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灭茬旋耕机的罩壳及刀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它提供了一种可以减少栅栏土块堵塞和降低工作阻力的罩壳和刀辊结构。其特征在于:前盖板3的前端有一根横梁1,罩壳结构的第一组栅栏5和第二组栅栏6均由平行排列的栅条组成;刀辊结构的刀辊上的刀片7排列为每截面上一把刀,呈不规则的人字形排列。本结构可实现175cm幅宽的反转灭茬机与35KW(50马力)拖拉机的合理配套且工作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可以减少堵土现象,降低能耗,避免灭茬机前方壅土。(*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转灭茬旋耕机的罩壳及刀辊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目前,现有的反转灭茬旋耕机,其罩壳上的栅栏是由一组平行排列的栅条组成,栅条的间隔与刀座的轴向间距无关,只是按一定的长度在全长范围内等分;在刀片排列方面,它们是每一安装截面上装两把刀。这种结构特征的反转灭茬旋耕机,栅栏经常被土块堵塞而影响耕作质量,并且能耗较大。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降低工作阻力和减少栅栏土块堵塞的罩壳和刀辊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罩壳由横梁1、左右各一的侧板2、前盖板3、连接块4及第一组栅栏5和第二组栅栏6组成。栅栏5、6通过销轴和螺钉固定在侧板2上,前盖板3与侧板2焊合;前盖板3前方有一根横梁1。当反转灭茬旋耕机工作时,旋耕刀由沟底向上切削土壤和根茬,并将它们抛起,在地表附近一部分土壤有向前抛出的趋势。由于前盖板3前的横梁1离地间隙较小(约30~50mm),使根茬与土块在罩壳的引导和旋耕刀的作用下向后抛掷,从而避免了机具前方壅土现象存在。罩壳的第一组和第二组栅栏均由平行排列的栅条组成,上下栅条的间距e为20~50mm,相邻栅条的左右间距等于刀轴上刀座的轴向间距,使得栅条之间有适当的空间,从而实现避免栅条堵土的现象。刀辊结构由刀轴9、刀座8、刀片7组成,刀座8焊在刀轴9上,刀片7通过螺钉紧固在刀座8上。刀辊上刀片的排列为每截面上一把刀,呈不规则的人字形排列。使刀辊旋转一周,除两端外,每一切割小区上只有一把刀切土。图3所示为耕幅175CM的灭茬机的刀片排列:为避免漏耕,在第7和第17截面上多装一把刀。所切土垡与栅栏碰撞被进一步破碎,大土块落至底层,地表由细碎土覆盖,这样既可以保证工作质量,又可以减少能量消耗。-->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给出。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刀辊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刀辊的刀片排列图。现根据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罩壳结构由横梁1、左右各一的侧板2、前盖板3、连接块4及第一组栅栏5和第二组栅栏6组成,栅栏5、6通过销轴和螺钉固定在侧板2上,前盖板3与侧板2焊合。其特征在于:前盖板3前端有一根横梁1,罩壳结构的第一组栅栏5和第二组栅栏6均由平行排列的栅条组成,上下栅条的间距e为20~50mm。相邻栅条的左右间距等于刀轴9上刀座8的轴向间距;前盖板3前的横梁1离地间隙为30~50mm。如图2所示,刀辊结构由刀轴9、刀座8、刀片7组成。其特征在于:刀辊上刀片7的排列为每截面上一把刀,呈不规则的人字形排列。本技术的优点是:1、由于栅栏结构的改进,可以减少堵土现象发生;2、由于刀片排列方式的改变,可以减少能耗;3、由于前盖板离地间隙恰当,避免了灭茬机前方壅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转灭茬旋耕机的罩壳及刀辊,罩壳结构由横梁1、左右各一的侧板2、前盖板3、连接块4及第一组栅栏5和第二组栅栏6组成;刀辊结构由刀轴9、刀座8、刀片7组成;其特征在于:前盖板3的前端有一根横梁1,罩壳结构的第一组栅栏5和第二组栅栏6均由平行排列的栅条组成;刀辊上刀片7的排列为每截面上一把刀,呈不规则的人字形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转灭茬旋耕机的罩壳及刀辊,罩壳结构由横梁1、左右各一的侧板2、前盖板3、连接块4及第一组栅栏5和第二组栅栏6组成;刀辊结构由刀轴9、刀座8、刀片7组成;其特征在于:前盖板3的前端有一根横梁1,罩壳结构的第一组栅栏5和第二组栅栏6均由平行排列的栅条组成;刀辊上刀片7的排列为每截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翠英桑正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