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正兴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起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67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维修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起针器,包括起针器主体、第一螺杆及第二螺杆,所述起针器主体的中间设有定向轴,所述起针器主体的两侧设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底部分别设有半圆形定位槽,所述起针器主体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第一螺杆贯穿于所述定向轴的中部,所述第一螺杆的顶部啮合连接有纵向螺母,所述纵向螺母的一端内嵌于所述起针器主体的顶部凹槽中,所述第一螺杆的中部设有方形通孔,所述第一螺杆的底部设有过度圆台及顶针;所述第二螺杆贯穿于所述支撑臂及所述方形通孔,所述第二螺杆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块及水平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保护了仪表仪器不被损坏,提高零件的重复使用性,使用方便,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起针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维修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起针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仪器仪表微型化,但是其维修工作量非常大,尤其是一些精细化的零部件,在制造加工及维修过程中经常要安装和拆卸上面的指针,传统的拆卸方法是,采用手工拆卸的方法,或采用身边的一些临时工具,这种拆卸方法存在许多的缺点和不足:由于没有专用的拆卸工具,所以在拆卸时经常导致指针或仪表盘盘面的损坏;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所以需要一种多功能起针器来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起针器,其结构简单,方便推广。一种多功能起针器,包括起针器主体、第一螺杆及第二螺杆,所述起针器主体的中间设有定向轴,所述起针器主体的两侧设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为“L”形结构,所述支撑臂的底部分别设有半圆形定位槽,所述支撑臂与所述定向轴之间设有空隙,所述起针器主体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第一螺杆贯穿于所述定向轴的中部,所述第一螺杆的顶部啮合连接有纵向螺母,所述纵向螺母为“工”字型结构,所述纵向螺母的一端内嵌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起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起针器主体(1)、第一螺杆(2)及第二螺杆(3),所述起针器主体(1)的中间设有定向轴(11),所述起针器主体(1)的两侧设有支撑臂(12),所述支撑臂(12)为“L”形结构,所述支撑臂(12)的底部分别设有半圆形定位槽(13),所述支撑臂(12)与所述定向轴(11)之间设有空隙,所述起针器主体(1)的顶部设有凹槽;/n所述第一螺杆(2)贯穿于所述定向轴(11)的中部,所述第一螺杆(2)的顶部啮合连接有纵向螺母(4),所述纵向螺母(4)为“工”字型结构,所述纵向螺母(4)的一端内嵌于所述起针器主体(1)的顶部凹槽中,所述第一螺杆(2)的中部设有方形通孔(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起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起针器主体(1)、第一螺杆(2)及第二螺杆(3),所述起针器主体(1)的中间设有定向轴(11),所述起针器主体(1)的两侧设有支撑臂(12),所述支撑臂(12)为“L”形结构,所述支撑臂(12)的底部分别设有半圆形定位槽(13),所述支撑臂(12)与所述定向轴(11)之间设有空隙,所述起针器主体(1)的顶部设有凹槽;
所述第一螺杆(2)贯穿于所述定向轴(11)的中部,所述第一螺杆(2)的顶部啮合连接有纵向螺母(4),所述纵向螺母(4)为“工”字型结构,所述纵向螺母(4)的一端内嵌于所述起针器主体(1)的顶部凹槽中,所述第一螺杆(2)的中部设有方形通孔(21),所述第一螺杆(2)的底部设有过度圆台(22)及顶针(23);
所述第二螺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正兴
申请(专利权)人:尹正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