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感应式汽车碰撞实验吸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480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阻尼式吸能器领域,尤其是一种阻尼感应式汽车碰撞实验吸能器,针对现有的吸能保护效果差,阻尼液不能得到合理使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碰撞板、卸力杆、前置板、支撑柱、主壳、螺纹连接板以及底板,所述碰撞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强筋,所述碰撞板的右端面焊接有三个卸力杆,三个所述卸力杆的左端均匀的焊接在所述碰撞板的右端面,所述卸力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加强筋、卸力杆以及支撑柱,加强筋增加碰撞板的结构刚性,卸力杆将作用力均匀传递,利用支撑柱进行支撑缓震,提供双重保护,增加吸能器的安全性能,提升吸能器的吸能保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尼感应式汽车碰撞实验吸能器
本技术涉及阻尼式吸能器
,尤其涉及一种阻尼感应式汽车碰撞实验吸能器。
技术介绍
阻尼感应式汽车碰撞实验吸能器是通过在车身的某些部位进行附加,利用其受到撞击时的塑性变形,达到消耗大量碰撞动能的目的,进而实现乘员的保护。由于汽车事故会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包括我国在内,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对汽车碰撞安全性做出了强制性要求,人们也开展了许多相关安全技术的研究和专利技术。在使用传统的汽车碰撞实验吸能器的情况下,直接依靠将阻尼液挤出进行吸能,存在着吸能保护效果差,阻尼液不能得到合理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吸能保护效果差,阻尼液不能得到合理使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阻尼感应式汽车碰撞实验吸能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尼感应式汽车碰撞实验吸能器,包括碰撞板、卸力杆、前置板、支撑柱、主壳、螺纹连接板以及底板,所述碰撞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强筋,所述碰撞板的右端面焊接有三个卸力杆,三个所述卸力杆的左端均匀的焊接在所述碰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尼感应式汽车碰撞实验吸能器,包括碰撞板(1)、卸力杆(3)、前置板(5)、支撑柱(7)、主壳(12)、螺纹连接板(18)以及底板(20),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板(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强筋(2),所述碰撞板(1)的右端面焊接有三个卸力杆(3),三个所述卸力杆(3)的左端均匀的焊接在所述碰撞板(1)的右端面,所述卸力杆(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所述连接柱(4)的中间固定安装有前置板(5),所述前置板(5)的左端面开设有碰撞板凹口(6),所述前置板(5)的右端面焊接有支撑柱(7),所述连接柱(4)的右端粘接有密封圈(8),所述连接柱(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主壳(12),所述主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感应式汽车碰撞实验吸能器,包括碰撞板(1)、卸力杆(3)、前置板(5)、支撑柱(7)、主壳(12)、螺纹连接板(18)以及底板(20),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板(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强筋(2),所述碰撞板(1)的右端面焊接有三个卸力杆(3),三个所述卸力杆(3)的左端均匀的焊接在所述碰撞板(1)的右端面,所述卸力杆(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所述连接柱(4)的中间固定安装有前置板(5),所述前置板(5)的左端面开设有碰撞板凹口(6),所述前置板(5)的右端面焊接有支撑柱(7),所述连接柱(4)的右端粘接有密封圈(8),所述连接柱(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主壳(12),所述主壳(12)的内部设置有阻尼液储存腔(13),所述阻尼液储存腔(13)的内部填充有阻尼液(17),所述阻尼液储存腔(1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排出阀(9),所述阻尼液储存腔(13)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底板(20),所述底板(20)的上下端面均焊接有螺纹连接板(18),所述螺纹连接板(18)的中间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感应式汽车碰撞实验吸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2)的数量有六个,六个所述加强筋(2)均匀等距的安装在所述碰撞板(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感应式汽车碰撞实验吸能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楷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瑞蓝世光电传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