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冀新专利>正文

小绞车钢丝绳头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074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绞车钢丝绳头保护器,包括内筒,用于穿过对折的钢丝绳,所述内筒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的一端,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设有两个固定孔,两个所述固定孔设有U形固定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不需要人员配合,杜绝了弹伤人员的作业风险,实现了小绞车收放自如,避免人员伤害的风险,减少了钢丝绳更换的费用,操作简单,加工方便,设备成本低,保护效果好,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绞车钢丝绳头保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丝绳头保护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小绞车钢丝绳头保护器,属于钢丝绳头保护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钻机在大修及侧钻作业过程中,小绞车使用频率较高,在施工现场人员接触面多,而φ16mm小绞车钢丝绳绳头在施工过程中,经多次使用容易产生开裂现象,导致钢丝绳更换频繁,小绞车的手柄回转的传动机构上装有停止器(棘轮和棘爪),可使重物保持在需要的位置。装配或提升重物用的手动绞车还应设置安全手柄和制动器。手动绞车一般用在起重量小、设施条件较差或无电源的地方。手动绞车的手柄回转的传动机构上装有停止器(棘轮和棘爪),可使重物保持在需要的位置。装配或提升重物用的手动绞车还应设置安全手柄和制动器。近年来,大修侧钻业务发展迅速,作业工序复杂多样,设备每天24小时运转,使用率较高,侧钻作业,需在裸眼段内钻进,加单根频繁,使用小绞车频率较多,小绞车钢丝绳绳头容易开裂,小绞车是大修作业过程中设备完整性和标准化配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中大大节省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存在以下不足:1人员受伤的风险。在吊装小件工具时,上提容易挂钻台护栏及附件,弹伤作业员工。下放容易担到障碍物产生钢丝绳放松状态,如司钻判断失误,吊物悬挂半空,吊钩容易突然下放,砸伤下部作业人员。并且上提小绞车至钢丝绳头部位,钢丝绳开裂绳头易挂伤作业人员手套及皮肤,产生安全隐患;2设备损坏的风险。如司钻操作注意力不集中,上提下放钢丝绳绳头容易挂在障碍物上,造成小绞车钢丝绳崩断,同时容易损坏小绞车总成,造成严重的设备损坏同时增加比较高的经济损失。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了一种小绞车钢丝绳头保护器,操作简单,加工方便,设备成本低,保护效果好,适用范围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小绞车钢丝绳头保护器,包括内筒,用于穿过对折的钢丝绳,所述内筒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的一端,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设有两个固定孔,两个所述固定孔设有U形固定螺栓,用于将钢丝绳固定牢固。连接简单,钢丝绳和内筒更贴合。两个所述固定孔分别为圆形的绳卡孔和椭圆形的绳卡调节孔。所述内筒的上端部为45°倒角,便于钢丝绳穿入,更易滑过障碍物。所述内筒的内径为35mm,长120mm,钢板壁厚5mm,钢丝绳与内筒贴合更紧,操作方便,长度适中。使用铸铁加工成内筒,下部与钢丝绳固定;操作方式简单、方便;1人即可实现操作。所述固定板为壁厚7mm的圆形钢板,尾部焊接在内筒上。壁厚7mm,长度13cm,可选择壁厚7mm的角铁,韧度高,长度适中。使用时,将钢丝绳绳头由上而下穿过保护器内筒,绳头穿过吊钩提环后对折由下而上穿进内筒½处,将U型钢丝绳卡穿过固定板的孔进行固定。再依据负荷要求在保护器与吊钩之间打2-3个绳卡固定防止滑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不需要人员配合,杜绝了弹伤人员的作业风险,实现了小绞车收放自如,避免人员伤害的风险,减少了钢丝绳更换的费用,操作简单,加工方便,设备成本低,保护效果好,适用范围广。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小绞车钢丝绳头保护器内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小绞车钢丝绳头保护器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小绞车钢丝绳头保护器固定板的剖示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小绞车钢丝绳头保护器,包括内筒1,用于穿过对折的φ16mm钢丝绳,所述内筒1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2的一端,所述固定板2的另一端设有两个固定孔,两个所述固定孔设有U形固定螺栓,用于将钢丝绳固定牢固。所述内筒1与所述固定板2通过焊接部位3焊接固定。两个所述固定孔分别为圆形的绳卡孔21和椭圆形的绳卡调节孔22。所述内筒1的上端部为45°倒角,便于钢丝绳穿入。所述内筒1的内径为35mm,长120mm,钢板壁厚5mm。将绳头保护器装置分解为保护模块(内筒1)、连接模块(内筒与固定板焊接部位3)、固定模块(固定板2)。使用铸铁加工成内筒,下部与钢丝绳固定;操作方式简单、方便;1人即可实现操作。内筒:固定牢固,可同时穿过两根φ16mm钢丝绳,装置无晃动。将角铁加工成椭圆形内筒,上部加工成45°倒角,内筒内径为35mm,长120mm,钢板壁厚5mm。连接简单,钢丝绳和内筒更贴合。椭圆形更易滑过障碍物。内筒的内径35mm,长度12cm,内径选择35mm,钢丝绳与内筒贴合更紧,操作方便,长度适中。固定板:固定牢固,可固定φ16mm钢丝绳,装置无晃动。将角铁加工成圆形下部带手柄的物体,手柄一端焊接在内筒上,固定板相对应处打两个能穿过绳卡子螺杆的螺眼,7mm的抗拉强度>5吨。连接简单,抗拉强度高,更利于现场标准化的安装效果。固定板为壁厚7mm的圆形钢板,尾部焊接在内筒上。壁厚7mm,长度13cm,可选择壁厚7mm的角铁,韧度高,长度适中。材质选择:45#钢,坚固程度高,耐150℃以上高温。使用时,将钢丝绳绳头由上而下穿过保护器内筒,绳头穿过吊钩提环后对折由下而上穿进内筒½处,将U型钢丝绳卡穿过固定板的孔进行固定。再依据负荷要求在保护器与吊钩之间打2-3个绳卡固定防止滑脱。具体操作方法为:将小绞车绳卡逐一卸掉,取出小钩,把小绞车钢丝绳头保护器内筒连接固定板穿进主绳(固定板朝下),将副绳对折,副绳绳头穿进钢丝绳头保护器内筒½处,使用18mm钢丝绳绳卡将固定板连接在主绳上,下部每隔15cm打三个钢丝绳卡完成固定。内筒内径35mm,顶部加工成45°倒角,内筒长120mm,可承受拉力>5吨。钢板壁厚5mm,可承受拉力>5吨。固定板壁厚7mm,长130mm,可承受拉力>5吨。成本造价:角铁市场价格0.7元/kg,按使用需要20kg的质量计算,制作需要角铁费用14元。修理厂加工内筒+固定板费用186元总费用:14+186=200元。在使用小绞车作业中,为防止钢丝绳头挂碰障碍物,需要人员配合,容易造成小绞车弹伤人员,人员工作强度大,费时费力。人员受伤的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是无法估算的。改进后,不需要人员配合,杜绝了弹伤人员的作业风险,实现了小绞车收放自如,避免人员伤害的风险,经济效益无法预估。正常作业时需要2人配合作业,现在实现1人操作即可完成作业,其他人员同时干其他工作,加快作业速度,缩短工作周期,提高工作效率,间接提高经济效益无法估计。由于每口井加单根、吊小件物品。每天钢丝绳绳头挂碰次数较多,更换频繁。材料费用:大修侧钻分公司13支队伍,每次更换钢丝绳绳头需剪掉2米,每年每队需更换30次,按照1米20元计算,材料费用15600元。人工费用:大修侧钻分公司13支队伍,按照标准30元/小时,每次更换需两人配合,用时2小时,每月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小绞车钢丝绳头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用于穿过对折的钢丝绳,所述内筒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的一端,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设有两个固定孔,两个所述固定孔设有U形固定螺栓。/n

【技术特征摘要】
1.小绞车钢丝绳头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用于穿过对折的钢丝绳,所述内筒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的一端,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设有两个固定孔,两个所述固定孔设有U形固定螺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绞车钢丝绳头保护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孔分别为圆形的绳卡孔和椭圆形的绳卡调节孔。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冀新
申请(专利权)人:徐冀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