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垫式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337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垫式治疗仪,包括主体软垫、电热膜安装机构和防水机构,所述主体软垫的一侧与第一弹性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空心圆柱套的表面开设有长槽,所述主体软垫的另一侧与第二弹性带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二弹性带的另一端一体化安装有主杆,所述电热膜安装机构位于主体软垫的内部,所述防水机构位于电热膜安装机构的上方。该装置通过第一弹性带、空心圆柱套、长槽、第二弹性带和主杆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将主体软垫绑附在不同体型的患者身上,其次该种连接方式简便实用,使用寿命较长,通过滑条和滑轨之间的定位作用,能够避免电热膜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褶皱和位置的偏移,有利于电热膜平整的固定在方形槽中。

A hot pad therapeutic apparat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垫式治疗仪
本技术涉及治疗仪设备
,具体为一种热垫式治疗仪。
技术介绍
热垫式治疗仪是一种放置在患者身上或身下,可以弯曲但不可以折叠的,通过热传导方式给患者躯体局部加热的具有柔性应用部分的医用治疗设备,该仪器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舒经散寒、祛瘀散结和镇痛、消肿、消炎、解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加速新陈代谢治疗功效,用于缓解肌肉痉挛、粘液囊炎、肌腱炎、纤维性肌肉痛等病症,对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骨关节及软组织等起辅助治疗作用,并能治疗许多常见病和慢性病。现有的治疗仪大多采用魔术贴将其绑附在患者身上,魔术贴的使用寿命有限,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其粘性下降,导致治疗仪不能被稳定的覆盖在患者身上,其次一般的治疗仪在使用过程中其内部发热膜会产生褶皱和位移,降低治疗仪的使用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热垫式治疗仪。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垫式治疗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一般的治疗仪大多采用魔术贴将其绑附在患者身上,魔术贴的使用寿命有限,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其粘性下降,导致治疗仪不能被稳定的覆盖在患者身上,其次一般的治疗仪在使用过程中其内部发热膜会产生褶皱和位移,降低治疗仪的使用效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垫式治疗仪,包括主体软垫、电热膜安装机构和防水机构,所述主体软垫的一侧与第一弹性带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一弹性带的另一端连接有空心圆柱套,所述空心圆柱套的表面开设有长槽,所述主体软垫的另一侧与第二弹性带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二弹性带的另一端一体化安装有主杆,所述电热膜安装机构位于主体软垫的内部,所述防水机构位于电热膜安装机构的上方。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带之间相互平行,且第一弹性带与第二弹性带之间关于主体软垫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而且第一弹性带沿主体软垫的竖直方向均匀分布。优选的,所述空心圆柱套与主杆之间构成半包围结构,且主杆的外部直径大于长槽的宽度,而且空心圆柱套的内部直径大于主杆的外部直径。优选的,所述电热膜安装机构包括方形槽、电热膜、滑条和滑轨,所述方形槽的内部安装有电热膜,且电热膜的后端面粘胶粘连有滑条,所述滑条的外侧设置有滑轨。优选的,所述电热膜通过滑条和滑轨与主体软垫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电热膜的外表面与方形槽的内表面之间相贴合。优选的,所述防水机构包括拉链、防水垫、按扣和凹槽,所述方形槽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拉链,且拉链的上方覆盖有防水垫,所述防水垫的一端与主体软垫的外表面相连接,且防水垫的另一端一体化安装有按扣,所述按扣的外侧套接有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热垫式治疗仪中主杆的外部直径大于长槽的宽度,将主杆插入空心圆柱套的内部,第二弹性带能够从长槽处延伸出来,主杆则被安装在空心圆柱套内部,该装置通过第一弹性带、空心圆柱套、长槽、第二弹性带和主杆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将主体软垫绑附在不同体型的患者身上,其次该种连接方式简便实用,使用寿命较长;电热膜通过滑条和滑轨与主体软垫之间构成滑动结构,将主体软垫贴合在患者腰部时,电热膜会呈现弯曲状态,通过滑条和滑轨之间的定位作用,能够避免电热膜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褶皱和位置的偏移,有利于电热膜平整的固定在方形槽中;将防水垫向拉链方向转动,直至将防水垫覆盖在拉链上方,再将按扣插入凹槽内部,使得防水垫稳定的覆盖在拉链上方,防水垫的设置避免了外界水汽及灰尘通过拉链上的缝隙进入到方形槽的内部,提高了电热膜的防水性,从而延长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防水垫与凹槽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软垫;2、第一弹性带;3、空心圆柱套;4、长槽;5、第二弹性带;6、主杆;7、电热膜安装机构;8、方形槽;9、电热膜;10、滑条;11、滑轨;12、防水机构;13、拉链;14、防水垫;15、按扣;16、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热垫式治疗仪,包括主体软垫1、电热膜安装机构7和防水机构12,主体软垫1的一侧与第一弹性带2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一弹性带2的另一端连接有空心圆柱套3,空心圆柱套3的表面开设有长槽4,主体软垫1的另一侧与第二弹性带5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二弹性带5的另一端一体化安装有主杆6,第一弹性带2之间相互平行,且第一弹性带2与第二弹性带5之间关于主体软垫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而且第一弹性带2沿主体软垫1的竖直方向均匀分布,该装置中空心圆柱套3通过第一弹性带2与主体软垫1之间相连接,因此空心圆柱套3与主体软垫1之间的距离可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同理主杆6通过第二弹性带5与主体软垫1相连接,空心圆柱套3与主杆6之间构成半包围结构,且主杆6的外部直径大于长槽4的宽度,而且空心圆柱套3的内部直径大于主杆6的外部直径,将主体软垫1贴合在人体腰部,随后将主杆6插入空心圆柱套3的内部,由于主杆6的外部直径大于长槽4的宽度,因此第二弹性带5能够从长槽4处延伸出来,主杆6则被安装在空心圆柱套3内部,该装置通过第一弹性带2、空心圆柱套3、长槽4、第二弹性带5和主杆6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将主体软垫1绑附在不同体型的患者身上,其次该种连接方式简便实用,使用寿命较长;电热膜安装机构7位于主体软垫1的内部,电热膜安装机构7包括方形槽8、电热膜9、滑条10和滑轨11,方形槽8的内部安装有电热膜9,且电热膜9的后端面粘胶粘连有滑条10,滑条10的外侧设置有滑轨11,在使用该装置时,首先将滑条10固定在电热膜9的背面,随后将滑条10沿着滑轨11插入,直至将电热膜9完全推入方形槽8的内部,该项设置便于电热膜9的安装,电热膜9通过滑条10和滑轨11与主体软垫1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电热膜9的外表面与方形槽8的内表面之间相贴合,将主体软垫1贴合在患者腰部时,电热膜9会呈现弯曲状态,通过滑条10和滑轨11之间的定位作用,能够避免电热膜9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褶皱和位置的偏移,有利于电热膜9平整的固定在方形槽8中;防水机构12位于电热膜安装机构7的上方,防水机构12包括拉链13、防水垫14、按扣15和凹槽16,方形槽8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拉链13,且拉链13的上方覆盖有防水垫14,防水垫14的一端与主体软垫1的外表面相连接,且防水垫14的另一端一体化安装有按扣15,按扣15的外侧套接有凹槽16,将电热膜9安装完毕后,再将方形槽8上端的拉链13合上,使得方形槽8内部处于密封状态,随后再将防水垫14向拉链13方向转动,直至将防水垫14覆盖在拉链13上方,且按扣15与凹槽16之间对齐,再将按扣15插入凹槽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垫式治疗仪,包括主体软垫(1)、电热膜安装机构(7)和防水机构(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软垫(1)的一侧与第一弹性带(2)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一弹性带(2)的另一端连接有空心圆柱套(3),所述空心圆柱套(3)的表面开设有长槽(4),所述主体软垫(1)的另一侧与第二弹性带(5)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二弹性带(5)的另一端一体化安装有主杆(6),所述电热膜安装机构(7)位于主体软垫(1)的内部,所述防水机构(12)位于电热膜安装机构(7)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垫式治疗仪,包括主体软垫(1)、电热膜安装机构(7)和防水机构(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软垫(1)的一侧与第一弹性带(2)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一弹性带(2)的另一端连接有空心圆柱套(3),所述空心圆柱套(3)的表面开设有长槽(4),所述主体软垫(1)的另一侧与第二弹性带(5)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二弹性带(5)的另一端一体化安装有主杆(6),所述电热膜安装机构(7)位于主体软垫(1)的内部,所述防水机构(12)位于电热膜安装机构(7)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垫式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带(2)之间相互平行,且第一弹性带(2)与第二弹性带(5)之间关于主体软垫(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而且第一弹性带(2)沿主体软垫(1)的竖直方向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垫式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圆柱套(3)与主杆(6)之间构成半包围结构,且主杆(6)的外部直径大于长槽(4)的宽度,而且空心圆柱套(3)的内部直径大于主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芬芬田明华习英杰王辉乐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光谷宝益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