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框架零件加工的辅助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1613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壁框架零件加工的辅助支撑装置,包括铰杆座和回转铰杆,铰杆座的一端可动的穿设有回转铰杆,铰杆座的另一端和回转铰杆远离铰杆座的一端均设置有平钳口,平钳口内转动的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外钳口和内钳口,外钳口一端的两侧设置有耳座a,内钳口一端的中部设置有耳座b,耳座b设置在两个耳座a之间,平钳口的侧面穿设有第一螺钉,耳座a和耳座b均活动的套设在第一螺钉上,外钳口远离耳座a的一端和内钳口远离耳座b的一端均延伸至平钳口外,并形成夹紧肋板的钳口。在框架零件处于自由状态下,两端局部夹紧工件的肋部,然后逐步锁紧各处可调节的自由度关节,在增加框架零件的刚度同时,不会对零件产生附加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壁框架零件加工的辅助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支撑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薄壁框架零件加工的辅助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各类航空器在寿命、环保、舒适、能耗等指标要求的提高,其整体框架结构构件的比例也随之提高,出于减重节能目的,随着时代科技进步,生产、加工技术不断提高,构件中大量的非主承力的框架结构尺寸更大,侧壁肋板及加强筋尺寸厚度更小,在功能件、结构件及外蒙皮总装完成之前,由于缺少其它构件的连接组合,其独立的结构刚性更低,加工中极易产生振动、变形,让刀现象,大大降低了刀具寿命,增加了构件的制造难度和成本。为了保证此类框架零件的加工质量,传统加工方式一般使用专用定制工装夹持零件,在悬空或薄弱的部位打胶粘支撑条或增加固定的专用支撑、真空吸附装置等以保证零件在加工中的局部刚性,或者采用各种尺寸可更换的活动撑杆、垫块对零件进行支撑,这种结构往往又不具备拉力,仅成为外顶的单向约束。虽然这些方法满足了零件加工过程的刚性要求,但需要增加了各类专用工装的制备工作,造成生产准备周期长、工装成本高、工装适应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r>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壁框架零件加工的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铰杆座(1)和回转铰杆(2),所述铰杆座(1)的一端可活动的穿设有所述回转铰杆(2),所述铰杆座(1)的另一端和所述回转铰杆(2)远离所述铰杆座(1)的一端均设置有平钳口(3),所述平钳口(3)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夹紧肋板;/n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外钳口(4)和内钳口(5),所述外钳口(4)一端的两侧设置有耳座a(6),所述内钳口(5)一端的中部设置有耳座b(7),所述耳座b(7)设置在两个所述耳座a(6)之间,所述平钳口(3)的侧面可活动的穿设有第一螺钉(8),所述第一螺钉(8)与所述平钳口(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耳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壁框架零件加工的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铰杆座(1)和回转铰杆(2),所述铰杆座(1)的一端可活动的穿设有所述回转铰杆(2),所述铰杆座(1)的另一端和所述回转铰杆(2)远离所述铰杆座(1)的一端均设置有平钳口(3),所述平钳口(3)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夹紧肋板;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外钳口(4)和内钳口(5),所述外钳口(4)一端的两侧设置有耳座a(6),所述内钳口(5)一端的中部设置有耳座b(7),所述耳座b(7)设置在两个所述耳座a(6)之间,所述平钳口(3)的侧面可活动的穿设有第一螺钉(8),所述第一螺钉(8)与所述平钳口(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耳座a(6)和所述耳座b(7)均可活动的套设在所述第一螺钉(8)上,所述外钳口(4)远离所述耳座a(6)的一端和所述内钳口(5)远离所述耳座b(7)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平钳口(3)外,并形成夹紧肋板的钳口,所述外钳口(4)上设置有紧固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框架零件加工的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为第二螺钉(9),所述外钳口(4)上开设有腰子孔(14),所述第二螺钉(9)依次穿过所述腰子孔(14)和内钳口(5),并与所述内钳口(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燕刘锦韬赵军张杰忠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航天谦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