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干衣机风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20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旅行干衣机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风道前盖包括风道前盖面,风道前盖面的边缘向后伸出风道前盖侧壁;风道后盖包括风道后盖面,风道后盖面的边缘向前伸出风道后盖侧壁;风道前盖和风道后盖相互固定连接后围成下方为出风口的风道;在风道后盖的上部固设有涡轮风扇,风道前盖的上开设有风道进风口,风道前盖和风道后盖组合安装后,风道进风口的位置对应于涡轮风扇;风道下端形成三个出风道,边上的两个出风道向外倾斜,中间的出风道上面窄下面宽;风道内安装有加热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干衣机体积小,烘干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旅行干衣机风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干衣机,具体地说一种用于旅行使用的便携式干衣机的结构。
技术介绍
在外出旅行时,携带大量的衣物是非常麻烦的事情,如果不携带足够衣物,在旅行时有时候没有条件洗衣后干衣,有条件时晾干又特别慢,商务洗衣很贵。因此,使用者需要一种便携的旅行干衣机。由于旅行干衣机需要便携的功能,所以需要小的体积和好的烘干效果。目前的烘干机对特定衣物(内衣,内裤,衬衫,T恤等差旅常洗衣物)干衣效果偏差;使用方式不够人性化,配件易丢失,导致产品无法使用;体积大,便携性偏差;发热稳定性和寿命较差主要原因是:现有技术出风口设计还有改进之处;配件设计太多,支架拆卸式,安装麻烦;配件如丢失,导致产品无法使用;体积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旅行干衣机风道结构,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使干衣机体积小,烘干效果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旅行干衣机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风道前盖包括风道前盖面,风道前盖面的边缘向后伸出风道前盖侧壁;风道后盖包括风道后盖面,风道后盖面的边缘向前伸出风道后盖侧壁;风道前盖和风道后盖相互固定连接后围成下方为出风口的风道;在风道后盖的上部固设有涡轮风扇,风道前盖的上开设有风道进风口,风道前盖和风道后盖组合安装后,风道进风口的位置对应于涡轮风扇;风道下端形成三个出风道,边上的两个出风道向外倾斜,中间的出风道上面窄下面宽;风道内安装有加热模块。风道前盖侧壁的下端向两侧方向向外弯曲呈弧形,风道前盖面的下端具有两个风道前盖导风挡板,两个风道前盖导风挡板分别向两侧方向向外弯曲呈弧形;风道后盖侧壁的下端向两侧方向向外弯曲呈弧形,风道后盖面的下端具有两个风道后盖导风挡板,两个风道后盖导风挡板分别向两侧方向向外弯曲呈弧形;风道前盖和风道后盖相互固定连接后,风道前盖侧壁和风道后盖侧壁相互结合成为风道的侧壁,两个风道前盖导风挡板和两个对应的风道后盖导风挡板相互结合形成两个风道导风挡板,这样在风道下端形成所述三个出风道。风道前盖和风道后盖用卡槽卡扣结构相互卡设或者使用螺丝相互固定连接后围成长方体的风道。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的风道结构由于采用涡轮风扇,整体出风的风道,保证了热风的风量和风速。风道密闭,截面出风均匀,保证了空气和加热模组的充分热交换。出风口的风道导风挡板和风道设计,优化了热风的出风方向,降低了风速,提高和热风和湿衣服的接触时间,实现更快的干衣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较,产品的整体体积大小缩小,更便于差旅携带,出风道便于热风导流道衣物上,烘干效果优于市面上传统的干衣机。对特定衣物(内衣,内裤,衬衫,T恤等差旅常洗衣物)干衣效果尤其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旅行风干机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旅行风干机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风道外观图;图4为本技术风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如图3、图4所示:本技术具有风道前盖1和风道后盖2。风道前盖1包括风道前盖面11,风道前盖面11的边缘向后伸出风道前盖侧壁12,风道前盖面11的下边缘为无侧壁的开放面。风道后盖2包括风道后盖面21,风道后盖面21的边缘向前伸出风道后盖侧壁22,风道后盖面21的下边缘为无侧壁的开放面。风道前盖1和风道后盖2用卡槽卡扣结构相互卡设,或者使用螺丝相互固定连接后,围成长方体的下方为出风口的风道。在风道后盖2的上部固设有涡轮风扇3,风道前盖1的上部对应涡轮风扇3位置开设有风道进风口13,风道前盖1和风道后盖2组合安装后,风道进风口13的位置对应于涡轮风扇3,这样涡轮风扇3位于风道的上方。风道前盖侧壁12的下端向两侧方向向外弯曲呈弧形,风道前盖面11的下端具有两个风道前盖导风挡板14,两个风道前盖导风挡板14分别向两侧方向向外弯曲呈弧形。风道后盖侧壁22的下端向两侧方向向外弯曲呈弧形,风道后盖面21的下端具有两个风道后盖导风挡板24,两个风道后盖导风挡板24分别向两侧方向向外弯曲呈弧形。风道前盖1和风道后盖2相互固定连接组合安装后,风道前盖侧壁12和风道后盖侧壁22相互结合成为风道的侧壁,两个风道前盖导风挡板14和两个对应的风道后盖导风挡板24相互结合形成两个风道导风挡板,这样在风道下端形成三个出风道,边上的两个出风道15(分别由风道的侧壁和风道导风挡板构成)向外倾斜,中间的出风道16(位于两个风道导风挡板中间)上面窄下面宽(也即进风位置窄,出风位置宽)。如图1、图2所示:在风道中固定安装加热模块4,在风道前盖1和风道后盖2外安装结合在一起的干衣机前盖5和干衣机后盖6,在干衣机前盖5和干衣机后盖6内部安装控制板9,在干衣机前盖5和干衣机后盖6外部的两侧安装支架8、上方安装挂钩81。这样,干衣机启动时,风被涡轮风扇3吸入,从干衣机前盖5上部的干衣机进风口51进入,经过风道进风口13,经过涡轮风扇3,进入风道,经过加热模块4加热,从风道下端的三个出风道(两边的出风道15和中间的出风道16)吹出,经过干衣机出风口格栅7,吹到挂在支架8上的衣物上,热风将衣物烘干。涡轮风扇3和整体出风的风道,保证了热风的风量和风速。风道密闭,截面出风均匀,保证了空气和加热模组4的充分热交换。出风口的两个弯曲的风道导风挡板和分成三个出风道(两边的出风道15和中间的出风道16)的设计,优化了热风的出风方向,向中间和两侧出风,扩大出风角度,因为开口宽而降低了风速,提高和热风和湿衣服的接触时间,实现更快的干衣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较,产品的整体体积大小缩小,更便于差旅携带,出风道便于热风导流到衣物上,烘干效果优于市面上传统的干衣机。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旅行干衣机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n风道前盖包括风道前盖面,风道前盖面的边缘向后伸出风道前盖侧壁;/n风道后盖包括风道后盖面,风道后盖面的边缘向前伸出风道后盖侧壁;/n风道前盖和风道后盖相互固定连接后围成下方为出风口的风道;/n在风道后盖的上部固设有涡轮风扇,风道前盖的上开设有风道进风口,风道前盖和风道后盖组合安装后,风道进风口的位置对应于涡轮风扇;/n风道下端形成三个出风道,边上的两个出风道向外倾斜,中间的出风道上面窄下面宽;/n风道内安装有加热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旅行干衣机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风道前盖包括风道前盖面,风道前盖面的边缘向后伸出风道前盖侧壁;
风道后盖包括风道后盖面,风道后盖面的边缘向前伸出风道后盖侧壁;
风道前盖和风道后盖相互固定连接后围成下方为出风口的风道;
在风道后盖的上部固设有涡轮风扇,风道前盖的上开设有风道进风口,风道前盖和风道后盖组合安装后,风道进风口的位置对应于涡轮风扇;
风道下端形成三个出风道,边上的两个出风道向外倾斜,中间的出风道上面窄下面宽;
风道内安装有加热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干衣机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风道前盖侧壁的下端向两侧方向向外弯曲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航习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光谷宝益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