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余热循环利用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2427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余热循环利用发电装置,包括余热通入管道、有机工质蒸汽发生器、轴流透平设备、凝汽器和储液箱,所述余热通入管道上安装有一组管道阀门,且余热通入管道外套设有一组预热设备,所述余热通入管道的一端接入有机工质蒸汽发生器内,所述有机工质蒸汽发生器的一侧于排放管连通,且有机工质蒸汽发生器外设置有一组有机工质管,所述有机工质管接入轴流透平设备内,轴流透平设备的底端由安装架配合支撑,且与减速器和发电机配合安装,轴流透平设备为圆柱形结构,且轴流透平设备内开设有蒸汽仓,轴流透平设备的外缘面开设有连通蒸汽仓的高压蒸汽入口和高压蒸汽出口,且蒸汽仓内安装有轴心与轴流透平设备一致的传动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余热循环利用发电装置
本技术属于低温余热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低温余热循环利用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低温余热是指200℃以下的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气、冷凝水、热水,300℃以下的气体以以及400~450℃以下的锅炉、工业加热炉的排烟气等热量,低温余热发电就是指通这些低品位的低温余热进行发电的技术,其方法主要低品位热能汽轮机、全流透平、有机工质朗肯循环透平、螺杆膨胀等。低温余热发电不仅可以回收大量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降低温室效应,而且大幅度减少了生产企业的用电量,有效地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利用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是水泥、钢铁、冶金、石化等行业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在这些行业的应用十分成功。现有针对余热进行利用的发电装置,无法针对低温余热进行辅助的预加热,且配合发电机实现传动的透平设备进气不合理,无法保证气流的导向,降低蒸汽利用率,且透平设备轴心高度与发电机高度不一,不易调节实现有效对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余热循环利用发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温余热循环利用发电装置,包括余热通入管道(1)、有机工质蒸汽发生器(3)、轴流透平设备(5)、凝汽器(7)和储液箱(9);/n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通入管道(1)上安装有一组管道阀门(101),且余热通入管道(1)外套设有一组预热设备(2),所述余热通入管道(1)的一端接入有机工质蒸汽发生器(3)内,所述有机工质蒸汽发生器(3)的一侧于排放管(102)连通,且有机工质蒸汽发生器(3)外设置有一组有机工质管(4),所述有机工质管(4)接入轴流透平设备(5)内,所述轴流透平设备(5)的底端由安装架(19)配合支撑,且与减速器(601)和发电机(6)配合安装;/n所述轴流透平设备(5)为圆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余热循环利用发电装置,包括余热通入管道(1)、有机工质蒸汽发生器(3)、轴流透平设备(5)、凝汽器(7)和储液箱(9);
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通入管道(1)上安装有一组管道阀门(101),且余热通入管道(1)外套设有一组预热设备(2),所述余热通入管道(1)的一端接入有机工质蒸汽发生器(3)内,所述有机工质蒸汽发生器(3)的一侧于排放管(102)连通,且有机工质蒸汽发生器(3)外设置有一组有机工质管(4),所述有机工质管(4)接入轴流透平设备(5)内,所述轴流透平设备(5)的底端由安装架(19)配合支撑,且与减速器(601)和发电机(6)配合安装;
所述轴流透平设备(5)为圆柱形结构,且轴流透平设备(5)内开设有蒸汽仓(501),所述轴流透平设备(5)的外缘面开设有连通蒸汽仓(501)的高压蒸汽入口(502)和高压蒸汽出口(503),且蒸汽仓(501)内安装有轴心与轴流透平设备(5)一致的传动轴(16),所述传动轴(16)的一端延伸出轴流透平设备(5)外,且传动轴(16)设置于蒸汽仓(501)内的部分等距设置有多组导风桨叶(17),所述高压蒸汽入口(502)底端靠近传动轴(16)的位置构造有呈锥形的导流面(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余热循环利用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设备(2)包括一组呈圆筒型的加温管套(11)以及加温管套(11)内设置的多组加温铜管(15),所述加温管套(11)内开设有供余热通入管道(1)穿过的通管仓(12),且加温铜管(15)在通管仓(12)的内缘面等距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温余热循环利用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温铜管(15)为环形中空管道,且加温铜管(15)内安装有电伴热带,所述加温管套(11)的外缘面包覆有石棉保温层(13),所述石棉保温层(13)的外缘面缠绕有无纺布包覆层(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余热循环利用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透平设备(5)的高压蒸汽入口(502)与有机工质管(4)连通,且轴流透平设备(5)的高压蒸汽出口(503)与工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平蔡卓弟王文豪杨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东莞市化工学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