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围墙基础及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381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围墙基础及其安装结构。所述装配式围墙基础包括基础本体,设置在基础本体中部的两个挡块,两个挡块之间形成围墙板底部的安装间隙,所述基础本体内预埋有部分相对所述安装间隙向上伸出的出筋;所述基础本体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安装间隙的长度方向,该安装间隙的宽度为160mm‑30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围墙基础可以方便地将围墙固定,结构受力合理,能够抵抗使用过程中的荷载,且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围墙基础及其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围墙基础及其安装结构,属于建筑工业化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围墙采用预制混凝土的做法越来越普遍。目前,大部分的围墙为明柱式(柱子突出)结构,柱子作为主要受力构件承受荷载。但作为中式结构的围墙,柱子为不突出墙表面的暗柱形式,这种形式更需要保证围墙的抗倾覆性。对于围墙而言,围墙下部为基础,传统条形基础或独立基础的工作量和造价至少占围墙工程的40%以上,成本高,且连接不稳定,继续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装配式围墙基础及其安装结构,该装配式围墙基础可以方便地将围墙固定,结构受力合理,能够抵抗使用过程中的荷载,且成本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围墙基础,包括基础本体,设置在基础本体中部的两个挡块,两个挡块之间形成围墙板底部的安装间隙,所述基础本体内预埋有部分相对所述安装间隙向上伸出的出筋;所述基础本体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安装间隙的长度方向,该安装间隙的宽度为160mm-300mm。由此,本技术的围墙基础可以实现发泡混凝土作为围墙板,提高围墙板安装的可靠性,通过特殊设计,可以快速地实现围墙板的垂直度,保证围墙的稳固。本技术的基础的两个上凸的挡块既是围墙抗倾覆的一层防线,同时在安装中又可以利用其调节围墙板的位置,同时还可以使围墙板临时固定,大大提高了安装的效率。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还可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优化,以下为优化后形成的技术方案:为了更好地保证围墙的稳固性,并方便调整围墙板的垂直度,所述基础本体上设有吊装埋件,该吊装埋件兼作斜支撑的底部预埋件。斜支撑在围墙板安装完毕后,一般根据需要拆除即可。为了提高基础的可靠性,所述基础本体内预埋有钢板底座,该钢板底座与所述出筋的底部固定连接。由此,钢板底座显著提高了出筋的抗拉性能,提高了基础的结构强度。优选地,所述基础本体为板式独立结构。所述基础本体的宽度为围墙板的长度的1/4-1/6。一种所述的装配式围墙基础的安装结构,其在所述基础上固定预制的围墙板;所述围墙板底部设有延伸至围墙板底端面的预留孔,所述基础的出筋在连接时伸入所述预留孔内。调整好围墙板的位置后,向预留孔内灌入混凝土,如果不需要重复利用,则可以灌入高强混凝土;如果需要重复利用,则可以向预留孔内灌入砂浆。本技术的围墙板和基础之间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减少了基础的工作量,围墙底部抗倾覆能力强,且施工安装便捷。为了更好地调整围墙板的垂直度,所述基础与围墙板的中部之间通过斜支撑固定。斜支撑在围墙板安装完毕后,一般根据需要拆除即可。为了方便实现围墙板和基础的重复利用,所述围墙板内预埋有与所述预留孔连通的钢盒,所述基础的出筋穿过所述预留孔并伸入钢盒内;所述出筋的伸出端的端部具有螺纹段,伸入钢盒内的出筋的螺纹段通过螺栓固定。这样使用后可以方便拆除围墙板和基础,以提高利用率。为了方便安装围墙板,并方便调整围墙板的平面位置,所述围墙板与挡块之间设有楔形块。最好的,所述两个挡块之间的间距比围墙板的厚度宽4cm-10cm。为了更好地保证围墙的稳固性,并方便调整围墙板的垂直度,所述基础与围墙板的中部之间通过斜支撑固定;所述基础上设有吊装埋件,该吊装埋件兼作斜支撑底部的预埋件;在端柱的1/3-1/2高度位置处设置内螺纹套筒埋件,该内螺纹套筒埋件作为斜支撑顶部的埋件。为了方便安装围墙板,相邻两个挡块之间的间距大于围墙板的厚度,且在围墙板与挡块之间设有楔形块。最好的,所述两个挡块之间的间距比围墙板的厚度宽4cm-10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围墙的基础、围墙板以及压顶均采用预制,可以批量化生产,基本没有现场湿作业;2.围墙基础上凸的两个挡块既是围墙抗倾覆的一层防线,在安装中又可以利用其调节围墙板的位置,同时还可以使围墙板临时固定,大大提高了安装的速率;3.围墙基础垂直于围墙板设置,抗倾覆能力强,而且在地基不均匀的条件下更具备优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发泡围墙板正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发泡围墙板断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围墙基础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围墙下部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围墙压顶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围墙上部连接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围墙局部连接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可重复利用的临时围墙连接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应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一种装配式围墙基础,如图3所示,包括基础本体,设置在基础本体中部的两个挡块21,两个挡块21之间形成围墙板1底部的安装间隙28,所述基础本体内预埋有部分相对所述安装间隙28向上伸出的出筋22;所述基础本体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安装间隙28的长度方向,该安装间隙28的宽度为160mm-300mm,一般为200mm左右。所述基础本体的宽度为围墙板的长度的1/4-1/6,最好是1/5。本技术的围墙下部结构为预制混凝土基础2,基础2为板式独立结构,使用时基础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围墙板1的长度方向。如图3所示,基础2上设有两个吊装埋件23,该吊装埋件23可以兼作斜支撑4的预埋件,用于临时支撑和调整围墙板1的垂直度。基础2中部,在围墙板1两侧各设置一个混凝土挡块21,混凝土挡块21中间的间隙比围墙板1略宽(约6公分左右,一边各留3公分),方便围墙板1下落和塞楔形块5临时固定围墙板1。安装间隙28的长度方向与围墙板1的长度方向一致。结合图3和图4可以看出,基础2上预留出筋22,出筋22的形式为U形,一个基础2上对应的有两个U形出筋22,基础2的底部预埋有钢板底座24,钢板底座24与U型出筋22焊接连接,U形出筋22的出筋的长度以及出筋间距分别与围墙板1下部的预留孔(即金属波纹管114)相吻合。本实施例的基础的两个上凸的挡块21既是围墙抗倾覆的一层防线,同时在安装中又可以利用其调节围墙板的位置,同时还可以使围墙板临时固定,大大提高了安装的效率。本实施例的围墙板和基础之间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减少了基础的工作量,围墙底部抗倾覆能力强,且施工安装便捷。一种预制围墙,如图7所示,包括位于底部的预制混凝土基础2、固定在预制混凝土基础2上的预制围墙板1,以及固定在预制围墙板1顶部的压顶3。如图1和2所示,预制围墙板1主要包含端柱11和发泡混凝土墙体12两大部分。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围墙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本体,设置在基础本体中部的两个挡块(21),两个挡块(21)之间形成围墙板(1)底部的安装间隙(28),所述基础本体内预埋有部分相对所述安装间隙(28)向上伸出的出筋(22);所述基础本体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安装间隙(28)的长度方向,该安装间隙(28)的宽度为160mm-300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围墙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本体,设置在基础本体中部的两个挡块(21),两个挡块(21)之间形成围墙板(1)底部的安装间隙(28),所述基础本体内预埋有部分相对所述安装间隙(28)向上伸出的出筋(22);所述基础本体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安装间隙(28)的长度方向,该安装间隙(28)的宽度为160mm-30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围墙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本体上设有吊装埋件(23),该吊装埋件(23)兼作斜支撑(4)的底部预埋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围墙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本体内预埋有钢板底座(24),该钢板底座(24)与所述出筋(22)的底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围墙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本体为板式独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围墙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本体的宽度为围墙板的长度的1/4-1/6。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沈有辉杨万和李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