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电气安装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轴转动安装有两个车轮,连接轴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由第一驱动油缸驱动的支撑机构,底座顶部的前端固定有安装架,安装架的顶部设置有车斗,车斗上设置有控制按钮,车斗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由第二驱动油缸驱动的升降机构,底座的后端固定有两根第一支撑杆,两根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共同固定有一推动杆,底座上还设置有第一液压泵和第二液压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普通推车上增设了车斗的升降机构,可以根据安装的需要提升到任意高度上,而且解决了在一个位置上需要多个人进行合作才能完成安装的问题,提高了电气安装的效率,具有使用安全性高、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施工用电气安装升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气安装辅助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电气安装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建设完成之后,为了满足将要居住在其中的居民的用电、通信、网络等等需求,需要在施工结束之后在建筑内进行电气安装施工,但是在电气安装施工的过程中,有些电气设备、线路等的安装位置比较高,工人们通常需要踩在折叠梯上进行安装,一方面工人们需要一直将折叠梯搬上搬下来进行使用,非常的麻烦,而且折叠梯和这些安装工具的重量比较重,搬动起来会极大的消耗工人的体力,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工人们在进行电气安装施工时需要使用较多的工具进行安装,在对一处位置进行电气安装时,至少需要两人合作才能完成,一人站在折叠梯上进行安装操作,另一至少有一人站在地面上为其递送所需工具和物品。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建筑施工用电气安装升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建筑施工用电气安装升降装置,在普通推车上增设了车斗的升降机构,可以根据安装的需要提升到任意高度上,而且解决了在一个位置上需要多个人进行合作才能完成安装的问题,提高了电气安装的效率,具有使用安全性高、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建筑施工用电气安装升降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连接轴转动安装有两个车轮,两根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由第一驱动油缸驱动升降的支撑机构,所述底座顶部的前端固定有一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设置有一车斗,所述车斗上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车斗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由第二驱动油缸驱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底座的后端固定有两根朝斜向上方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杆,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共同固定有一平行于所述连接轴的推动杆,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按钮电连接的第一液压泵和第二液压泵,所述第一液压泵与所述第一驱动油缸相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泵与所述第二驱动油缸相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四个对称设置于所述底座顶部的安装座,每一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均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四个分别与对应所述安装座位置相对应的滑动腔,每一所述安装座均滑动安装于对应所述滑动腔内,所述底座顶部的中间位置还设有一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驱动油缸的固定腔,所述第一驱动油缸的上端固定有一升降块,每一所述安装座均通过一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升降块相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每一所述安装座侧壁上的固定螺纹孔,所述底座内还螺纹安装有四根分别与对应所述固定螺纹孔相适配的固定螺杆,每一所述固定螺杆的一端均伸出所述底座的侧壁,每一所述固定螺杆伸出所述底座的一端均设有一旋转把手,每一所述固定螺杆的另一端均伸入对应所述滑动腔内,每一所述固定螺杆伸入所述滑动腔内的一端均旋入对应所述固定螺纹孔内。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根竖向固定于所述底座顶部后端的固定柱,两根所述固定柱的上端转动安装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安装轴和第二安装轴,所述第一安装轴和第二安装轴均垂直于所述固定柱,所述第一安装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第一升降臂的一端,所述第二安装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第二升降臂的一端,所述车斗的后侧壁上转动安装有相互平行的第三安装轴和第四安装轴,所述第三安装轴和第四安装轴均平行于所述第一安装轴和第二安装轴,每一所述第一升降臂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轴上,每一所述第二升降臂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安装轴上,两根所述第一升降臂上共同固定有一平行于所述第一安装轴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部与所述底座顶部的后端之间共同铰接有所述第二驱动油缸。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一所述第一升降臂的外侧壁上铰接有若干个第三连接杆的一端,每一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均铰接于对应所述第二升降臂上,全部所述第三连接杆均相互平行。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一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底座顶部之间均共同固定有一第二支撑杆,每一所述第二支撑杆均为斜向上设置,每一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柱上,每一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均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建筑施工用电气安装升降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机构、车斗和升降机构,在不需要对建筑房屋内较高位置处进行电气安装时:本技术中的车斗放置在底座上的车架上,工人们可将电气安装所需要使用的工具、管体、电线等物品都放置在车斗内,然后握住后端的推动杆,即可推动小车进行移动,无需工人们来回搬动所需要的各类工具,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轻松,极大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小了工人们在搬运安装工具时的体力消耗,使工人们将更多的体力应用于电气安装施工上,从而提高了电气安装施工的效率;在需要对较高位置处进行电气安装时:第一步,工人将小车推动到适宜的位置处后,首先工人依次转动四根固定螺杆的旋转把手,将固定螺杆的另一端从对应固定螺纹孔内旋出,使安装座可在滑动腔内实现滑动,然后按下车斗上对应的控制按钮,控制第一液压泵启动驱动第一驱动油缸活塞杆伸出,第一驱动油缸活塞杆伸出带动升降块向上移动,升降块通过第一连接杆带动四个安装座同时在滑动腔内向上滑动,安装座带动两根连接轴和连接轴两侧的车轮向上移动,最终使底座的底部落到地面上;第二步,工人将所需要的工具等都放置在车斗内后,自己也站在车斗内,然后按动车斗上对应的控制按钮,控制第二液压泵启动驱动第二驱动油缸的活塞杆伸出,第二驱动油缸活塞杆伸出带动第一升降臂和第二升降臂向上转动伸出,同时带动车斗升高,当车斗升高到合适的高度后可通过控制按钮控制驱动油缸停止运动,工人可站在车斗内进行电气安装施工;第三步,在安装完成后工人可再次按下对应的控制按钮,第二液压油泵启动并驱动第二驱动油缸的活塞杆收回,带动第一升降臂和第二升降臂同时向下转动收回,最终将车斗重新放置回到安装架上,工人即可从车斗内下来,然后按下车斗上对应的控制按钮,控制第一液压泵启动并驱动第二驱动油缸活塞杆收回,第二驱动油缸活塞杆收回带动升降块向下移动,并通过第一连接杆带动安装座在滑动腔内向下滑动,带动使底座底部脱离地面并使得车轮下降到地面上,最后工人依次反向转动旋转把手,固定螺杆重新旋入到对应固定螺纹孔内,实现安装座在滑动腔内的固定,之后工人就可以继续推动小车移动到其他位置进行电气安装。相较于传统的小推车,一方面本技术在普通小车上增设了车斗的升降机构,车斗可以根据需要被升降机构提升到任意高度上,工人可站在车斗内对较高位置进行电气安装施工,车斗可用于放置各类安装工具和物品,且在车都内即可对升降机构进行操作,非常的方便,一个人就可完成对较高位置处的电气安装施工,解决了在一个位置上需要多个人进行合作才能完成安装的问题,每个工人可单独对一个需要进行电气安装的位置上施工,极大的加快了电气安装施工的进程,从而提高了电气安装的效率,而且不需要工人在额外携带沉重的折叠梯,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本技术在底座的底部增设支撑机构,需要工人站在车斗内进行施工时,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建筑施工用电气安装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连接轴转动安装有两个车轮,两根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由第一驱动油缸驱动升降的支撑机构,所述底座顶部的前端固定有一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设置有一车斗,所述车斗上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车斗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由第二驱动油缸驱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底座的后端固定有两根朝斜向上方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杆,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共同固定有一平行于所述连接轴的推动杆,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按钮电连接的第一液压泵和第二液压泵,所述第一液压泵与所述第一驱动油缸相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泵与所述第二驱动油缸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施工用电气安装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连接轴转动安装有两个车轮,两根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由第一驱动油缸驱动升降的支撑机构,所述底座顶部的前端固定有一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设置有一车斗,所述车斗上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车斗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由第二驱动油缸驱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底座的后端固定有两根朝斜向上方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杆,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共同固定有一平行于所述连接轴的推动杆,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按钮电连接的第一液压泵和第二液压泵,所述第一液压泵与所述第一驱动油缸相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泵与所述第二驱动油缸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电气安装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四个对称设置于所述底座顶部的安装座,每一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均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四个分别与对应所述安装座位置相对应的滑动腔,每一所述安装座均滑动安装于对应所述滑动腔内,所述底座顶部的中间位置还设有一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驱动油缸的固定腔,所述第一驱动油缸的上端固定有一升降块,每一所述安装座均通过一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升降块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用电气安装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每一所述安装座侧壁上的固定螺纹孔,所述底座内还螺纹安装有四根分别与对应所述固定螺纹孔相适配的固定螺杆,每一所述固定螺杆的一端均伸出所述底座的侧壁,每一所述固定螺杆伸出所述底座的一端均设有一旋转把手,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亮,徐军堂,何雪红,
申请(专利权)人:张成亮,徐军堂,何雪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