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取毛叶山桐子油脂和磷脂的联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9982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取毛叶山桐子油脂和磷脂的联产方法,属于油脂和磷脂提取分离技术领域。其包括分离胶质和脱胶油,从胶质中提取纯化磷脂,对脱胶油进行脱酸、水洗、脱色和脱臭处理,得到精制毛叶山桐子油。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毛叶山桐子的毛油为原料,在精炼毛油的同时提取磷脂,有利于提高毛叶山桐子的经济价值,和精炼毛油的生产附加值。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联产方法简单易推广,提取的磷脂纯度高,提取溶剂可反复使用,对生产企业提高其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取毛叶山桐子油脂和磷脂的联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取毛叶山桐子油脂和磷脂的联产方法,属于油脂和磷脂提取分离

技术介绍
毛叶山桐子,又名椅桐、水冬瓜、油葡萄等,是大风子科山桐子属山桐子的变种,落叶乔木,主要分布在海边500~2000米的亚热带及温带南部地区丘陵和山地的阳坡,属于速生树种,对气候条件要求不严,生长适应性强,尤其在地势向阳、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生长较快。毛叶山桐子的果实和种子均可榨油,在川、陕、甘交界的毛叶山桐子产区,人们利用其果实榨油食用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据报道,毛叶山桐子果皮与种子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等油料成分及维生素E、磷脂等成分,是一种理想的优质油料作物,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经机械压榨后的山桐子毛油不易精炼,易出现提取毛叶山桐子油耗时长、出油率低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压榨得到的山桐子毛油中富含有磷脂絮状物,毛油中磷脂絮状物的含量一般在2.5%~3%之间,且多为非水化磷脂,分离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取毛叶山桐子油脂和磷脂的联产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提取毛叶山桐子油脂和磷脂的联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山桐子毛油加热,向山桐子毛油中加入柠檬酸或磷酸,搅拌混合均匀后,继续向山桐子毛油中加入水,搅拌均匀后进行离心分离,得到胶质和脱胶油。S2、将胶质溶于无水乙醇中,水浴加热并搅拌至完全溶解,向溶解后的溶液中加入吸附脱色剂进行搅拌吸附,对搅拌后的混合物过滤,对滤液进行减压干燥,得到纯化脱油磷脂。S3、向脱胶油中加入碱液并搅拌,在有皂粒析出,并出现油水分离后,停止搅拌,静置至皂脚完全沉淀,取上层油相,即为脱酸油。S4、对S3制得的脱酸油进行水洗,洗涤后静置分层,取上层脱酸油进行真空脱水。S5、向脱水后的脱酸油中加入脱色剂,脱色后过滤,取滤液,即为脱色油。S6、对脱色油进行脱臭处理,得到精制毛叶山桐子油。进一步的,在进行S2之前,所述胶质经过粗提纯处理,所述粗提纯处理包括向胶质中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分离后得到磷脂相和乙酸乙酯-油混合相,对所述乙酸乙酯-油混合相进行减压蒸馏,回收乙酸乙酯后得到油,将油与S1中的脱胶油合并;对萃取得到的所述磷脂相进行减压干燥,得到粗提纯后的胶质。进一步的,所述粗提纯处理过程中,胶质与乙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0.8~1.2,萃取时间为30~45min。进一步的,在S2中,所述吸附脱色剂包括氧化铝和活性白土,先向溶解于无水乙醇的胶质溶液中加入氧化铝进行搅拌吸附,吸附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白土,搅拌后过滤,得到吸附脱色后的滤液。进一步的,在S4中,所述水洗前,将脱酸油的温度调整至75~85℃,水洗时加入与脱酸油同温的水进行洗涤,水洗的加水量为脱酸油质量的10%~15%,加水后静置50~70min,舍弃水层,重复上述操作2~4次。进一步的,在S5中,所述脱色过程包括一次脱色和二次脱色,所述一次脱色和二次脱色的脱色剂均采用活性白土,所述一次脱色的活性白土加入量为脱酸油质量的3.5%~4.5%,在28~32℃、真空度为0.1MPa的环境下脱色25~35min,所述二次脱色的活性白土加入量为脱酸油质量的2.5%~3.5%,在80~90℃、真空度为0.1MPa的环境下下脱色12~18min。进一步的,在S6中,所述脱臭在170~180℃、绝对压力低于13kPa的环境下脱臭3~8h。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联产方法以毛叶山桐子的毛油为原料,在精炼毛油的同时提取磷脂,有利于提高毛叶山桐子的经济价值和精炼毛油的生产附加值。从毛油中提取的毛油山桐子磷脂对人造奶油有良好的乳化作用,对豆奶粉、可可粉等粉末产品具有良好的润湿度和分散度,有利于提高产品速溶性,其作为饲料添加剂,也可提高饲料能量及氨基酸、脂溶性维生素E的含量,并且在对缩短涂料和油漆加热时间、防止颜料沉淀、避免分层、增加光亮度、增加覆盖率、流平性、分散性和湿润性等方面效果显著。本专利技术的联产方法简单易推广,提取的磷脂纯度高,提取溶剂可反复使用,对生产企业提高其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取毛叶山桐子油脂和磷脂的联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山桐子毛油加热,向山桐子毛油中加入柠檬酸或磷酸,搅拌混合均匀后,继续向山桐子毛油中加入水,搅拌均匀后进行离心分离,得到胶质和脱胶油。本专利技术的采用的山桐子毛油可以是由毛叶山桐子果实压榨或浸提得到的,在对毛油进行处理时,加热至75~85℃,加入的柠檬酸或磷酸的量为毛油质量的0.15%~0.25%,搅拌30~50min,使毛油与酸充分混合,然后加入占毛油质量4%~6%的水,水化10~20min,对毛油中的胶质和油脂进行分离。进一步的,对分离出来的胶质进行粗提纯处理,粗提纯处理包括向胶质中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分离后得到磷脂相和乙酸乙酯-油混合相,对乙酸乙酯-油混合相进行减压蒸馏,回收乙酸乙酯后得到油,将油与S1中的脱胶油合并。对萃取得到的磷脂相进行减压干燥,得到粗提纯后的胶质。其中,胶质与乙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0.8~1.2,萃取时间为30~45min,对乙酸乙酯-油混合相的减压蒸馏和对磷脂相的减压干燥均在压力为0.08~0.12MPa下进行,可各重复数次至乙酸乙酯充分蒸馏,回收的乙酸乙酯可在下次提纯工艺中充分使用。S2、将胶质溶于无水乙醇中,水浴加热并搅拌至完全溶解,向溶解后的溶液中加入吸附脱色剂进行搅拌吸附,对搅拌后的混合物过滤,对滤液进行减压干燥,得到纯化脱油磷脂。该步骤中,水浴加热的温度维持在68~72℃,这里采用的吸附脱色剂包括氧化铝和活性白土,先向溶解于无水乙醇的胶质溶液中加入氧化铝进行搅拌吸附,吸附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白土,搅拌后过滤,得到吸附脱色后的滤液,所加入活性白土的质量为胶质质量的1.8%~2.2%。S3、向脱胶油中加入碱液并搅拌,在有皂粒析出,并出现油水分离后,停止搅拌,静置至皂脚完全沉淀,取上层油相,即为脱酸油。这里加入的碱液量可根据脱胶油的酸值、油重及碱液浓度等数值计算:加减量=0.714×酸值×油重×(1+超碱量%)×1000/碱液浓度。加碱过程在15min内完成,碱炼初温在43~45℃,在停止搅拌后静置6~8h进行沉淀。S4、对S3制得的脱酸油进行水洗,洗涤后静置分层,取上层脱酸油进行真空脱水。这里的真空脱水是在温度为90~105℃、真空度为93.3kPa的环境下脱水。进一步的,在水洗前,将脱酸油的温度调整至75~85℃,水洗时加入与脱酸油同温的水进行洗涤,水洗的加水量为脱酸油质量的10%~15%,加水后静置50~70min,舍弃水层,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取毛叶山桐子油脂和磷脂的联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对山桐子毛油加热,向山桐子毛油中加入柠檬酸或磷酸,搅拌混合均匀后,继续向山桐子毛油中加入水,搅拌均匀后进行离心分离,得到胶质和脱胶油;/nS2、将胶质溶于无水乙醇中,水浴加热并搅拌至完全溶解,向溶解后的溶液中加入吸附脱色剂进行搅拌吸附,对搅拌后的混合物过滤,对滤液进行减压干燥,得到纯化脱油磷脂;/nS3、向脱胶油中加入碱液并搅拌,在有皂粒析出,并出现油水分离后,停止搅拌,静置至皂脚完全沉淀,取上层油相,即为脱酸油;/nS4、对S3制得的脱酸油进行水洗,洗涤后静置分层,取上层脱酸油进行真空脱水;/nS5、向脱水后的脱酸油中加入脱色剂,脱色后过滤,取滤液,即为脱色油;/nS6、对脱色油进行脱臭处理,得到精制毛叶山桐子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取毛叶山桐子油脂和磷脂的联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山桐子毛油加热,向山桐子毛油中加入柠檬酸或磷酸,搅拌混合均匀后,继续向山桐子毛油中加入水,搅拌均匀后进行离心分离,得到胶质和脱胶油;
S2、将胶质溶于无水乙醇中,水浴加热并搅拌至完全溶解,向溶解后的溶液中加入吸附脱色剂进行搅拌吸附,对搅拌后的混合物过滤,对滤液进行减压干燥,得到纯化脱油磷脂;
S3、向脱胶油中加入碱液并搅拌,在有皂粒析出,并出现油水分离后,停止搅拌,静置至皂脚完全沉淀,取上层油相,即为脱酸油;
S4、对S3制得的脱酸油进行水洗,洗涤后静置分层,取上层脱酸油进行真空脱水;
S5、向脱水后的脱酸油中加入脱色剂,脱色后过滤,取滤液,即为脱色油;
S6、对脱色油进行脱臭处理,得到精制毛叶山桐子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取毛叶山桐子油脂和磷脂的联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S2之前,所述胶质经过粗提纯处理,所述粗提纯处理包括向胶质中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分离后得到磷脂相和乙酸乙酯-油混合相,对所述乙酸乙酯-油混合相进行减压蒸馏,回收乙酸乙酯后得到油,将油与S1中的脱胶油合并;对萃取得到的所述磷脂相进行减压干燥,得到粗提纯后的胶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取毛叶山桐子油脂和磷脂的联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提纯处理过程中,胶质与乙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驰松张玉林狄飞达刘一静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海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