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田野拖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862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拖拉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田野拖拉机,包括横梁和固接在横梁上的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的内部贯穿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两端均固接有后轮,所述第一旋转轴上还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横梁上还连接有清洁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组件可以带动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后轮旋转,此时增加了接触面,动力输出更强劲,通过清洁组件可以对后轮上附着的泥土进行刮除,防止泥土过多导致后轮负重过大的问题,而且该清洁组件还可以调节其与后轮之间的间距,方便实际使用,本设计造价较低,实用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市场推广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田野拖拉机
本技术涉及拖拉机
,具体是一种田野拖拉机。
技术介绍
拖拉机用于牵引和驱动作业机械完成各项移动式作业的自走式动力机。也可做固定作业动力。由发动机、传动、行走、转向、液压悬挂、动力输出、电器仪表、驾驶操纵及牵引等系统或装置组成。发动机动力由传动系统传给驱动轮,使拖拉机行驶,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都是以橡胶皮带作为动力传送的媒介。按功能和用途分农业、工业和特殊用途等拖拉机;按结构类型分轮式、履带式、船形拖拉机和自走底盘等,田野拖拉机也是拖拉机的一种,广泛应用于田野中。但是现有的田野拖拉机在使用过程中,后轮输出不够强劲,而且后轮上会附着较多的泥土,容易增加后轮负重。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田野拖拉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田野拖拉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田野拖拉机,包括横梁和固接在横梁上的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的内部贯穿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两端均固接有后轮,所述第一旋转轴上还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横梁上还连接有清洁组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斜齿轮、第二旋转轴、第二斜齿轮和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固接在第二固定座上,且电动机的驱动端贯穿第二固定座并连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座上,且第二旋转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的下方啮合有第二斜齿轮。<br>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呈相对设置,且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的大小相等,所述第二斜齿轮固定套接在第一旋转轴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刮板、清洁架、伸缩杆、紧固螺栓、支撑杆和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内部滑动有伸缩杆,且安装杆的一端固接有支撑杆,所述安装杆的上表面嵌入安装有与其自身通过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栓,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接有清洁架,所述清洁架的内部固接有刮板,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接在横梁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刮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刮板为长方形结构,所述刮板为合金钢材质的构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杆为L型结构,且安装杆与支撑杆通过焊接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驱动组件可以带动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后轮旋转,此时增加了接触面,动力输出更强劲;2、通过清洁组件可以对后轮上附着的泥土进行刮除,防止泥土过多导致后轮负重过大的问题,而且该清洁组件还可以调节其与后轮之间的间距,方便实际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田野拖拉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田野拖拉机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田野拖拉机中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清洁组件;2、横梁;3、后轮;4、第一固定座;5、第一旋转轴;6、第二固定座;7、第一斜齿轮;8、第二旋转轴;9、第二斜齿轮;10、驱动组件;11、电动机;12、刮板;13、清洁架;14、伸缩杆;15、紧固螺栓;16、支撑杆;17、安装杆。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田野拖拉机,包括横梁2和固接在横梁2上的第一固定座4和第二固定座6,第一固定座4和第二固定座6的内部贯穿有第一旋转轴5,第一旋转轴5的两端均固接有后轮3,第一旋转轴5上还设置有驱动组件10,驱动组件10包括第一斜齿轮7、第二旋转轴8、第二斜齿轮9和电动机11,电动机11固接在第二固定座6上,且电动机11的驱动端贯穿第二固定座6并连接有第二旋转轴8,电动机11的型号为YE2,第二旋转轴8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座4上,且第二旋转轴8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第一斜齿轮7,第一斜齿轮7的下方啮合有第二斜齿轮9,第一斜齿轮7和第二斜齿轮9呈相对设置,且第一斜齿轮7和第二斜齿轮9的数量均为两个,第一斜齿轮7和第二斜齿轮9的大小相等,第二斜齿轮9固定套接在第一旋转轴5上,通过驱动组件10可以带动第一斜齿轮7和第二斜齿轮9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后轮3旋转,此时增加了接触面,动力输出更强劲。在图3中:横梁2上还连接有清洁组件1,清洁组件1包括刮板12、清洁架13、伸缩杆14、紧固螺栓15、支撑杆16和安装杆17,安装杆17的内部滑动有伸缩杆14,且安装杆17的一端固接有支撑杆16,安装杆17的上表面嵌入安装有与其自身通过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栓15,伸缩杆14的一端固接有清洁架13,清洁架13的内部固接有刮板12,支撑杆16的底端固接在横梁2上,刮板12的数量为两个,且刮板12为长方形结构,刮板12为合金钢材质的构件,安装杆17为L型结构,且安装杆17与支撑杆16通过焊接固定,通过清洁组件1可以对后轮3上附着的泥土进行刮除,防止泥土过多导致后轮3负重过大的问题,而且该清洁组件1还可以调节其与后轮3之间的间距,方便实际使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外部的控制器控制电动机11开始工作,电动机11通电后带动第二旋转轴8旋转,进而带动第一斜齿轮7转动,随着第一斜齿轮7的转动,此时可以带动第二斜齿轮9转动,接着带动第一旋转轴5旋转,最后带动后轮3转动,由于第一斜齿轮7和第二斜齿轮9呈相对设置,且第一斜齿轮7和第二斜齿轮9的数量均为两个,第一斜齿轮7和第二斜齿轮9的大小相等,所以通过驱动组件10可以带动第一斜齿轮7和第二斜齿轮9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后轮3旋转,此时增加了接触面,动力输出更强劲,而后使用者将伸缩杆14左右移动,当移动至适当位置后,此时通过拧紧紧固螺栓15对伸缩杆14进行紧固即可,所以当后轮3在转动的时候,此时通过清洁架13内的刮板12可以对附着在后轮3上的泥土进行刮除,所以通过清洁组件1可以对后轮3上附着的泥土进行刮除,防止泥土过多导致后轮3负重过大的问题,而且该清洁组件1还可以调节其与后轮3之间的间距,方便实际使用。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田野拖拉机,包括横梁(2)和固接在横梁(2)上的第一固定座(4)和第二固定座(6),所述第一固定座(4)和第二固定座(6)的内部贯穿有第一旋转轴(5),所述第一旋转轴(5)的两端均固接有后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轴(5)上还设置有驱动组件(10),所述横梁(2)上还连接有清洁组件(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田野拖拉机,包括横梁(2)和固接在横梁(2)上的第一固定座(4)和第二固定座(6),所述第一固定座(4)和第二固定座(6)的内部贯穿有第一旋转轴(5),所述第一旋转轴(5)的两端均固接有后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轴(5)上还设置有驱动组件(10),所述横梁(2)上还连接有清洁组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田野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0)包括第一斜齿轮(7)、第二旋转轴(8)、第二斜齿轮(9)和电动机(11),所述电动机(11)固接在第二固定座(6)上,且电动机(11)的驱动端贯穿第二固定座(6)并连接有第二旋转轴(8),所述第二旋转轴(8)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座(4)上,且第二旋转轴(8)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第一斜齿轮(7),所述第一斜齿轮(7)的下方啮合有第二斜齿轮(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田野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齿轮(7)和第二斜齿轮(9)呈相对设置,且第一斜齿轮(7)和第二斜齿轮(9)的数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东余文胜应博凡盛陈钿兰心达
申请(专利权)人:奔野万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