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胶体敷料的一次成型模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1707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裁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胶体敷料的一次成型模切装置,包括上压模和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位于下模座的拐角处,所述上压模平行于下模座,其拐角处开有供导向杆穿过的导向孔,所述上压模朝向下模座的一面连接有成型切刀组,所述成型切刀组的刀刃朝向下模座,所述下模座对应成型切刀组的位置开有下刀槽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减轻医护人员裁切水胶体敷料时的劳动负荷、提高裁切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水胶体敷料的一次成型模切装置
本技术涉及裁切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水胶体敷料的一次成型模切装置。
技术介绍
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长期佩戴口罩,而口罩的张紧力会施加在医护人员的面部以及耳后,对医护人员的面部以及耳部造成压痕,甚至是创伤。为了降低医护人员受到的伤害,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医护人员的面部以及耳后粘贴水胶体敷料。水胶体敷料是由弹性的聚合水凝胶与合成橡胶和粘性物混合加工而成的敷料,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将水胶体敷料贴至创伤处,以此达到保护的效果。另外,当医护人员的面部以及耳后产生创伤时,也能使用水胶体敷料,对伤口进行治疗。由于水胶体敷料通常呈片状,因此在贴敷水胶体敷料前,工作人员需要对水胶体敷料进行裁剪。参照图1,裁剪时,工作人员根据面部以及耳后的受力区域,利用剪刀在水胶体敷料7上分别裁剪出两个脸颊贴皮71、一个额部贴皮72、一个鼻部贴皮73、两个耳后贴皮74,使用时,将各个贴皮贴敷在对应位置即可。然而,利用剪刀裁切时,需要对脸颊贴皮71、额部贴皮72、鼻部贴皮73和耳后贴皮74分别进行裁切,不仅耗费医护人员的体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胶体敷料的一次成型模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压模(1)和下模座(2),所述下模座(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杆(3),所述导向杆(3)位于下模座(2)的拐角处,所述上压模(1)平行于下模座(2),其拐角处开有供导向杆(3)穿过的导向孔(111),所述上压模(1)朝向下模座(2)的一面连接有成型切刀组(4),所述成型切刀组(4)的刀刃朝向下模座(2),所述下模座(2)对应成型切刀组(4)的位置开有下刀槽组(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胶体敷料的一次成型模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压模(1)和下模座(2),所述下模座(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杆(3),所述导向杆(3)位于下模座(2)的拐角处,所述上压模(1)平行于下模座(2),其拐角处开有供导向杆(3)穿过的导向孔(111),所述上压模(1)朝向下模座(2)的一面连接有成型切刀组(4),所述成型切刀组(4)的刀刃朝向下模座(2),所述下模座(2)对应成型切刀组(4)的位置开有下刀槽组(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胶体敷料的一次成型模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模(1)包括上固定板(11)和上压块(12),所述上压块(12)平行于上固定板(11),且固定连接于上固定板(11),所述下模座(2)正对于上压块(12)的位置开有下压槽(21),所述成型切刀组(4)连接于上压块(12),所述下刀槽组(41)开设在下压槽(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胶体敷料的一次成型模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3)上套设有回复压簧(5),所述回复压簧(5)压紧在上压模(1)和下模座(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水胶体敷料的一次成型模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2)相对的两侧分别贴合有压紧板条(6),所述下压槽(21)朝向压紧板条(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印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