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针切换装置及双针缝纫机
本技术涉及缝纫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双针切换装置及双针缝纫机。
技术介绍
早前,对于双色缝纫面料,需要两台缝纫机分别单独缝纫其一颜色,所需缝纫机台数量多,同时,缝纫制程也变得复杂,局限了整体缝纫效率。后来,出现了双针缝纫机,其通过同一台缝纫机上的两缝纫针交替工作,替换不同颜色的色线进行缝制,着实有了较大进步。但是,现有的双针缝纫机,其双针切换结构设计合理性欠佳,导致双针切换顺畅性不太理想,同时,双针切换及针棒驱动机构对针棒的择一联动,在稳定性方面仍存在不足,导致双针缝纫机的故障率高,不利于推广应用。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针切换装置及双针缝纫机,其有效保证了双针切换顺畅性、针棒上下动作稳定性,在长时间缝纫切换工作中,不易出现故障,实用性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双针切换装置,包括有第一针棒、第二针棒、切换驱动机构、切换座及针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针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切换驱动机构(30)、切换座(40)及针棒驱动机构(50);/n所述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沿左右方向间距布置,所述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均设置有作用部(201);所述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均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n所述切换驱动机构(30)用于将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一同沿左右方向平移;/n所述切换座(40)的前侧具有竖向延伸的活动槽(41)及横向延伸的定位槽(42),所述定位槽(42)与活动槽(41)相交且延伸至活动槽(41)的左、右侧;/n所述针棒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针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切换驱动机构(30)、切换座(40)及针棒驱动机构(50);
所述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沿左右方向间距布置,所述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均设置有作用部(201);所述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均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切换驱动机构(30)用于将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一同沿左右方向平移;
所述切换座(40)的前侧具有竖向延伸的活动槽(41)及横向延伸的定位槽(42),所述定位槽(42)与活动槽(41)相交且延伸至活动槽(41)的左、右侧;
所述针棒驱动机构(50)具有针棒联动部(51);
所述切换驱动机构(30)控制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一同沿左右方向平移,以使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两者的作用部(201)择一位于活动槽(41),而另一则位于定位槽(42);且,位于活动槽(41)的作用部(201)与针棒联动部(51)连接以受针棒联动部(51)的联动而上下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针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部(201)是装夹于相应的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上,其具有向后延伸凸设的凸部;所述针棒联动部(51)的前端具有凹部(511),所述凹部(511)的左、右端敞口设置且上、下端有挡边(512);所述作用部(201)平移至活动槽(41)内时,其凸部适配于凹部(511)内并受限于上、下端的挡边(5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针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座(40)的后侧设置有竖向滑轨(43),所述活动槽(41)、竖向滑轨(43)对应设置且相互贯通;所述针棒联动部(51)伸入竖向滑轨(43)内并沿其可上下滑行动作。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悦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