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绳防刮抓斗护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0693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7
一种钢丝绳防刮抓斗护圈结构。卸船机在日常运行时,主钢丝绳经常因操作原因,过长释放,当提升钢丝绳时,特别容易刮到抓斗边角,导致钢丝绳损伤,给卸船机运行带来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组成包括:抓斗护圈(1),所述的抓斗护圈分别焊接在抓斗装置(2)上方的上承梁(4)两侧底部位置,所述的抓斗护圈与抓斗装置的垂直中心线倾斜角度为30‑45度,并且设置在左支臂(3)、右支臂(5)的端面外侧,所述的抓斗护圈为圆弧结构的圆钢,所述的圆钢直径为12‑16mm,所述的抓斗护圈的圆心位置与其上端部距离为上承梁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的抓斗护圈的圆心位置为所述的左支臂、所述的右支臂上方连接轴水平连线的中间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钢丝绳防刮抓斗护圈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丝绳防刮抓斗护圈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丝绳防刮抓斗护圈结构。
技术介绍
:卸船机在日常运行时,主钢丝绳经常因操作原因,过长释放,当提升钢丝绳时,特别容易刮到抓斗边角,导致钢丝绳损伤,给卸船机运行带来安全隐患。每次抓斗钢丝绳检修需要重新浇筑4套主钢丝绳梨型头,同时,检修时影响卸船速率,增加滞船费,并减少主钢丝绳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丝绳防刮抓斗护圈结构,该结构能够避免卸船机主钢丝绳刮碰抓斗边角,减少主钢丝绳损坏的概率。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钢丝绳防刮抓斗护圈结构,其组成包括:抓斗护圈,所述的抓斗护圈分别焊接在抓斗装置上方的上承梁两侧底部位置,所述的抓斗护圈与抓斗装置的垂直中心线倾斜角度为30-45度,并且设置在左支臂、右支臂的端面外侧,所述的抓斗护圈为圆弧结构的圆钢,所述的圆钢直径为12-16mm,所述的抓斗护圈的圆心位置与其上端部距离为上承梁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的抓斗护圈的圆心位置为所述的左支臂、所述的右支臂上方连接轴水平连线的中间位置。>所述的钢丝绳防刮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丝绳防刮抓斗护圈结构,其组成包括:抓斗护圈,其特征是:所述的抓斗护圈分别焊接在抓斗装置上方的上承梁两侧底部位置,所述的抓斗护圈与抓斗装置的垂直中心线倾斜角度为30-45度,并且设置在左支臂、右支臂的端面外侧,所述的抓斗护圈为圆弧结构的圆钢,所述的圆钢直径为12-16mm,所述的抓斗护圈的圆心位置与其上端部距离为上承梁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的抓斗护圈的圆心位置为所述的左支臂、所述的右支臂上方连接轴水平连线的中间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绳防刮抓斗护圈结构,其组成包括:抓斗护圈,其特征是:所述的抓斗护圈分别焊接在抓斗装置上方的上承梁两侧底部位置,所述的抓斗护圈与抓斗装置的垂直中心线倾斜角度为30-45度,并且设置在左支臂、右支臂的端面外侧,所述的抓斗护圈为圆弧结构的圆钢,所述的圆钢直径为12-16mm,所述的抓斗护圈的圆心位置与其上端部距离为上承梁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大唐国际宁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