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印刷喷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180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字印刷喷墨控制系统,涉及一种数字印刷喷墨控制系统技术领域。该数字印刷喷墨控制系统,包括驱动信号、正极、压电陶瓷、负极、震动隔膜、墨水槽和晶体,所述驱动信号的内壁与正极的内壁电性连接,所述正极的内壁与压电陶瓷的内壁电性连接,所述压电陶瓷的内壁设置有晶体,所述压电陶瓷的内壁与负极的内壁电性连接,所述负极的内壁与震动隔膜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震动隔膜的内壁与墨水槽的内壁固定连接。该数字印刷喷墨控制系统,通过驱动信号连接正极,压电陶瓷的两侧连接着正极和负极,压电陶瓷围绕在墨水槽外侧,当对晶体施加脉冲电压时,电压下降会使晶体体积发生变化,晶体体积增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字印刷喷墨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数字印刷喷墨控制系统
,具体为一种数字印刷喷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数字化已经成为当前各行各业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同样推动着喷墨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喷墨印刷设备进入印刷行业的最初尝试是从数字喷墨输出菲林胶片开始的,随着喷墨打印分辨率及生产速度的不断提高,开始出现了作为数码相机输出设备可以直接打印数码图片的喷墨印刷机,当前,用来输出各种数字信息的喷墨印刷机普遍使用在众多领域之中。然而,现在市场上的喷墨数字印刷系统,存在着多种缺点,运用场合单一、打印质量差、安全性差并且维护成本高,同时,喷墨印刷正在不断尝试与众多生产工艺和先进材料相结合,以求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试图克服以上缺陷,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数字印刷喷墨控制系统,以达到了数字印刷喷墨控制的效果。(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数字印刷喷墨控制系统,包括驱动信号、正极、压电陶瓷、负极、震动隔膜、墨水槽和晶体,所述驱动信号的内壁与正极的内壁电性连接,所述正极的内壁与压电陶瓷的内壁电性连接,所述压电陶瓷的内壁设置有晶体,所述压电陶瓷的内壁与负极的内壁电性连接,所述负极的内壁与震动隔膜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震动隔膜的内壁与墨水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墨水槽的外部包括墨水库、面板、喷嘴、墨滴和承印材料,所述墨水槽的外壁与墨水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墨水库的底部与面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面板的外壁开设有喷嘴,所述墨滴从喷嘴的内壁喷出,所述喷嘴的下方有承印材料。所述墨水槽的内部包括墨水、加热基板、金属纳米粒子、导电性纳米粒子、流动性纳米粒子和抗紫外线纳米粒子,所述墨水槽的内部有墨水,所述墨水槽的内壁与加热基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墨水的内部设置有金属纳米粒子,所述墨水的内部设置有导电性纳米粒子,所述墨水的内部设置有流动性纳米粒子,所述墨水的内部设置有抗紫外线纳米粒子。进一步,所述墨水通过喷嘴进行喷出形成墨滴。进一步,所述正极的内壁通过压电陶瓷的内壁与负极的内壁电性连接。进一步,所述金属纳米粒子、导电性纳米粒子、流动性纳米粒子和抗紫外线纳米粒子不能同时存在于墨水的内部。进一步,所述墨滴滴落在承印材料的外壁。(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数字印刷喷墨控制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数字印刷喷墨控制系统,通过驱动信号连接正极,压电陶瓷的两侧连接着正极和负极,压电陶瓷围绕在墨水槽外侧,当对晶体施加脉冲电压时,电压下降会使晶体体积发生变化,晶体体积增大,由于晶体与压电陶瓷紧密相连,导致压电陶瓷体积变小,压电陶瓷的液体压力会因此瞬间变为正值,从而墨滴被挤压出去,当电压保持不变的时候,晶体及压电陶瓷的体积不变所以压力不会改变,随着电压上升会导致晶体体积归位,压电陶瓷体积也因此归回原位,而给予液体一个负压,当产生瞬间的压力足以克服液体的表面张力时,液滴会受到压力作用而发生回吸现象从而挤断喷出墨滴。2、该数字印刷喷墨控制系统,在墨水中加入金属纳米粒子,可以将各种波长的光线吸收而使自身显示黑色,加入具有导电性的纳米粒子,可以屏蔽静电从而制备抗静电油墨,加入流动性较好的纳米粒子可以提高油墨层的耐磨性,而加入抗击紫外线能力的纳米粒子可以明显提高油墨的抗老化性,总之纳米粒子的加入使得油墨的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纳米粒子的加入可以充分体现出喷墨印刷对原材料的广泛兼容性,使用了纳米粒子墨水的喷墨印刷将会从生产工艺和原料品质两个方面对印刷品质量进行提高,从而满足更高要求的工业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压电陶瓷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墨水槽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墨水示意图。图中:1、驱动信号;2、正极;3、压电陶瓷;4、负极;5、震动隔膜;6、墨水;7、墨水槽;8、墨水库;9、面板;10、喷嘴;11、墨滴;12、承印材料;13、晶体;14、加热基板;15、金属纳米粒子;16、导电性纳米粒子;17、流动性纳米粒子;18、抗紫外线纳米粒子。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数字印刷喷墨控制系统,如图1-4所示,包括驱动信号1、正极2、压电陶瓷3、负极4、震动隔膜5、墨水槽7和晶体13,驱动信号1的内壁与正极2的内壁电性连接,正极2的内壁与压电陶瓷3的内壁电性连接,压电陶瓷3的内壁设置有晶体13,压电陶瓷3的内部存在着液体,压电陶瓷3的内壁与负极4的内壁电性连接,负极4的内壁与震动隔膜5的内壁固定连接,震动隔膜5的内壁与墨水槽7的内壁固定连接。墨水槽7的外部包括墨水库8、面板9、喷嘴10、墨滴11和承印材料12,墨水槽7的外壁与墨水库8的内壁固定连接,墨水库8的底部与面板9的内壁固定连接,面板9的外壁开设有喷嘴10,面板9的外壁可以开设多个喷嘴10,每个喷嘴10的上方都有一个震动隔膜5,墨滴11从喷嘴10的内壁喷出,喷嘴10的下方有承印材料12,承印材料12是指能接受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的各种物质。墨水槽7的内部包括墨水6、加热基板14、金属纳米粒子15、导电性纳米粒子16、流动性纳米粒子17和抗紫外线纳米粒子18,墨水槽7的内部有墨水6,墨水槽7的内壁与加热基板14的外壁固定连接,加热基板14是由贵金属所构成的高传导介质电路与高热传导系数绝缘材料结合而成的高热传导基板,墨水6的内部设置有金属纳米粒子15,墨水6的内部设置有导电性纳米粒子16,墨水6的内部设置有流动性纳米粒子17,墨水6的内部设置有抗紫外线纳米粒子18。墨水6通过喷嘴10进行喷出形成墨滴11。正极2的内壁通过压电陶瓷3的内壁与负极4的内壁电性连接。晶体13受正极2和负极4影响,进行形变。金属纳米粒子15、导电性纳米粒子16、流动性纳米粒子17和抗紫外线纳米粒子18不能同时存在于墨水6的内部。墨滴11滴落在承印材料12的外壁。工作原理:通过驱动信号1与正极2连接,压电陶瓷3的两侧连接着正极2和负极4,负极4连接着震动隔膜5,震动隔膜5连接墨水槽7,通过正极2和负极4产生电压,当对晶体13施加脉冲电压时,电压下降会使晶体13体积发生变化,晶体13体积增大,由于晶体13与压电陶瓷3内部紧密相连,导致压电陶瓷3内部体积变小,压电陶瓷3内部的液体压力会因此瞬间变为正值,从而墨滴11被挤压出去,当电压保持不变的时候,晶体13及压电陶瓷3的体积不变,所以压力不会改变,随着电压上升会导致晶,13体积归位,压电陶瓷3体积也因此归回原位,而给予液体一个负压,当产生瞬间的压力足以克服液体的表面张力时,液滴会受到压力作用而发生回吸现象从而挤断喷出墨滴1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字印刷喷墨控制系统,包括驱动信号(1)、正极(2)、压电陶瓷(3)、负极(4)、震动隔膜(5)、墨水槽(7)和晶体(13),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信号(1)的内壁与正极(2)的内壁电性连接,所述正极(2)的内壁与压电陶瓷(3)的内壁电性连接,所述压电陶瓷(3)的内壁设置有晶体(13),所述压电陶瓷(3)的内壁与负极(4)的内壁电性连接,所述负极(4)的内壁与震动隔膜(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震动隔膜(5)的内壁与墨水槽(7)的内壁固定连接;/n所述墨水槽(7)的外部包括墨水库(8)、面板(9)、喷嘴(10)、墨滴(11)和承印材料(12),所述墨水槽(7)的外壁与墨水库(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墨水库(8)的底部与面板(9)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面板(9)的外壁开设有喷嘴(10),所述墨滴(11)从喷嘴(10)的内壁喷出,所述喷嘴(10)的下方有承印材料(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字印刷喷墨控制系统,包括驱动信号(1)、正极(2)、压电陶瓷(3)、负极(4)、震动隔膜(5)、墨水槽(7)和晶体(13),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信号(1)的内壁与正极(2)的内壁电性连接,所述正极(2)的内壁与压电陶瓷(3)的内壁电性连接,所述压电陶瓷(3)的内壁设置有晶体(13),所述压电陶瓷(3)的内壁与负极(4)的内壁电性连接,所述负极(4)的内壁与震动隔膜(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震动隔膜(5)的内壁与墨水槽(7)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墨水槽(7)的外部包括墨水库(8)、面板(9)、喷嘴(10)、墨滴(11)和承印材料(12),所述墨水槽(7)的外壁与墨水库(8)的内壁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祥董留彬韩琪余尚军李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红彩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