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防缠绕的建筑用电力电缆收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2049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防缠绕的建筑用电力电缆收线装置,包括底箱,所述底箱的一侧面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所述底箱的内部设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远离正反电机的一端贯穿第一轴承并延伸至底箱的外部,所述第一旋转杆远离第一轴承的一端套设有第一齿轮。该基于防缠绕的建筑用电力电缆收线装置,能够使装置自由的移动,能够将装置移动行走收线,能够带动第二旋转杆旋转,能够在正反电机正转时进行收线,能够在收线时将电力电缆头贯穿两个滚筒之间与第二旋转杆连接,能够将电力电缆扶正顺直有序的进行收卷,有效避免在收线时电力电缆出现错位和收卷不齐整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防缠绕的建筑用电力电缆收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缆收线
,具体为一种基于防缠绕的建筑用电力电缆收线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电力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和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在电力线路中,电缆所占比重正逐渐增加,电力电缆是在电力系统的主干线路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电缆产品,包括1-500KV以及以上各种电压等级,各种绝缘的电力电缆。电力电缆一般是缠绕在电缆线盘上进行运输、保管和敷设的,30m以下的短电缆也可按不小于电缆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绕包成圈子并捆扎牢固后搬运,电力电缆如果不及时的收卷起来容易变得凌乱和容易缠绕在一团,在使用使变得麻烦,不能够直接使用,给工作人员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防缠绕的建筑用电力电缆收线装置,解决了电力电缆容易凌乱和缠绕一团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防缠绕的建筑用电力电缆收线装置,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防缠绕的建筑用电力电缆收线装置,包括底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的一侧面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13),所述底箱(1)的内部设有正反电机(15),所述正反电机(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杆(14),所述第一旋转杆(14)远离正反电机(15)的一端贯穿第一轴承(13)并延伸至底箱(1)的外部,所述第一旋转杆(14)远离第一轴承(13)的一端套设有第一齿轮(12),所述第一齿轮(12)的内壁与第一旋转杆(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齿轮(12)位于底箱(1)的外部,所述底箱(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立板(4),所述立板(4)的顶部设有顶板(6),且顶板(6)的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防缠绕的建筑用电力电缆收线装置,包括底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的一侧面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13),所述底箱(1)的内部设有正反电机(15),所述正反电机(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杆(14),所述第一旋转杆(14)远离正反电机(15)的一端贯穿第一轴承(13)并延伸至底箱(1)的外部,所述第一旋转杆(14)远离第一轴承(13)的一端套设有第一齿轮(12),所述第一齿轮(12)的内壁与第一旋转杆(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齿轮(12)位于底箱(1)的外部,所述底箱(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立板(4),所述立板(4)的顶部设有顶板(6),且顶板(6)的底部与立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立板(4)的内部分别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9)和第三轴承(5),所述第三轴承(5)与第二轴承(9)之间设有第二旋转杆(7),且第二旋转杆(7)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轴承(5)和第二轴承(9)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杆(7)远离第二轴承(9)的一端套设有第二齿轮(10),且第二齿轮(10)的内壁与第二旋转杆(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杆(7)的外表面套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格挡环(8),所述格挡环(8)的内壁与第二旋转杆(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贵堂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瑞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