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风机组合式动态选粉机及其工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1458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风机组合式动态选粉机及其工艺系统,双风机组合式动态选粉机包括组合式选粉机、旋风筒和两个风机,组合式选粉机包括进料口、动态撒料盘、内锥体、静态撒料盘、流化床和外壳体;动态撒料盘位于进料口下方,静态撒料盘与内锥体底部出口连接,流化床位于静态撒料盘下方;外壳体底部设置粗粉出口,下方两侧设置两个进风口,上方设置细粉出口;组合式选粉机两侧对称设置旋风筒,两个风机位于组合式选粉机两侧,细粉出口连接相应旋风筒进料口,旋风筒出风口连接相应侧风机进风口,两个风机出风口连接相应侧外壳体进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单风机选粉机及系统存在的流场分布不均、压损偏高、选粉效率偏低、风管积灰严重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风机组合式动态选粉机及其工艺系统
本技术属于物料分选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风机组合式动态选粉机及其工艺系统。
技术介绍
在矿物粉碎分选工艺中,与粉磨设备(管磨)配套的粉状物料选粉机主风机均采用单风机,常见的是以“O-Sepa选粉机”为代表的侧进风形式和以“内循环选粉机”为代表的下侧进风形式,单主风机供风会导致:(1)采用侧进风形式的“O-Sepa选粉机”,一次风和二次风直接由侧面沿涡壳进入选粉机导流叶片,由于路径较短及一二次风不均,因此进入导流叶片的流场不均匀,选粉效率低;(2)采用下侧进风形式的“内循环选粉机”,通过下移进风口延长了进风路径,但因单风机、单进口设计,风量过于集中、压损偏高,也存在上述“O-Sepa选粉机”出现的流场不均问题。同时,旋风筒出口到风机之间水平风管以及循环风管水平段过长,积灰严重,进一步增加了系统阻力。(3)“O-sepa选粉机”或“内循环选粉机”均采用三次风管的形式对裹挟在粗粉中的细粉进行再次分选,由于三次风管风速和粗粉料流过于集中,再次分选效果不佳、分选效率低。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170463A,专利名称“一种矿山用选粉机”;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7952006U,专利名称“多点布风布料选粉机”;及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984911A专利名称“一种转子式选粉机”等均为单风机,上述问题未能解决。因此,亟需解决上述单风机选粉机及系统存在的流场分布不均、压损偏高、选粉效率偏低、风管积灰严重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风机组合式动态选粉机及其工艺系统,解决了单风机选粉机及系统存在的流场分布不均、压损偏高、选粉效率偏低、风管积灰严重等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风机组合式动态选粉机,包括组合式选粉机、旋风筒和两个风机,所述组合式选粉机包括进料口、动态撒料盘、转笼总成、驱动装置、导流装置、内锥体、静态撒料盘、流化床和外壳体;所述进料口和动态撒料盘位于转笼总成上方或内锥体下方,所述动态撒料盘位于进料口下方,所述转笼总成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导流装置沿转笼总成圆周分布,所述内锥体与导流装置相连且位于导流装置下方,所述静态撒料盘与内锥体的底部出口连接,所述流化床位于静态撒料盘下方;所述外壳体底部设置粗粉出口,下方两侧设置两个进风口,上方设置细粉出口;所述粗粉出口位于流化床下方,所述组合式选粉机的两侧对称设置旋风筒,两个风机根据进风口方向位于组合式选粉机两侧,所述细粉出口连接相应旋风筒进料口,两侧的旋风筒出风口通过风管连接相应侧风机的进风口,两个所述风机出风口通过循环风管连接相应侧外壳体进风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进料口和动态撒料盘位于转笼总成上方时,所述动态撒料盘安装在转笼总成上平面外沿,位于动态撒料盘正上方的外壳体表面设置有多个沿圆周均匀布置的进料口,所述转笼总成外侧面与导流装置内侧面之间上部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安装于外壳体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进料口和动态撒料盘位于内锥体下方时,所述动态撒料盘位于内锥体下部,此时的动态撒料盘由单独的变频驱动控制,进料口由外壳体穿过伸至动态撒料盘上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两个所述进风口为蜗壳式进风口,进风口沿外壳体围成旋转蜗壳,蜗壳中心与外壳体中心之间存在偏心距E,E=0.1~0.8R,R为外壳体半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两个所述进风口为切向式进风口,进风口沿外壳体外沿切向进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两个所述进风口为直入式进风口,进风口中心线与外壳体中心线重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静态撒料盘为单层式,单层式静态撒料盘包括一层撒料板,此撒料板为盲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静态撒料盘为层叠式,层叠式静态撒料盘的每层均设有连接筋板和撒料板,第一层撒料板通过连接筋板与内锥体底部相连,各层撒料板之间通过连接筋板连接,第一层撒料板外沿与内锥体底部粗粉出口中心连线所成夹角α为10~80°,第二层撒料板至最下层撒料板外沿与其相邻的上层撒料板底部中心连线所成夹角为10~80°,第一层撒料板至倒数第二层撒料板的中间均设有通孔,最下层撒料板为盲板,第一层撒料板中心通孔直径为内锥体底部粗粉出口直径的(0.1~0.9)倍,第二层撒料板至倒数第二层撒料板中心通孔直径为与其相邻的上层撒料板中心通孔直径的(0.1~0.9)倍。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流化床上均布有若干水平孔、V型孔或喷嘴。一种双风机组合式动态选粉机工艺系统,包括粉磨设备、收尘器Ⅰ、输送设备、双风机组合式动态选粉机、收尘器Ⅱ和放风风机,所述粉磨设备出风口与收尘器Ⅰ连通,粉磨设备出料口与输送设备进料口连通,输送设备出料口与组合式选粉机进料口连通,组合式选粉机粗粉出口与粉磨设备进料口连通,两个风机出风口还与收尘器Ⅱ进风口连通;收尘器Ⅱ出风口与放风风机进风口连通。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动态撒料盘,对经粉磨设备粉磨的物料预分散,根据工况,动态撒料盘可位于转笼总成上方或内锥体下方,提高了不同物料预分散效果;双进风口,解决了单进风口存在的偏风问题,导流装置和转笼总成之间分选区流场分布更均匀、稳定,选粉效率高、切割粒径明确;双风机两侧布置,解决了单风机单侧布置存在的各个旋风筒风量不均导致收尘效率低,风管弯头过多导致局部阻力损失大,风管太长导致沿程阻力损失大,风管平直段积灰导致风路不畅问题;较高的收尘效率也降低了风管中粉尘内循环量,减少了风机叶轮磨损、振动;内锥体下方叠层式静态撒料盘具有好的布料、分散效果,一次分选后的粗粉在其作用下抛撒在流化床所形成的沸腾气流层上完成二次分选,再次降低粗粉中细粉含量;粗粉中细粉含量降低,粉磨设备中过粉磨现象得到控制,利于提高系统产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双风机组合式动态选粉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技术中组合式选粉机配套的双风机两侧布置示意图;图2b为传统内循环选粉机单风机单侧布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工艺系统流程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中组合式选粉机的动态撒料盘布置形式之一示意图;图4b为本技术中组合式选粉机的动态撒料盘布置形式之二示意图;图5a为本技术中组合式选粉机的蜗壳式进风口结构示意图;图5b为本技术中组合式选粉机的切向式进风口结构示意图;图5c为本技术中组合式选粉机的直入式进风口结构示意图;图6a为本技术中组合式选粉机的层叠式静态撒料盘示意图;图6b为图6a沿中心线的剖视图;图7a为本技术中组合式选粉机的流化床结构之一示意图;图7b为本技术中组合式选粉机的流化床结构之二示意图;图7c为本技术中组合式选粉机的流化床结构之三示意图。图中:1、粉磨设备;2、收尘器Ⅰ;3、输送设备;4、组合式选粉机;5、旋风筒;6、风机;7、收尘器Ⅱ;8、放风风机;9、进料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风机组合式动态选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式选粉机、旋风筒和两个风机,所述组合式选粉机包括进料口、动态撒料盘、转笼总成、驱动装置、导流装置、内锥体、静态撒料盘、流化床和外壳体;所述进料口和动态撒料盘位于转笼总成上方或内锥体下方,所述动态撒料盘位于进料口下方,所述转笼总成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导流装置沿转笼总成圆周分布,所述内锥体与导流装置相连且位于导流装置下方,所述静态撒料盘与内锥体的底部出口连接,所述流化床位于静态撒料盘下方;所述外壳体底部设置粗粉出口,下方两侧设置两个进风口,上方设置细粉出口;所述粗粉出口位于流化床下方,所述组合式选粉机的两侧对称设置旋风筒,两个风机根据进风口方向位于组合式选粉机两侧,所述细粉出口连接相应旋风筒进料口,两侧的旋风筒出风口通过风管连接相应侧风机的进风口,两个所述风机出风口通过循环风管连接相应侧外壳体进风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风机组合式动态选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式选粉机、旋风筒和两个风机,所述组合式选粉机包括进料口、动态撒料盘、转笼总成、驱动装置、导流装置、内锥体、静态撒料盘、流化床和外壳体;所述进料口和动态撒料盘位于转笼总成上方或内锥体下方,所述动态撒料盘位于进料口下方,所述转笼总成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导流装置沿转笼总成圆周分布,所述内锥体与导流装置相连且位于导流装置下方,所述静态撒料盘与内锥体的底部出口连接,所述流化床位于静态撒料盘下方;所述外壳体底部设置粗粉出口,下方两侧设置两个进风口,上方设置细粉出口;所述粗粉出口位于流化床下方,所述组合式选粉机的两侧对称设置旋风筒,两个风机根据进风口方向位于组合式选粉机两侧,所述细粉出口连接相应旋风筒进料口,两侧的旋风筒出风口通过风管连接相应侧风机的进风口,两个所述风机出风口通过循环风管连接相应侧外壳体进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机组合式动态选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和动态撒料盘位于转笼总成上方时,所述动态撒料盘安装在转笼总成上平面外沿,位于动态撒料盘正上方的外壳体表面设置有多个沿圆周均匀布置的进料口,所述转笼总成外侧面与导流装置内侧面之间上部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安装于外壳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机组合式动态选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和动态撒料盘位于内锥体下方时,所述动态撒料盘位于内锥体下部,此时的动态撒料盘由单独的变频驱动控制,进料口由外壳体穿过伸至动态撒料盘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机组合式动态选粉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进风口为蜗壳式进风口,进风口沿外壳体围成旋转蜗壳,蜗壳中心与外壳体中心之间存在偏心距E,E=0.1~0.8R,R为外壳体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于君马秀宽孙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