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覆盖式智能洗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186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覆盖式智能洗车系统,包括:供水单元以及与所述供水单元通过水管连接的喷洗单元,所述喷洗单元根据所能清洗到的车辆位置由下而上分为底喷单元、侧喷单元和顶喷单元所述侧喷单元和顶喷单元为左右对称且设有若干喷水层的架式结构,各所述喷水层上沿车身长度方向设有均匀分布的侧喷水头,所述左侧喷单元和右侧喷单元其中一个的各所述喷洒区上均设有激光发射器,另一个上设有与各所述激光发射器水平位置相对应的光敏感应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根据车型大小和高低的不同自动的打开与车辆空间位置相对应处的喷水头,在保证高效全方位对车辆进行自动清洗的同时还能节约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覆盖式智能洗车系统
本技术涉及洗车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全覆盖式智能洗车系统。
技术介绍
现如今多数洗车机,特别是工地洗车机均为底部向上喷水或左右局部侧向喷水的系统结构。这种系统结构洗车效率低,对于较大的工程车很难做到全方位的高效率的清洗,往往还需要配合人工手持高压水枪清洗。同时,不同大小的车辆冲洗出水量完全相同,存在着大车洗不干净,小车水资源浪费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全覆盖式智能洗车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覆盖式智能洗车系统,包括:供水单元以及与所述供水单元通过水管连接的喷洗单元,所述喷洗单元根据所能清洗到的车辆位置由下而上分为底喷单元、侧喷单元和顶喷单元,所述底喷单元设于车辆下方,所述侧喷单元和顶喷单元为左右对称且设有若干喷水层的架式结构,各所述喷水层上沿车身长度方向设有均匀分布的侧喷水头,所述侧喷单元分为左侧喷单元和右侧喷单元,所述左侧喷单元和右侧喷单元均划分成多个左喷洒区和多个右喷洒区,所述多个左喷洒区和多个右喷洒区在空间位置上相互对称,每个所述左喷洒区均设有用于控制自身区域内侧喷水头开关状态的左喷自动阀门,每个所述右喷洒区均设有用于控制自身区域内侧喷水头开关状态的右喷自动阀门,所述左侧喷单元和右侧喷单元其中一个的各所述喷洒区上均设有激光发射器,另一个上设有与各所述激光发射器水平位置相对应的光敏感应器,空间位置上相互对称的左喷洒区的左喷自动阀门和右喷洒区的右喷自动阀门,以及对应喷洒区上的光敏感应器相连接构成侧喷控制回路。可选的,所述底喷单元包括格栅式承车台和若干排底喷出水管道,每排所述底喷出水管道上均匀分布有底喷水头,各所述底喷水头从所述格栅式承车台的格栅中露出,所述底喷单元沿车身长度方向划分为多个底喷洒区,所述底喷单元在车身长度方向上的区域划分规格与所述左侧喷单元或所述右侧喷单元在车身长度方向上的区域划分规格相适应,所述左侧喷单元或右侧喷单元最底部的各喷洒区的左喷自动阀门或右喷自动阀门同时控制相应的各所述底喷洒区的喷水头的开关状态,所述相应的各所述底喷洒区为与所述左喷洒区或右喷洒区在车身长度方向上的规格相适应的底喷洒区。可选的,供水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管、水泵、出水管、节流阀、供水主管和水管分流器,所述供水单元通过所述水管分流器与所述喷洗单元连接。可选的,所述顶喷单元可设置为往指向车辆的方向向下倾斜一定的角度,所述顶喷单元设有顶喷手动阀门。可选的,所述角度为0-90度。可选的,所述底喷单元下设有钢格栅下水篦子。可选的,所述激光发射器上设有防水面罩。可选的,所述左侧喷单元和右侧喷单元的外侧均设有背板,所述左侧喷单元和右侧喷单元之间的顶部设有加固横梁。可选的,所述左喷自动阀门或右喷自动阀门为电磁阀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能根据车型大小和高低的不同自动的打开与车辆空间位置相对应处的喷水头,在保证高效全方位对车辆进行自动清洗的同时还能节约水资源,避免了大车洗不干净,小车水资源浪费的情况。2、本技术全覆盖式智能洗车系统无需人工补充清洗,节省了人员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全覆盖式智能洗车系统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全覆盖式智能洗车系统的区域划分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自动阀门和手动阀门安装位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全覆盖式智能洗车系统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全覆盖式智能洗车系统底喷单元的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全覆盖式智能洗车系统针对不同车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左喷或右喷自动阀门与光敏感应器相连接的控制电路图结构。附图标记说明:1-供水单元;2-喷洗单元;3-底喷单元;4-侧喷单元;5-顶喷单元;6-喷水层;7-侧喷水头;8-激光发射器;9-光敏感应器;10-进水管;11-水泵;12-出水管;13-节流阀;14-供水主管、15-水管分流器、16-加固横梁、17-背板、18-格栅式承车台、19-底喷出水管道、20-底喷水头、21-激光光束、22-喷洒水、23-左喷自动阀门、24-右喷自动阀门、25-顶喷手动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全覆盖式智能洗车系统,包括:供水单元1以及与所述供水单元通过水管连接的喷洗单元2,所述喷洗单元2根据所能清洗到的车辆位置由下而上分为底喷单元3、侧喷单元4和顶喷单元5,所述底喷单元3设于车辆下方,所述侧喷单元4和顶喷单元5为左右对称且设有若干喷水层6的架式结构,各所述喷水层6上沿车身长度方向设有均匀分布的侧喷水头7,所述侧喷单元4分为左侧喷单元和右侧喷单元,所述左侧喷单元和右侧喷单元均划分成多个左喷洒区和多个右喷洒区,所述多个左喷洒区和多个右喷洒区空间位置上相互对称,每个所述左喷洒区均设有用于控制自身区域内侧喷水头开关状态的左喷自动阀门23,每个所述右喷洒区均设有用于控制自身区域内侧喷水头开关状态的右喷自动阀门24,所述左侧喷单元和右侧喷单元其中一个的各所述喷洒区上均设有激光发射器8,另一个上设有与各所述激光发射器水平位置相对应的光敏感应器9,空间位置上相互对称的左喷洒区的左喷自动阀门23和右喷洒区的右喷自动阀门24,以及对应喷洒区上的光敏感应器9相连接构成侧喷控制回路。当车辆行驶至洗车系统中间时,根据车高和车长不同,会遮挡所述左侧喷单元或右侧喷单元上不同高度和不同车长方向上的激光发射器8发出的激光光束21,也即遮挡了左侧喷单元或右侧喷单元不同喷洒区域上激光发射器8发出的激光光束21,此时与该激光发射器8水平位置相对应的光敏感应器9接收不到光信号,即触发与其连接构成侧喷控制回路且空间位置上相互对称的左喷洒区的左喷自动阀门23和右喷洒区的右喷自动阀门24打开,侧喷水头7喷洒出水对车辆进行清洗。本技术只有激光光束被车辆挡住的侧喷单元4的侧喷水头才会喷水,通过这种方式即可实现根据不同车型和不同大小的车辆进行全覆盖自动清洗,又可以防止浪费水资源,避免了大车洗不干净,小车水资源浪费的情况。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光敏感应器9可为光敏电阻或光电管等,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左侧喷单元和右侧喷单元均划分成多个左喷洒区和多个右喷洒区,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区,例如图2所示,以每4个喷洒层作为一个横向分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覆盖式智能洗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单元以及与所述供水单元通过水管连接的喷洗单元,所述喷洗单元根据所能清洗到的车辆位置由下而上分为底喷单元、侧喷单元和顶喷单元,所述底喷单元设于车辆下方,所述侧喷单元和顶喷单元为左右对称且设有若干喷水层的架式结构,各所述喷水层上沿车身长度方向设有均匀分布的侧喷水头,所述侧喷单元分为左侧喷单元和右侧喷单元,所述左侧喷单元和右侧喷单元均划分成多个左喷洒区和多个右喷洒区,所述多个左喷洒区和多个右喷洒区在空间位置上相互对称,每个所述左喷洒区均设有用于控制自身区域内侧喷水头开关状态的左喷自动阀门,每个所述右喷洒区均设有用于控制自身区域内侧喷水头开关状态的右喷自动阀门,所述左侧喷单元和右侧喷单元其中一个的各所述喷洒区上均设有激光发射器,另一个上设有与各所述激光发射器水平位置相对应的光敏感应器,空间位置上相互对称的左喷洒区的左喷自动阀门和右喷洒区的右喷自动阀门,以及对应喷洒区上的光敏感应器相连接构成侧喷控制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覆盖式智能洗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单元以及与所述供水单元通过水管连接的喷洗单元,所述喷洗单元根据所能清洗到的车辆位置由下而上分为底喷单元、侧喷单元和顶喷单元,所述底喷单元设于车辆下方,所述侧喷单元和顶喷单元为左右对称且设有若干喷水层的架式结构,各所述喷水层上沿车身长度方向设有均匀分布的侧喷水头,所述侧喷单元分为左侧喷单元和右侧喷单元,所述左侧喷单元和右侧喷单元均划分成多个左喷洒区和多个右喷洒区,所述多个左喷洒区和多个右喷洒区在空间位置上相互对称,每个所述左喷洒区均设有用于控制自身区域内侧喷水头开关状态的左喷自动阀门,每个所述右喷洒区均设有用于控制自身区域内侧喷水头开关状态的右喷自动阀门,所述左侧喷单元和右侧喷单元其中一个的各所述喷洒区上均设有激光发射器,另一个上设有与各所述激光发射器水平位置相对应的光敏感应器,空间位置上相互对称的左喷洒区的左喷自动阀门和右喷洒区的右喷自动阀门,以及对应喷洒区上的光敏感应器相连接构成侧喷控制回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覆盖式智能洗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喷单元包括格栅式承车台和若干排底喷出水管道,每排所述底喷出水管道上均匀分布有底喷水头,各所述底喷水头从所述格栅式承车台的格栅中露出,所述底喷单元沿车身长度方向划分为多个底喷洒区,所述底喷单元在车身长度方向上的区域划分规格与所述左侧喷单元或所述右侧喷单元在车身长度方向上的区域划分规格相适应,所述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卓况成强孙其达赵福龙王晓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青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