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薄膜卷辊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2031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容薄膜卷辊上料装置,包括底板、底部平移机构、升降驱动机构以及上料输送机构;底部平移机构包括平移驱动电机、平移驱动螺杆、两根T形轨道以及平移底座;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四根支撑柱、U形板、升降驱动电机、升降驱动链条、四根升降驱动螺杆以及四个升降滑块;上料输送机构包括两块条形侧边板、两根输送驱动链条、输送驱动电机以及U形卷辊座。通过底部平移机构能够实现整体平移,使得两块条形侧边板能够伸入蒸镀机上料仓内,从而将电容薄膜卷辊放置到内部支架上,无需人工进入上料仓内;通过上料输送机构能够将电容薄膜卷辊由左侧人工上料位运输至右侧蒸镀机上料位,实现稳定地水平搬运,防止发生碰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容薄膜卷辊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上料装置,尤其是一种电容薄膜卷辊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薄膜电容生成过程中,需要将电容薄膜卷辊放置到蒸镀机的对应位置处,从而便于电容薄膜卷辊的放卷,实现电容薄膜在蒸镀机中蒸镀金属层。但是,电容薄膜卷辊的重量大,且需要放置到蒸镀机的进料仓内,现有的人工上料方式效率低,且会造成卷辊上的电容薄膜破损或变形。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电容薄膜卷辊上料装置,能够实现电容薄膜卷辊的自动化上料,确保上料效率,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提供一种电容薄膜卷辊上料装置,能够实现电容薄膜卷辊的自动化上料,确保上料效率,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电容薄膜卷辊上料装置,包括底板、底部平移机构、升降驱动机构以及上料输送机构;底部平移机构包括平移驱动电机、平移驱动螺杆、两根T形轨道以及平移底座;在平移底座的下侧面上横向设置有两个T形通槽;两根T形轨道横向固定安装在底板的上侧面上;平移驱动螺杆通过螺杆支座横向旋转式安装在底板的中部;平移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底板上,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薄膜卷辊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底部平移机构、升降驱动机构以及上料输送机构;/n底部平移机构包括平移驱动电机(5)、平移驱动螺杆(4)、两根T形轨道(2)以及平移底座(11);在平移底座(11)的下侧面上横向设置有两个T形通槽(12);两根T形轨道(2)横向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上侧面上;平移驱动螺杆(4)通过螺杆支座(3)横向旋转式安装在底板(1)的中部;平移驱动电机(5)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且输出轴与平移驱动螺杆(4)的端部相对接传动;两根T形轨道(2)分别贯穿两个T形通槽(12),并在T形通槽(12)内至少旋转式设置有两个支撑滚轮(13),支撑滚轮(13)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薄膜卷辊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底部平移机构、升降驱动机构以及上料输送机构;
底部平移机构包括平移驱动电机(5)、平移驱动螺杆(4)、两根T形轨道(2)以及平移底座(11);在平移底座(11)的下侧面上横向设置有两个T形通槽(12);两根T形轨道(2)横向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上侧面上;平移驱动螺杆(4)通过螺杆支座(3)横向旋转式安装在底板(1)的中部;平移驱动电机(5)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且输出轴与平移驱动螺杆(4)的端部相对接传动;两根T形轨道(2)分别贯穿两个T形通槽(12),并在T形通槽(12)内至少旋转式设置有两个支撑滚轮(13),支撑滚轮(13)支撑行走于T形轨道(2)的上侧轨面上;在平移底座(11)上设有平移驱动螺纹孔,平移驱动螺杆(4)螺纹旋合安装在平移驱动螺纹孔中;
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四根支撑柱(6)、U形板(20)、升降驱动电机(8)、升降驱动链条(10)、四根升降驱动螺杆(16)以及四个升降滑块(15);四根支撑柱(6)分别竖向安装在平移底座(11)的上侧面四个顶角处,并在四根支撑柱(6)的内部均竖向设置有柱状滑移内腔(14);四根升降驱动螺杆(16)分别竖向旋转式安装在四根支撑柱(6)的柱状滑移内腔(14)中;四个升降滑块(15)分别滑动式安装在四根支撑柱(6)的柱状滑移内腔(14)中,且四个升降滑块(15)位于同一高度;在升降滑块(15)上竖向设置有升降驱动螺纹孔,升降驱动螺杆(16)螺纹旋合安装在升降驱动螺纹孔上;在U形板(20)的下侧板四个顶角处均设有一个连接块(17);在四根支撑柱(6)上均竖向设有一个与柱状滑移内腔(14)相连通的条形导向孔(18);四个连接块(17)分别贯穿四个条形导向孔(18)固定在四个升降滑块(15)上;升降驱动电机(8)通过电机安装板(7)安装在四根支撑柱(6)的下部,并在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升降驱动齿轮(9);在四根升降驱动螺杆(16)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一个升降从动齿轮(32);在四根支撑柱(6)的下部设置有与柱状滑移内腔(14)相连通的链条进孔和链条出孔;升降驱动链条(10)由链条进孔和链条出孔分别进出四根支撑柱(6)的柱状滑移内腔(14),且同时与四个升降从动齿轮(32)相啮合;升降驱动链条(10)首尾相连,并与升降驱动齿轮(9)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友良祝明贺孙正荣刘继勇王通宇邱红王艳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同齐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