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渠成为专利>正文

一种食油用带有电磁振荡机构的精炼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146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油用带有电磁振荡机构的精炼设备,包括脱臭罐、冷却罐、电动机、第一输送管、精油筒、出口、散热箱、输出管、储存桶、排放口、第二输送管、第一压力泵、冬化脱脂罐、排放阀门、第二压力泵、第一连通口、输油管、导板、冷却油管道、第二连通口、振荡筛、振荡板、电磁振荡器、精炼桶、支撑腿、出料口和振荡仓,冷却罐通过第二连通口连接有精炼桶,精炼桶的顶端安装有电动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通过冷却罐内部安装的冷却油管道可以有效的对食用油进行降温,比传统的冷却水通道经过食用油进行冷却效果好,能有效减少复杂附件的设置,可使食用油迅速降温并进入冬化脱脂工序,有效保障了食用油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油用带有电磁振荡机构的精炼设备
本技术涉及食油生产设备
,具体为一种食油用带有电磁振荡机构的精炼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的食用油主要来源于大中型的现代油脂生产企业,其主要采用现有的预榨、浸出、多级精炼制油工艺技术,但是该技术主要生产一、二级食用油,此类产品大多色泽浅且无味,油脂中的微量活性成分如维生素、植物甾醇、多酚等含量低,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用油的要求逐渐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趋向为质量安全、色香味俱全且营养丰富的食用油产品,食用植物油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对植物进行精炼工作,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精炼设备精炼工序复杂且精炼过程中经常存在大量杂质,现有的食用油精炼设备其降温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导致食用油精炼周期长,生产效率低,此外冷却水在升温后没有效的降温设施,不能及时的进行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食油用带有电磁振荡机构的精炼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油用带有电磁振荡机构的精炼设备,包括脱臭罐、冷却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油用带有电磁振荡机构的精炼设备,包括脱臭罐(1)、冷却罐(2)、电动机(3)、第一输送管(4)、精油筒(5)、出口(6)、散热箱(7)、输出管(8)、储存桶(9)、排放口(10)、第二输送管(11)、第一压力泵(12)、冬化脱脂罐(13)、排放阀门(14)、第二压力泵(15)、第一连通口(16)、输油管(17)、导板(18)、冷却油管道(19)、第二连通口(20)、振荡筛(21)、振荡板(22)、电磁振荡器(23)、精炼桶(24)、支撑腿(25)、出料口(26)和振荡仓(27),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臭罐(1)的一侧靠近底端位置设置有输油管(17),且脱臭罐(1)通过输油管(17)连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油用带有电磁振荡机构的精炼设备,包括脱臭罐(1)、冷却罐(2)、电动机(3)、第一输送管(4)、精油筒(5)、出口(6)、散热箱(7)、输出管(8)、储存桶(9)、排放口(10)、第二输送管(11)、第一压力泵(12)、冬化脱脂罐(13)、排放阀门(14)、第二压力泵(15)、第一连通口(16)、输油管(17)、导板(18)、冷却油管道(19)、第二连通口(20)、振荡筛(21)、振荡板(22)、电磁振荡器(23)、精炼桶(24)、支撑腿(25)、出料口(26)和振荡仓(27),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臭罐(1)的一侧靠近底端位置设置有输油管(17),且脱臭罐(1)通过输油管(17)连接有冷却罐(2),所述冷却罐(2)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油管道(19),所述冷却罐(2)的一侧靠近底端设置有第二连通口(20),且冷却罐(2)通过第二连通口(20)连接有精炼桶(24),所述精炼桶(24)的顶端安装有电动机(3),所述精炼桶(24)的一侧位于底端设置有第一连通口(16),所述第一连通口(16)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压力泵(15),所述第二压力泵(15)的上方连接有第一输送管(4),所述第一输送管(4)的端部连接有精油筒(5),所述精油筒(5)的外部靠近底端位置安装有排放阀门(14),且精油筒(5)的一侧靠近上方位置设置有出口(6),所述精油筒(5)通过出口(6)连接有冬化脱脂罐(13),所述冬化脱脂罐(13)的一侧位于底端位置安装有第一压力泵(12),所述第一压力泵(12)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输送管(11),所述第二输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渠成为
申请(专利权)人:渠成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