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着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97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吸着盘,包含基盘,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空洞部,其设于基盘的下面; 吸盘,其配置于基盘下部,且包覆着空洞部; 埋设板,其埋设于该吸盘的顶部; 操作杆,其直立于该埋设板上且与操作用把手连结; 可自由地实施站立、平伏操作的操作用把手,其被设置在基盘上;及 吸盘的吸附面上黏接的环状海绵板体。(*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着盘,其用途在于吸附于各种物品面上,使物品移动。该吸着盘由于其吸盘可把物品面吸附,具备强大的吸附力,故能广泛使用于提起物品并进行移动的作业上。吸着盘在操作时,如使操作用把手站立,则吸盘会将物品面吸附;如使操作用把手平伏,则吸盘会解除对物品面的吸附。而为了使吸盘对物品面的吸附状态维持安定,如图4a所示,在吸盘6的吸附面外周部设置了与吸盘6一体的环状凸起6a;在使用时,以环状凸起6a按压物品面使之吸附物品面,在该情况下,使操作用把手站立,并藉以操作杆用力拉起吸盘的顶部,则被环状凸起6a所包围的吸盘内部空间形成真空状态,且环状凸起6a呈现全周性向内倾斜(尖端缘6b被拉向内侧)变形,亦即如图4b所示,外周的倾斜面对物品面呈现全周性密合且维持安定状态;而该外周的倾斜面形成环状凸起6a。前述环状凸起6a包含尖端缘6b;而尖端缘6b将吸盘外侧的倾斜面与内侧的垂直面接合而形成。而如前所述,在使用先前型式的吸着盘(具备含有环状凸起的吸盘)时,观察该环状凸起与物品面密合接触的状态可知随同吸盘内空间的真空度的变高,该环状凸起呈现全周性向内倾斜状变形,外周的倾斜面则以尖端缘朝向内侧的姿态和物品面接触,而该倾斜面系以与吸盘内的真空度成比例方式设定宽度,在该宽度范围内进行强力吸附。而前述吸盘内空间被环状凸起所包围。前述外周的倾斜面形成环状凸起。然而,如前述般,在用其倾斜面和物品面密合接触的吸盘的情况下,为了阻止外气侵入吸盘内,环状凸起的倾斜面的宽度就受到限制,非但如此,连处理的物品也仅限于物品面为平滑的物品。换言之,利用该吸着盘(具备含有环状凸起的吸盘)可移动的物品仅限于具备平坦面的玻璃或磁砖等。而前述倾斜面形成环状凸起,前述环状凸起用于与物品面密合接触。为了解决如上所述问题,本技术有关的吸着盘包含基盘;空洞部,其形成于基盘的下面;吸盘,其配置于基盘的下部,且包覆着空洞部;埋设板,其埋设于该吸盘的顶部;操作杆,其直立于该埋设板上且与操作用把手连结;及操作用把手,其被配装在基盘上,可进行自由站立、平伏操作;经由操作用把手的站立、平伏动作,则可让吸盘对物品面进行吸附及解除吸附;以及在吸盘的吸附面上黏接的环状海绵板体。利用如前所述结构的本技术的吸着盘,在吸盘吸附面上的环状海绵板体直接被按压于物品面上,操作用把手站立时,凭借操作杆用力拉起吸盘的顶部,则被环状海绵板体所包围的吸盘内空间扩大并成为真空状态,环状海绵板体的内侧部份朝吸盘内延伸,同时空气被排出,且其体积全周性地朝厚度方向缩小,以绵密的状态密合接触于物品面上。在此情况下,环状海绵板体的密合接触(吸附)的物品面并不限于平滑面,即使是粗面加工物,环状海绵板体亦能配合该粗面型态而完全达到气密的密合接触,这样,可与物品面密合接触且排出空气的环状海绵板体,实际上发挥了可与物品面密合接触的薄板状橡胶般的功能,且以所定的宽度阻止外气侵入吸盘内,因此,操作者可安心将其使用于花岗岩等石材表面实施有粗面加工的较大型磁砖等的移动作业上。图2本技术的实施型态的吸着盘纵剖面图。图3a、3b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吸着盘使用状态的剖面图。图4a、4b显示习式吸着盘使用状态的部份剖面图。在此,与本技术有关的吸着盘的基本结构,及使用吸盘来吸附物品面的要领,与一般所知者并无不向。参见附图说明图1、图2、以及图3a、图3b。在附图中,用于构成吸着盘1的基盘2采用模铸所制;凸缘3设置在基盘外周,呈朝下方向;空洞部4从凸缘3起形成呈朝下开放状空间;以及把手5立设于该基盘2的上面。在基盘2下方设有吸盘6,其以口径大于基盘2的橡胶材料来形成,且对空洞部4呈包覆状;该吸盘6的顶部埋设有埋设板7,而操作杆8直立于埋设板7的上;操作杆8与操作用把手9连结,而该操作用把手9凸出于基盘2上,且装配成可自由站立或平伏状。把手5在站立状态下附接于操作用把手9上。操作用把手9的下部设有水平杆部9a;而连结构件10呈两股状,且从水平杆部9a向下凸出设置。在两连结构件10之间插入操作杆8的上端部,并以插销11把操作杆8与连结构件10结合。又以该插销11为旋转动作的支点,可使操作用把手9在基盘上进行站立、平伏的操作。与本技术有关的吸盘6,其吸附面上黏接着环状海绵板体12。在实施型态上,环状海绵板体12采用把板材冲压加工而成,而该板材以硅或胺基甲酸酯的橡胶材料来形成;且以两面黏合胶带13来使环状海绵板体12黏接于该吸盘6的吸附面上。本技术具备如上结构,如图3a所示,在使用与本技术有关的吸着盘1时,先把环状海绵板体12按压在物品面A上,在该情况下,操作把手9,使之站立,并借以操作杆8用力拉起吸盘6的顶部,则被环状海绵板体12所包围的吸盘内部空间成为真空状态,同时环状海绵板体12内的空气被排出;如图3b所示,环状海绵板体12的体积全周性地朝厚度方向缩小,以绵密的状态密合接触于物品面上。这样,完全排出空气的环状海绵板体12发挥了薄板状橡胶的功能,以所定的宽度和物品面密合接触,故可完全阻止外气侵入吸盘6内,使整体呈安定状态。此外,本技术的环状海绵板体12具备海绵特性,故即使是采粗面加工,环状海绵板体也能毫无困难地对物品面达到完全气密的密合接触。因此,操作者可安心将其使用于以花岗岩等石材所制成且表面实施有粗面加工的较大型磁砖等的移动作业上。本技术所使用的吸盘本身,其材料与先前型式者并无不同,而环状海绵板体以附件方式随后安装。在环状海绵板体的材质方面并无特殊限制,可简单采用将海绵板材进行冲压加工而成,而该海绵板材由泛用型橡胶材料形成。环状海绵板体如以硅或胺基甲酸酯的橡胶材料来形成,则对物品面更具强大吸附力且更容易对被吸附的物品进行处理。另外,在将环状海绵板体黏接在吸盘的吸附面上时,可使用粘合剂;但如以两面粘合胶带,来把环状海绵板体黏接在吸盘的吸附面,则不会受黏接技巧的优劣、也不会受黏接强度强弱所影响,可确实地把环状海绵板体黏接在吸盘的吸附面上。此外,当要把经过反复使用性能已变差的环状海绵板体更换为新品时,也是很方便的。本技术的功效本技术以如上所述实施型态进行实施,本技术的吸着盘在使用时,把环状海绵板体按压于物品面上,使被环状海绵板体所包围的吸盘内部空间成为真空状态,排出环状海绵板体内的空气,使其体积全周性地朝厚度方向缩小,以绵密的状态密合接触于物品面上。因此,操作者可安心地且更有效率地将本技术使用于以花岗岩等石材所制成且表面施有粗面加工的较大型磁砖等的移动作业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着盘,包含基盘,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空洞部,其设于基盘的下面;吸盘,其配置于基盘下部,且包覆着空洞部;埋设板,其埋设于该吸盘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井明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石井超硬工具制作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