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棉开松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17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开棉开松机,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机架上设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第一壳体设入料口,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经第一连通口连通,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经第二连通口连通,第三壳体设出料口;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的下方设集渣仓;第一壳体和第三壳体的下端壳壁为筛板状;第一壳体内部的开棉辊设螺旋状的开棉齿;开棉辊与开棉驱动装置连接;第二壳体内的第一开松辊和第三壳体内的第二开松辊均设开松刺钉;两开松辊分别接开松驱动装置;第一壳体外侧设输送给料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自身分离较大杂质的同时,又让原料得到充分松散,为后续除杂质工段提供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棉开松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具体是一种开棉开松机。
技术介绍
在纺织
,开棉机是重要的加工设备之一。其通过打手将由给棉装置供给的原棉松解成较小的棉块或棉束,最后通过凝棉器的风机所产生的气流作用将加工后的棉料输送到下一机台,从而便于后序机台的清棉、混棉等工作。开棉机一般由一对打手辊及一个开松锡林组成,主要作用是通过撕扯使大块的纤维松解变成小块或束状,同时在松解过程中伴有混合、除杂作用。但是,现有的开棉机在开棉包过程中易出现不均匀,有大块棉团进入后续工段,造成后段设备不能有效分离杂质。针对含杂过高的棉短绒在蒸煮时,相应要增加碱量,提高压力和温度,既提高了短绒的成本,又使排出的COD超标,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开棉开松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开棉机存在的开棉不均匀、有大块棉团进入后续工段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开棉开松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相邻设置有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均为圆柱形壳体且横向设置;所述第一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棉开松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相邻设置有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均为圆柱形壳体且横向设置;所述第一壳体远离第二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入料口,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邻处通过第一连通口连通,所述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相邻处通过第二连通口连通,所述第三壳体远离第二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n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的下方设置有集渣仓;第一壳体的下端壳壁和第三壳体的下端壳壁均为筛板状;/n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开棉辊,所述开棉辊的表面设置有螺旋状的开棉齿;所述开棉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上,所述开棉辊与开棉驱动装置连接;/n所述第二壳体内部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棉开松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相邻设置有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均为圆柱形壳体且横向设置;所述第一壳体远离第二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入料口,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邻处通过第一连通口连通,所述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相邻处通过第二连通口连通,所述第三壳体远离第二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
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的下方设置有集渣仓;第一壳体的下端壳壁和第三壳体的下端壳壁均为筛板状;
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开棉辊,所述开棉辊的表面设置有螺旋状的开棉齿;所述开棉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上,所述开棉辊与开棉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第二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开松辊,所述第一开松辊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开松刺钉;所述第一开松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上,所述第一开松辊与第一开松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第三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二开松辊,所述第二开松辊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开松刺钉;所述第二开松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上,所述第二开松辊与第二开松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壳体外侧设置有输送给料机构,所述输送给料机构与入料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棉开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口的下端处设置有向第二壳体内延伸的第一导料板;所述第二连通口的下端处设置有向第二壳体内延伸的第二导料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棉开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棉驱动装置为开棉电机,所述开棉电机的输出轴上和开棉辊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开棉轮,两所述开棉轮之间绕设开棉三角带;
所述第一开松驱动装置为第一开松电机,所述第一开松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焕伟郭信年
申请(专利权)人:安丘市金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