量。通过改变作用于膜片组件上的弹簧的数量,以适应不同气源燃烧时所需的气压,从而能够根据气源的不同调节输出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气源稳压阀及恒温器
本技术涉及燃气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气源稳压阀及恒温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燃气装置均采用固定燃气模式,例如液化气式、天然气式或人工煤气式,由于不同气源燃烧时所需的气压不同,燃气装置需要不同配置和出厂设定,这就导致了制造工厂要为不同气源而反复做不同机型疲于应对,生产难度大、调度困难,而且常常出现消费者因为不了解气源和机型的要求而购买错误,引起纠纷,这状况无论对商家还是消费者来说都是一大困扰和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双气源稳压阀,能够根据气源的不同调节输出压力。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双气源稳压阀的恒温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双气源稳压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包括上阀体和下阀体;膜片组件,所述膜片组件夹置于所述上阀体和下阀体之间并把所述阀体分隔为上下两个腔室,所述膜片组件和所述下阀体所围成的腔室包括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调压杆,所述调压杆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上阀体内并能够抵接于所述膜片组件上,且所述调压杆远离所述膜片组件的一端设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受到外力驱动时能够带动所述调压杆朝向远离所述膜片组件的方向滑动;第一压力弹簧,所述第一压力弹簧套设于所述调压杆上,所述上阀体上设有第一抵接部,所述调压杆上设有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压力弹簧的一端抵于所述第一抵接部上,另一端抵于所述第二抵接部上,所述调压杆能够在所述第一压力弹簧的弹性力的驱使下作用于所述膜片组件上;第二压力弹簧,所述第二压力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压力弹簧上,所述第二压力弹簧的一端抵于所述第一抵接部上,另一端抵于所述膜片组件上;芯轴,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之间设有通气孔,所述芯轴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通气孔内,所述芯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膜片组件,另一端设有能够和所述通气孔配合以调节通气量的调节栓。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气源稳压阀,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所述传动件不受外力驱动时,所述调压杆在所述第一压力弹簧的弹性力的驱使下作用于所述膜片组件上,同时所述第二压力弹簧的弹性力也作用于所述膜片组件上,此时为使用液化石油气的状态,当所述传动件受到外力驱动时,所述调压杆在所述传动件的带动下远离所述膜片组件,使得仅有所述第二压力弹簧作用于所述膜片组件,此时为使用天然气的状态,通过改变作用于所述膜片组件上的压力弹簧的数量,即改变作用于所述膜片组件上的作用力的大小,以适应不同气源燃烧时所需的气压,从而能够根据气源的不同调节输出压力。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压杆远离所述膜片组件的一端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传动件内,且所述调压杆和所述传动件之间设有联动组件,使得所述传动件受到外力驱动时能够带动所述调压杆朝向远离所述膜片组件的方向滑动。通过所述联动组件实现所述调压杆和所述传动件之间的传动关系。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传动件上的条形通孔以及穿设于所述调压杆远离所述膜片组件的一端的销轴,所述销轴和所述条形通孔滑动连接。所述销轴和所述条形通孔的滑动配合使得所述调压杆具有一个能够上下起伏的行程,从而适应所述膜片组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起伏,通过所述销轴和所述条形通孔的配合,实现所述调压杆和所述传动件之间的传动关系,且上述结构便于安装和拆卸,便于生产装配和售后维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抵接部为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和所述上阀体螺纹连接。能够通过旋转调节所述调节旋钮,以调节所述第一压力弹簧和所述第二压力弹簧的压缩量,从而调节作用于所述膜片组件上的作用力。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抵接部套设于所述调压杆上并和所述调压杆螺纹连接。能够通过旋转调节所述第二抵接部,以调节所述第一压力弹簧的压缩量,从而调节作用于所述膜片组件上的作用力。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抵接部的边缘设有第一限位挡板,有利于防止所述第一压力弹簧窜动或发生偏移,提高了双气源稳压阀工作的稳定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膜片组件和所述第二压力弹簧之间设有承托板,所述第二压力弹簧远离所述第一抵接部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承托板上,避免了所述第二压力弹簧直接作用于所述膜片组件上,同时避免了所述调压杆直接作用于所述膜片组件上,增大了所述膜片组件的受力面积,有利于减少应力集中,从而增加了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承托板的边缘设有第二限位挡板,有利于防止所述第二压力弹簧窜动或发生偏移,提高了双气源稳压阀工作的稳定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芯轴的上端依次贯穿所述膜片组件和所述承托板,所述芯轴的上端设有固紧结构并和所述膜片组件以及所述承托板固紧,固紧结构可以是铆接结构或者螺纹结构等结构,在此不做限定,且所述芯轴的上端设有锥形卡槽。由使用天然气的状态切换至使用液化石油气的状态时,所述调压杆在所述第一压力弹簧的弹性力的驱使下向下滑动,所述调压杆的下端能够在所述锥形卡槽的内壁的导向作用下滑入所述锥形卡槽内,使得所述调压杆的下端能够准确地作用于所述膜片组件的中部,且所述锥形卡槽能够防止所述调压杆的下端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生偏移。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恒温器,其包括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双气源稳压阀。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恒温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所述传动件不受外力驱动时,所述调压杆在所述第一压力弹簧的弹性力的驱使下作用于所述膜片组件上,同时所述第二压力弹簧的弹性力也作用于所述膜片组件上,此时为使用液化石油气的状态,当所述传动件受到外力驱动时,所述调压杆在所述传动件的带动下远离所述膜片组件,使得仅有所述第二压力弹簧作用于所述膜片组件,此时为使用天然气的状态,通过改变作用于所述膜片组件上的压力弹簧的数量,即改变作用于所述膜片组件上的作用力的大小,以适应不同气源燃烧时所需的气压,从而能够根据气源的不同调节输出压力。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一;图4是图3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二。附图标记:阀体10、上阀体11、第一抵接部111、下阀体12、进气通道121、出气通道122、通气孔123;膜片组件20;调压杆30、第二抵接部31、第一限位挡板311、销轴32;传动件40、条形通孔41;第一压力弹簧50;第二压力弹簧60;芯轴70、调节栓71、锥形卡槽72;承托板80、第二限位挡板8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气源稳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n阀体(10),所述阀体(10)包括上阀体(11)和下阀体(12);/n膜片组件(20),所述膜片组件(20)夹置于所述上阀体(11)和下阀体(12)之间并把所述阀体(10)分隔为上下两个腔室,所述膜片组件(20)和所述下阀体(12)所围成的腔室包括进气通道(121)和出气通道(122);/n调压杆(30),所述调压杆(30)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上阀体(11)内,且所述调压杆(30)远离所述膜片组件(20)的一端设有传动件(40),所述传动件(40)受到外力驱动时能够带动所述调压杆(30)朝向远离所述膜片组件(20)的方向滑动;/n第一压力弹簧(50),所述第一压力弹簧(50)套设于所述调压杆(30)上,所述上阀体(11)上设有第一抵接部(111),所述调压杆(30)上设有第二抵接部(31),所述第一压力弹簧(50)的一端抵于所述第一抵接部(111)上,另一端抵于所述第二抵接部(31)上,所述调压杆(30)能够在所述第一压力弹簧(50)的弹性力的驱使下作用于所述膜片组件(20)上;/n第二压力弹簧(60),所述第二压力弹簧(60)套设于所述第一压力弹簧(50)上,所述第二压力弹簧(60)的一端抵于所述第一抵接部(111)上,另一端抵于所述膜片组件(20)上;/n芯轴(70),所述进气通道(121)和所述出气通道(122)之间设有通气孔(123),所述芯轴(70)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通气孔(123)内,所述芯轴(7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膜片组件(20),另一端设有能够和所述通气孔(123)配合以调节通气量的调节栓(7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气源稳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10),所述阀体(10)包括上阀体(11)和下阀体(12);
膜片组件(20),所述膜片组件(20)夹置于所述上阀体(11)和下阀体(12)之间并把所述阀体(10)分隔为上下两个腔室,所述膜片组件(20)和所述下阀体(12)所围成的腔室包括进气通道(121)和出气通道(122);
调压杆(30),所述调压杆(30)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上阀体(11)内,且所述调压杆(30)远离所述膜片组件(20)的一端设有传动件(40),所述传动件(40)受到外力驱动时能够带动所述调压杆(30)朝向远离所述膜片组件(20)的方向滑动;
第一压力弹簧(50),所述第一压力弹簧(50)套设于所述调压杆(30)上,所述上阀体(11)上设有第一抵接部(111),所述调压杆(30)上设有第二抵接部(31),所述第一压力弹簧(50)的一端抵于所述第一抵接部(111)上,另一端抵于所述第二抵接部(31)上,所述调压杆(30)能够在所述第一压力弹簧(50)的弹性力的驱使下作用于所述膜片组件(20)上;
第二压力弹簧(60),所述第二压力弹簧(60)套设于所述第一压力弹簧(50)上,所述第二压力弹簧(60)的一端抵于所述第一抵接部(111)上,另一端抵于所述膜片组件(20)上;
芯轴(70),所述进气通道(121)和所述出气通道(122)之间设有通气孔(123),所述芯轴(70)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通气孔(123)内,所述芯轴(7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膜片组件(20),另一端设有能够和所述通气孔(123)配合以调节通气量的调节栓(7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源稳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杆(30)远离所述膜片组件(20)的一端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传动件(40)内,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礼成姚标成邓显敏游锦堂麦广智
申请(专利权)人:长青热能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