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污处理用油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10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水分离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油污处理用油水分离器,它包括分离器本体,所述分离器本体的内底部通过支架焊接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的顶面安装有若干个曝气头,所述分离器本体的内底部且位于曝气头的上方焊接有第一过滤网,所述分离器本体的内中部焊接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的顶面设置有陶粒层,所述分离器本体的内顶部粘接有过滤棉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过滤棉层、陶粒层、曝气管以及曝气头,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油水分离的时间,而且,还可有效分离混合液中的固体物,进一步提高油水分离的效果,避免在分离后水层中还含有小量的油,从而使得油水分离更加彻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污处理用油水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油水分离装置
,尤其是一种油污处理用油水分离器。
技术介绍
油水分离装置是将油和水分离开来的设备,原理主要是根据水和油的密度差,利用重力沉降原理分离油水的分离器。现有的油水分离处理方式一般采用静置方式使油水分层(该方式的成本最低,故一些企业常用该种方式)。可是,该种方式存在以下不足:(1)需要的时间较长(一般情况下需要静置48小时),导致企业的工作效率低下;(2)在实际使用时发现油水分离不干净,分离出的水层内仍然掺杂少量油以及其他固体物,油水分离效果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油污处理用油水分离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油污处理用油水分离器,该油水分离器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污处理用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分离器本体,所述分离器本体截面呈矩形,所述分离器本体的顶面设有开口,所述分离器本体的底面四角位置上均焊接有支脚,所述分离器本体的内底部通过支架焊接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的顶面安装有若干个曝气头,所述分离器本体的内底部且位于曝气头的上方焊接有第一过滤网,所述分离器本体的内中部焊接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的顶面设置有陶粒层,所述陶粒层通过密布的陶粒堆积粘接而成,所述分离器本体的内顶部粘接有过滤棉层。进一步的,所述分离器本体的左侧面底部外壁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面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出气端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的另一端连通分离器本体与曝气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分离器本体的底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安装有手动阀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孔径小于第二过滤网的孔径,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孔径为20目。进一步的,所述分离器本体的右侧面设置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内通过玻璃胶密封粘接有透明玻璃。进一步的,所述支脚的高度大于出液管的高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有过滤棉层、陶粒层、曝气管以及曝气头,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油水分离的时间,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而且,还可有效分离混合液中的固体物,进一步提高油水分离的效果,避免在分离后水层中还含有小量的油,从而使得油水分离更加彻底,在实际应用中,更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分离器本体的侧视图。图中,1、分离器本体;2、支脚;3、支架;4、曝气管;5、曝气头;6、第一过滤网;7、第二过滤网;8、陶粒层;9、过滤棉层;10、支撑板;11、气泵;12、气管;13、出液管;14、手动阀门;15、观察口;16、透明玻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油污处理用油水分离器,它包括分离器本体1,所述分离器本体1截面呈矩形,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顶面设有开口,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底面四角位置上均焊接有支脚2,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内底部通过支架3焊接有曝气管4,所述曝气管4的的顶面安装有若干个曝气头5,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内底部且位于曝气头5的上方焊接有第一过滤网6,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内中部焊接有第二过滤网7,所述第二过滤网7的顶面设置有陶粒层8,所述陶粒层8通过密布的陶粒堆积粘接而成,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内顶部粘接有过滤棉层9。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左侧面底部外壁焊接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顶面安装有气泵11,所述气泵11的出气端连接有气管12,所述气管12的另一端连通分离器本体1与曝气管4连接。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底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出液管13,所述出液管13上安装有手动阀门14。所述第一过滤网6的孔径小于第二过滤网7的孔径,所述第一过滤网6的孔径为20目。该设计的目的在于:当气泡经过第一过滤网时,第一过滤网能够使得气泡被分为更加细微的小气泡,从而提高气浮效果。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右侧面设置有观察口15,所述观察口15内通过玻璃胶密封粘接有透明玻璃16。通过设有观察口,能够在出液时,精准地将油水分离。所述支脚2的高度大于出液管13的高度。该设计的目的在于:在出水或出油时均可使用其专用的容器在出液管的底部接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工作时,首先将混合液从分离器本体1的顶部注入到分离器本体1中,与此同时,将启动气泵11,气泵11通电后,将气体打入曝气管4中,经曝气头5处喷出,另外,混合液经过过滤棉层9时,将颗粒或者固定物分离,分离后的混合液将继续流到陶粒层8上,当混合液流经陶粒层8时,被迫不断改变流速和方向,从而增加了水滴的碰撞聚结的机率,使小液滴快速聚结沉降,故混合液在流经陶粒层8时即完成了油水分离的第一阶段,在混合液全部流至陶粒层8的下方时,大部分的水将位于油的下方,使得油水出现初步分层,此时,经曝气头5处喷出的气体在混合液中形成气泡,经过第一过滤网6时,第一过滤网6能够使得气泡被分为更加细微的小气泡,小气泡在上升时不断附在油滴上而形成油气颗粒,由于小气泡的出现使水和油气颗粒之间密度差加大,且油气颗粒直径比原油油滴大,所以用油气颗粒密度代替油密度可使上升速度明显提高。即当1个小气泡(或多个小气泡)附在1个油滴上时可增加垂直上升速度,从而可脱除直径比50μm小得多的油滴,进而提高油水分离的效果。当油水分离完毕后,用专用的接收容器放置在出液管13的底部,此时,将手动打开手动阀门14,水便会从出液管13流出,透过透明玻璃16,当水层中的水将要流尽时,便可将手动阀门14关闭,油层便会留在分离器本体1内,再用另外的容器对其进行接收。本申请中涉及的用电元件均是市面上已经存在的,本申请不再赘述。本技术通过设有过滤棉层9、陶粒层8、曝气管4以及曝气头5,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油水分离的时间,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而且,还可有效分离混合液中的固体物,进一步提高油水分离的效果,避免在分离后水层中还含有小量的油,从而使得油水分离更加彻底,在实际应用中,更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值得推广。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污处理用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分离器本体(1),所述分离器本体(1)截面呈矩形,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顶面设有开口,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底面四角位置上均焊接有支脚(2),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内底部通过支架(3)焊接有曝气管(4),所述曝气管(4)的顶面安装有若干个曝气头(5),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内底部且位于曝气头(5)的上方焊接有第一过滤网(6),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内中部焊接有第二过滤网(7),所述第二过滤网(7)的顶面设置有陶粒层(8),所述陶粒层(8)通过密布的陶粒堆积粘接而成,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内顶部粘接有过滤棉层(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污处理用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分离器本体(1),所述分离器本体(1)截面呈矩形,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顶面设有开口,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底面四角位置上均焊接有支脚(2),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内底部通过支架(3)焊接有曝气管(4),所述曝气管(4)的顶面安装有若干个曝气头(5),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内底部且位于曝气头(5)的上方焊接有第一过滤网(6),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内中部焊接有第二过滤网(7),所述第二过滤网(7)的顶面设置有陶粒层(8),所述陶粒层(8)通过密布的陶粒堆积粘接而成,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内顶部粘接有过滤棉层(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污处理用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左侧面底部外壁焊接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顶面安装有气泵(11),所述气泵(11)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秀王艺黄戴春柯维敏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瑞和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