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安全性自动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391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高安全性自动门,包括自动门主体,自动门主体包括上盖板,上盖板上连接有红外感应机构,上盖板的下侧设有下底板,且上盖板与下底板之间对称连接有弧形挡板,弧形挡板的内侧安装有多组旋转门,下底板上开凿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转动连接有踏板,踏板与旋转门之间固定连接,踏板包括踏板主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红外识别机构与锁紧机构的配合设置,易于使得自动门在使用者进入之间处于停止状态,以保证使用者在自动门能够安全的站稳,不易发生摔倒,通过踏板与自动门的配合设置,使得使用者不用一直提着重物跟随自动门进行旋转,以保证使用者的人生安全,同时也使得自动门不易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安全性自动门
本技术属于自动门
,具体涉及一种高安全性自动门。
技术介绍
自动门分为:旋转门、弧形门、平移门、感应电动门、紧急疏散平移门、重叠门、折叠门、90度推开门、快速门等多种类别。自动门的基本工作原理为可以将人接近门的动作(或将某种入门授权)识别为开门信号的控制单元,通过驱动系统将门开启,在人离开后再将门自动关闭,并对开启和关闭的过程实现控制的系统。现有的旋转门在使用时,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使用者需要跟上旋转门的旋转速度,当使用者手提重物时,由于重物的影响,使得使用者不易跟上旋转门的速度,进入到旋转门内,而且现有的旋转门一般只是门进行转动,踏板不进行转动,使用者需要一直提着重物跟随旋转门进行相应的转动,这容易给使用者带来不便,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危险。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高安全性自动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安全性自动门,以解决上述的使用者手提重物进入自动门时的安全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安全性自动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安全性自动门,包括自动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门主体(1)包括上盖板(101),所述上盖板(101)上连接有红外感应机构,所述上盖板(101)的下侧设有下底板(102),且上盖板(101)与下底板(102)之间对称连接有弧形挡板(103),所述弧形挡板(103)的内侧安装有多组旋转门(2),所述下底板(102)上开凿有容纳腔(104),所述容纳腔(104)内转动连接有踏板(3),所述踏板(3)与旋转门(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踏板(3)包括踏板主体(301),所述踏板主体(301)位于容纳腔(104)内的一面上连接有伸缩杆(302),所述伸缩杆(302)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安全性自动门,包括自动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门主体(1)包括上盖板(101),所述上盖板(101)上连接有红外感应机构,所述上盖板(101)的下侧设有下底板(102),且上盖板(101)与下底板(102)之间对称连接有弧形挡板(103),所述弧形挡板(103)的内侧安装有多组旋转门(2),所述下底板(102)上开凿有容纳腔(104),所述容纳腔(104)内转动连接有踏板(3),所述踏板(3)与旋转门(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踏板(3)包括踏板主体(301),所述踏板主体(301)位于容纳腔(104)内的一面上连接有伸缩杆(302),所述伸缩杆(302)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303),所述伸缩杆(302)远离踏板主体(301)的一端上连接有锁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自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102)内设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红外感应机构、旋转门(2)电性连接,一对所述旋转门(2)之间呈120°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自动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任书苏巧杨青于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贝卡恩智能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