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发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271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陀螺发射器,包括本体;用于供陀螺玩具连接并带动陀螺玩具旋转的连接件;相对本体沿第一方向运动和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运动的驱动件;设置于本体上且与连接件连接的旋转传动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本体上且与驱动件连接的驱动传动件;驱动件沿第一方向运动时驱动该驱动传动件与旋转传动件相互配合,以带动连接件转动;驱动件沿第二方向运动时驱动该驱动传动件与旋转传动件脱离配合,连接件空转。在驱动件的运动下,可驱动所述驱动传动件与所述旋转传动件相互配合或脱离配合,从而实现驱动件在来回运动的过程中,可不断带动连接件沿同一方向不断转动,以实现给陀螺持续加速,故玩家可根据需要自由控制陀螺的速度,使陀螺发射器的操作更顺畅,更具趣味性,提高了玩家体验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陀螺发射器
本技术涉及玩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陀螺发射器。
技术介绍
一般常见的陀螺发射器,其功能都比较单一,比如拉条的陀螺发射器,仅适用于对陀螺进行一次加速,即拉条拉出的时候给陀螺加速,当拉条从拉出后又插入时,则会使陀螺跟随着减速并反向转动;又比如拉绳的陀螺发射器,大部分也设计成仅可单次拉绳进行陀螺加速,无法实现多次反复加速。即使可实现多次拉绳给陀螺加速,但也仅可实现单方向的转动,即无法实现给陀螺左旋或右旋的选择和切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陀螺发射器,该陀螺发射器操作简便,玩家可自由控制陀螺速度。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陀螺发射器,包括:本体;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连接件用于供陀螺玩具连接并带动所述陀螺玩具旋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能相对所述本体沿第一方向运动和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运动;旋转传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本体上,所述旋转传动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驱动传动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本体上,所述驱动传动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时驱动所述驱动传动件与所述旋转传动件相互配合,以带动所述连接件转动;所述驱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时驱动所述驱动传动件与所述旋转传动件脱离配合,所述连接件空转。可选地,所述驱动件直接与所述驱动传动件相配合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陀螺发射器还包括有过渡传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过渡传动件相配合连接,所述过渡传动件始终与所述驱动传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时带动所述过渡传动件驱动所述驱动传动件与所述旋转传动件相互配合;所述驱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时带动所述过渡传动件驱动所述驱动传动件与所述旋转传动件脱离配合。进一步的,还包括有中间传动件,所述中间传动件始终与所述旋转传动件相配合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驱动传动件与所述中间传动件相配合或脱离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传动件至少包括有第一组中间传动件和第二组中间传动件,所述第一组中间传动件与所述旋转传动件相配合连接以使所述连接件正转,所述第二组中间传动件与所述旋转传动件相配合连接以使所述连接件反转;所述驱动传动件可移动地位于所述第一组中间传动件和第二组中间传动件的中间位置,所述驱动件从所述驱动传动件的第一侧驱动所述驱动传动件时,所述驱动传动件与所述第一组中间传动件相配合,所述驱动件从所述驱动传动件的第二侧驱动所述驱动传动件时,所述驱动传动件与所述第二组中间传动件相配合。具体地,所述本体上设有多向滑槽,所述驱动传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多向滑槽中,所述驱动件从所述驱动传动件的不同方向侧驱动所述驱动传动件时,所述驱动传动件移动向所述多向滑槽的不同方向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陀螺发射器还包括有锁定件,所述锁定件与所述驱动传动件配合以将所述驱动传动件锁定在与所述旋转传动件相互配合的状态或脱离配合的状态。可选地,所述驱动件为可与所述本体分离的拉条,所述本体上设有供所述拉条插入的开口,所述拉条通过所述开口插入所述本体中的运动方向构成为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拉条通过所述开口从所述本体内拉出的运动方向构成为所述第二方向或所述第一方向。可选地,所述驱动件为一端可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的拉绳或拉条,所述拉绳或拉条的另一端伸出到所述本体上设置的开口外形成操作端,通过所述操作端控制所述拉绳或拉条向外拉出或向内缩入,所述拉绳或拉条的拉出方向构成为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拉绳或拉条的缩入方向构成为所述第二方向或所述第一方向。具体地,所述连接件为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套筒、卡爪、磁吸头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陀螺发射器还包括有发射控制件,所述发射控制件设置于本体上,所述发射控制件可控制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上的所述陀螺玩具从所述连接件上发射出去。进一步地,所述发射控制件与所述驱动件相联动,所述驱动件在运动到所述第一方向的极限位置或所述第二方向的极限位置时触发所述发射控制件将所述陀螺玩具从所述连接件上发射出去。更进一步地,所述旋转传动件为旋转齿轮,所述驱动传动件为驱动齿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陀螺发射器,在驱动件的运动下,可驱动所述驱动传动件与所述旋转传动件相互配合或脱离配合,在相互配合时连接件转动,脱离配合时连接件按原来转向空转,从而实现驱动件在来回运动的过程中,可不断带动连接件沿同一方向不断转动,以实现给陀螺持续加速,故玩家可根据需要自由控制陀螺的速度,使陀螺发射器的操作更顺畅,更具趣味性,提高了玩家体验度。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例1的平面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例1的驱动件沿第一方向运动的平面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例1的驱动件沿第二方向运动的平面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例2且驱动件为拉条的平面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实例2且驱动件为拉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实例2的驱动件沿第一方向运动的平面状态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实例2的驱动件沿第二方向运动的平面状态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实例3的平面状态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实例4的平面状态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实例5的平面状态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的多向滑槽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的实例5的驱动件从第一侧插入状态的平面状态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的实例5的驱动件从第一侧拉出状态的平面状态示意图。图16是本技术的实例5的驱动件从第二侧插入状态的平面状态示意图。图17是本技术的实例5的驱动件从第二侧拉出状态的平面状态示意图。图18是本技术的实例6的平面状态示意图。图19是本技术的实例7的拉条蜷缩在本体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0是本技术的连接件为套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1是本技术的连接件为磁吸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2是本技术的连接件为凹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3是本技术的实例8发射控制件与驱动件相联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陀螺发射器1000、盒形发射器100、盒体上盖101、盒体底座102、枪形发射器200、枪形底座201、枪把手202、枪壳体203蛋形发射器300、蛋形下壳301、竖向凸骨302棒形发射器400、棒形上壳401、棒形下壳402本体1、开口11、滑槽12、多向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陀螺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n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连接件用于供陀螺玩具连接并带动所述陀螺玩具旋转;/n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能相对所述本体沿第一方向运动和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运动;/n旋转传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本体上,所述旋转传动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n驱动传动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本体上,所述驱动传动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n所述驱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时驱动所述驱动传动件与所述旋转传动件相互配合,以带动所述连接件转动;所述驱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时驱动所述驱动传动件与所述旋转传动件脱离配合,所述连接件空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陀螺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
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连接件用于供陀螺玩具连接并带动所述陀螺玩具旋转;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能相对所述本体沿第一方向运动和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运动;
旋转传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本体上,所述旋转传动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驱动传动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本体上,所述驱动传动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所述驱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时驱动所述驱动传动件与所述旋转传动件相互配合,以带动所述连接件转动;所述驱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时驱动所述驱动传动件与所述旋转传动件脱离配合,所述连接件空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陀螺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直接与所述驱动传动件相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陀螺发射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过渡传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过渡传动件相配合连接,所述过渡传动件始终与所述驱动传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时带动所述过渡传动件驱动所述驱动传动件与所述旋转传动件相互配合;所述驱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时带动所述过渡传动件驱动所述驱动传动件与所述旋转传动件脱离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陀螺发射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中间传动件,所述中间传动件始终与所述旋转传动件相配合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驱动传动件与所述中间传动件相配合或脱离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陀螺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传动件至少包括有第一组中间传动件和第二组中间传动件,所述第一组中间传动件与所述旋转传动件相配合连接以使所述连接件正转,所述第二组中间传动件与所述旋转传动件相配合连接以使所述连接件反转;
所述驱动传动件可移动地位于所述第一组中间传动件和第二组中间传动件的中间位置,所述驱动件从所述驱动传动件的第一侧驱动所述驱动传动件时,所述驱动传动件与所述第一组中间传动件相配合,所述驱动件从所述驱动传动件的第二侧驱动所述驱动传动件时,所述驱动传动件与所述第二组中间传动件相配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锋梁栋
申请(专利权)人: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