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建武专利>正文

一种承压金属绝热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415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承压金属绝热瓶,包括瓶体和瓶塞,所述瓶体内侧设有内壳,内壳内设有腔体,腔体一端为瓶口,腔体另外一端为瓶底,瓶口一头设有瓶塞,瓶体和内壳之间设有真空腔,瓶底设有瓶底吸热体,瓶塞靠近瓶口外部设有隔热体,瓶塞远离瓶口一端设有瓶口吸热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承压金属绝热瓶,采用隔热体对外界温度进行隔离,采用吸热材料对测试设备散热进行吸收,尽可能的减少了外部高温环境传到测井仪器工作区域的热量,使得测井仪器能够在450℃以下的较大温度范围内达到相当好的绝热效果,压力能够根据油井深度或者井内压力大小提供,能够从一个大气压到210Mpa自由定制,在油井测试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压金属绝热瓶
本技术涉及测井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油绝热瓶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开发和钻探正向着更深部地层钻探,对深井以及超深井井下仪器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层温度随着钻井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各个地区不同的地区地层,普遍达到了3℃/100米,当井深高达7000-8500米,井温高达200℃以上,甚至达到了260℃,对于这样高的井下温度,我国现有的测井仪器和测井手段,由于主要电子器件以及其他器件已经不能承受这样的高温,因此已经无法正常进行测井工作。为了使测井仪器能够在高温环境中完成测井工作,必需提高测井仪器的耐温极限,但是电子器件品种繁多,提高耐温极限给元器件生产制造带来极大的困难,在这种状况下,就只能在技术上采取其他有效设施,将井下测井仪器的工作温度控制在电子元器件额定的工作温度以内。而井下测井仪器并不是需要永久保持这样的温度控制,仅仅是需要在测井时间内保持这样的工作温度就可以了。但是现有设备外壳都绝热性能差,不能很好隔绝井内温度对测试仪器的影响,而且面对深井检测和带有压力的油井检测检测仪器不能实现,而且随着油井深度的增加,井内压力从一个大气压增加到210Mpa,不同深度油井测量客户需要不同耐压的测量仪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外壳都绝热性能差,不能很好隔绝井内温度对测试仪器的影响,而且现有测试设备耐压差,深井或者带有油压的井内需要不同耐压的检测仪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承压金属绝热瓶采用隔热体对外界温度进行隔离,采用吸热材料对测试设备散热进行吸收,尽可能的减少了外部高温环境传到测井仪器工作区域的热量,能够根据实际应用需要提供一个大气压到210Mpa范围内的检测仪器防护,在油井测试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承压金属绝热瓶,包括瓶体和瓶塞,所述瓶体内侧设有内壳,内壳内设有腔体,腔体一端为瓶口,腔体另外一端为瓶底,瓶口一头设有瓶塞,瓶体和内壳之间设有真空腔,瓶底设有瓶底吸热体,瓶塞靠近瓶口外部设有隔热体,瓶塞远离瓶口一端设有瓶口吸热体。本技术中,隔热体远离瓶口吸热体一端设有瓶口接头。本技术中,瓶口接头和瓶体螺纹连接。本技术中,瓶底远离瓶口的一端设有瓶底开口。本技术中,瓶底开口和瓶底之间设有插头腔,插头腔远离瓶底一端设有密封腔。本技术中,腔体内设有导热架。本技术中,瓶底设有过线孔。本技术中,瓶口接头和隔热体之间设有螺栓,隔热体和瓶口吸热体之间设有螺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承压金属绝热瓶,采用隔热体对外界温度进行隔离,采用吸热材料对测试设备散热进行吸收,尽可能的减少了外部高温环境传到测井仪器工作区域的热量,使得测井仪器能够在450℃以下的较大温度范围内达到相当好的绝热效果,并且尽可能的增加和延长井下测井仪器在井下的工作时间,达到可在井下连续工作50小时,环境温度200℃时,瓶内热源3W,工作4小时,绝热瓶温升小于60℃,瓶体采用钛合金材料,最大承压210Mpa,扭转强度大于500Nm,最大拉引力141323N,保证了测井仪器在高温环境中的工作可靠性,保证井下测井工作的顺利进行,承压金属绝热瓶分为承压单开口金属绝热瓶和承压双开口金属绝热瓶,能够适应不同应用方法的检测,通过承压设计,实现可在高温高压下独立工作的金属绝热瓶,实现了下井仪器尽可能的长时间在高温高压环境中的正常工作,可以大大的节约电子器件成本,使用普通民品级的电子器件也能保证正常工作,并且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使仪器的装配更简单,可实现多仪器快速长时间测井,而且能够根据油井深度或者井内压力大小提供对应的耐压产品,绝热瓶压力能够从一个大气压到210Mpa自由定制,在油井测试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双开口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单开口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双开口瓶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单开口瓶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4中:1-瓶体、2-内壳、3-过线孔、4-腔体、5-插头腔、6-瓶底开口、7-密封腔、8-瓶口接头、9-隔热体、10-瓶口吸热体、11-导热架、12-瓶底吸热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4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技术的方法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对本技术中,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是根据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是依据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本技术中所用到的瓶体1、瓶口接头8、隔热体9、瓶口吸热体10、导热架11等都通过市场途径采购或者定制,隔热体采用石棉材料制成,瓶口吸热体10和瓶底吸热体12为装有硝酸铵合十水硫酸钠混合物的冰袋,是可重复利用的化学冰袋化学冰袋外部用铜铝材料包裹,或者将硝酸铵合十水硫酸钠混合物填入铜铝块里面的孔隙。实施例一:一种承压金属双开口绝热瓶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承压金属绝热瓶,包括瓶体1和瓶塞,所述瓶体1内侧设有内壳2,内壳2内设有腔体4,腔体4一端为瓶口,腔体4另外一端为瓶底,瓶口一头设有瓶塞,瓶体1和内壳2之间设有真空腔,瓶底设有瓶底吸热体12,瓶塞靠近瓶口外部设有隔热体9,瓶塞远离瓶口一端设有瓶口吸热体10,隔热体9远离瓶口吸热体10一端设有瓶口接头8,瓶口接头8和瓶体1螺纹连接,瓶底远离瓶口的一端设有瓶底开口6,腔体4内设有导热架11,瓶口接头8和隔热体9之间设有螺栓,隔热体9和瓶口吸热体10之间设有螺栓。本技术中,瓶底开口6和瓶底之间设有插头腔5,插头腔5远离瓶底一端设有密封腔7,瓶底设有过线孔3,使得多个仪器可以串联使用,引线可以从瓶体1两端拉出。实施例二:一种承压金属单开口绝热瓶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承压金属绝热瓶,包括瓶体1和瓶塞,所述瓶体1内侧设有内壳2,内壳2内设有腔体4,腔体4一端为瓶口,腔体4另外一端为瓶底,瓶口一头设有瓶塞,瓶体1和内壳2之间设有真空腔,瓶底设有瓶底吸热体12,瓶塞靠近瓶口外部设有隔热体9,瓶塞远离瓶口一端设有瓶口吸热体10,隔热体9远离瓶口吸热体10一端设有瓶口接头8,瓶口接头8和瓶体1螺纹连接,瓶底远离瓶口的一端设有瓶底开口6,瓶底和瓶底开口6之间无连通通道,腔体4内设有导热架11,瓶口接头8和隔热体9之间设有螺栓,隔热体9和瓶口吸热体10之间设有螺栓。本技术中,瓶底1和瓶底开口6之间设有真空腔或者干燥腔。如图1和图3所示,在适用本技术一种承压金属绝热瓶时,如果采用承压金属双开口绝热瓶,将仪器电路板等安装在导热架11上,一端仪器电路板引线穿过瓶底吸热体12,引线穿过过线孔3,引线接到插头腔5内插板上,插板的引线从瓶底开口6引出,插板腔1和瓶底开口6之间的密封腔7内填入密封材料,瓶体1另外一端将瓶塞的瓶口吸热体10和内腔的仪器通过螺栓连接,瓶口吸热体10和隔热体9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压金属绝热瓶,包括瓶体和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内侧设有内壳,内壳内设有腔体,腔体一端为瓶口,腔体另外一端为瓶底,瓶口一头设有瓶塞,瓶体和内壳之间设有真空腔,瓶底设有瓶底吸热体,瓶塞靠近瓶口外部设有隔热体,瓶塞远离瓶口一端设有瓶口吸热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压金属绝热瓶,包括瓶体和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内侧设有内壳,内壳内设有腔体,腔体一端为瓶口,腔体另外一端为瓶底,瓶口一头设有瓶塞,瓶体和内壳之间设有真空腔,瓶底设有瓶底吸热体,瓶塞靠近瓶口外部设有隔热体,瓶塞远离瓶口一端设有瓶口吸热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压金属绝热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体远离瓶口吸热体一端设有瓶口接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承压金属绝热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接头和瓶体螺纹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压金属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建武王少斌
申请(专利权)人:田建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