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设备用防坠落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249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用防坠落设备,包括本体、横向滑轮、纵向滑轮、自锁结构、穿接孔、绳索孔、销钉,所述本体由顶面与两侧面组成,顶面的中部设有一通孔及与该通孔位置对应的二凸部,二凸部上分别设有一可供销钉穿过的销孔,自锁结构上开有穿接孔与绳索孔,销钉穿过销孔与穿接孔实现对自锁结构的固定,本体两侧面分别设有可容纳横向滑轮的凹槽,纵向滑轮设于本体顶面的一端,还包括安装于本体两侧面上的推杆,所述横向滑轮由主动轮与备用轮组成,推杆设于靠近备用轮的一端。通过主动轮与备用轮的切换设计,当任一滚轮出现故障时可以有效提高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及保障其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设备用防坠落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网设备
,尤其是一种电力设备用防坠落设备。
技术介绍
电力塔是电力部门的重要设施,多建设在野外的发电厂、配电站附近,它是电力部门的重要设施,能架空电线并起保护和支撑的作用。由于电力塔一般设计比较高,在维修或者检修时,工作人员需要攀爬到较高的位置进行作业,如果安全防护措施没有做到位,对工作人员的安全会构成很大的威胁。目前有专门为电力工作人员配备的安全装置,如CN207203255U所描述的结构,主要通过滚轮与电力杆接触来实现其上下滑动,此设计的缺点在于:当其中有滑轮无法工作时,会造成上下登塔时滑行不顺畅或者出现卡顿,有时候甚至会失效,为了不影响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及为了保证其人身安全,当滚轮失效后急需一种便于更换滚轮的防坠落装置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设备用防坠落设备,以解决目前防坠落设备滑轮失效而导致滑行不顺畅、影响电力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无法保障人身安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设备用防坠落设备,包括本体、横向滑轮、纵向滑轮、自锁结构、穿接孔、绳索孔、销钉,所述本体由顶面与两侧面组成,顶面的中部设有一通孔及与该通孔位置对应的二凸部,二凸部上分别设有一可供销钉穿过的销孔,自锁结构上开有穿接孔与绳索孔,销钉穿过销孔与穿接孔实现对自锁结构的固定,本体两侧面分别设有可容纳横向滑轮的凹槽,纵向滑轮设于本体顶面的一端,横向滑轮至少为两个,彼此之间通过摆杆连接,顶面上设有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上述第一容置槽内设有一推杆,推杆的一端凸出于顶面,另一端与摆杆连接,所述横向滑轮由主动轮与备用轮组成,推杆设于靠近备用轮的一端摆杆上。优选的,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平行的设于凸部的一侧,推杆设于第一容置槽内,为了便于推杆在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凹槽内切换,在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之间设一让位槽。进一步的,推杆与摆杆接触的一端为活动端,该活动端为一活动杆,活动杆的端面上设有一卡扣,该卡扣卡于摆杆上,限制摆杆摆动。进一步的,主动轮与备用轮均设于本体两侧的凹槽内,主动轮与备用轮通过摆杆连接且呈一高一低设计。进一步的,本体每一侧面均设有可四个容纳主动轮与备用轮的凹槽,主动轮突出于凹槽的内表面。进一步的,通过推杆前后拨动实现主动轮与备用轮之间的切换。进一步的,纵向滑轮、主动轮与备用轮的表面包覆一层耐磨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主动轮失效无法工作后,通过推杆切换备用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因滑轮失效而滑行不顺畅及卡顿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力设备用防坠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力设备用防坠落设备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电力设备用防坠落设备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电力设备用防坠落设备主动轮与备用轮结构示意图。图中:本体1;顶面11;通孔111;凸起112;销孔113;第一容置槽114;第二容置槽115;让位槽116;侧面12;凹槽121;横向滑轮2;主动轮21;备用轮22;纵向滑轮3;自锁结构4;穿接孔41;绳索孔42;销钉5;摆杆6;推杆7;导轨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电力设备用防坠落设备,包括本体1、横向滑轮2、纵向滑轮3、自锁结构4、穿接孔41、绳索孔42、销钉5,摆杆6,推杆7,所述本体1由顶面11与两侧面12组成,顶面11的一端设有一纵向滑轮3,顶面11的中部设有一通孔111及与该通孔位置对应的二凸部112,二凸部上分别开设有一可供销钉穿过的销孔113,自锁结构4的中部开设有穿接孔41,顶部开设有绳索孔42,销钉5穿过销孔113与穿接孔41实现对自锁结构4的固定,为了便于滑轮安装,本体两侧面分别设有可容纳横向滑轮2的凹槽121,所述横向滑轮2由主动轮21与备用轮22组成,主动轮21与备用轮22呈杠杆原理设计,其中主动轮21与备用轮22均设于本体1两侧的凹槽121内,主动轮21与备用轮22通过摆杆6连接且呈一高一低设计;为了便于推杆7的安装,顶面上凸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容置槽114与第二容置槽115,推杆7设于第一容置槽114内,推杆7的一端凸出于顶面,另一端与摆杆6连接,推杆7设于靠近备用轮22的一端,推杆7与摆杆6接触的一端为活动端,该活动端为一活动杆,活动杆的端面上设有一卡扣,该卡扣卡于摆杆6上,限制摆杆6摆动。如图4所示,为了使该设备在使用时滑行顺利,设于本体两侧面的横向滑轮2分别要4个,两两为一组,每一组均由一主动轮21与一备用轮22组合而成,主动轮与备用轮通过摆杆连接,本体每一侧面均设有可四个容纳主动轮与备用轮的凹槽,安装及使用时,主动轮突出于凹槽的内表面,与导轨8接触,备用轮位置低于凹槽的内表面,不与导轨8接触,同时推杆7设于第一容置槽114内,当主动轮与导轨8接触时,因为推杆7活动杆上的卡扣卡于摆杆上,限制摆杆不会上下活动,从而限制备用轮向上活动。主动轮与备用轮工作切换模式如下:在刚开始使用时,主动轮与导轨接触,此时推杆设于第一容置槽内,当主动轮21失效无法工作时,启用备用轮22;因为推杆7设于靠近备用轮22的一端并与摆杆6位置对应,此时将推杆7推出第一容置槽114,此时推杆7推动摆杆6运动,当推杆7运动到极大范围时,将推杆7向让位槽116的方向拨动,然后推杆7通过让位槽116卡于第二容置槽115内,当推杆卡于第二容置槽时,由于杠杆原理,摆杆带动备用轮22向上,主动轮21向下运动,此时备用轮22突出与凹槽的内表面,主动轮位置低于凹槽的内表面,备用轮替代主动轮进行工作。此方案纵向轮设计为可拆卸结构,当纵向滑轮失效后,可以将纵向滑轮拆掉,依靠设于侧面的滑轮工作,如为了使用滑行顺利且安全,可以将推杆设为可左右滑动的结构,当纵向滑轮失效且拆卸后,将推杆滑动到摆杆正中位置,使主动轮与备用轮处于同一平面,主动轮与备用轮均与电力杆接触,大大提高了滑行的安全性。为了防止滑轮生锈影响滑动,同时为了提高滑轮的耐磨性,纵向滑轮、主动轮与备用轮的表面包覆一层耐磨材料,该耐磨材料可以为橡胶及橡胶以外的其他耐磨性材料。通过本技术主动轮与备用轮切换工作的设计,有效的解决了滑轮损坏防坠落设备滑行不顺畅及卡顿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设备用防坠落设备,包括本体、横向滑轮、纵向滑轮、自锁结构、穿接孔、绳索孔、销钉,所述本体由顶面与两侧面组成,顶面的中部设有一通孔及与该通孔位置对应的二凸部,二凸部上分别设有一可供销钉穿过的销孔,自锁结构上开有穿接孔与绳索孔,销钉穿过销孔与穿接孔实现对自锁结构的固定,本体两侧面分别设有可容纳横向滑轮的凹槽,纵向滑轮设于本体顶面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横向滑轮至少为两个,彼此之间通过摆杆连接,顶面上设有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上述第一容置槽内设有一推杆,推杆的一端凸出于顶面,另一端与摆杆连接,所述横向滑轮由主动轮与备用轮组成,推杆设于靠近备用轮的一端摆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设备用防坠落设备,包括本体、横向滑轮、纵向滑轮、自锁结构、穿接孔、绳索孔、销钉,所述本体由顶面与两侧面组成,顶面的中部设有一通孔及与该通孔位置对应的二凸部,二凸部上分别设有一可供销钉穿过的销孔,自锁结构上开有穿接孔与绳索孔,销钉穿过销孔与穿接孔实现对自锁结构的固定,本体两侧面分别设有可容纳横向滑轮的凹槽,纵向滑轮设于本体顶面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横向滑轮至少为两个,彼此之间通过摆杆连接,顶面上设有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上述第一容置槽内设有一推杆,推杆的一端凸出于顶面,另一端与摆杆连接,所述横向滑轮由主动轮与备用轮组成,推杆设于靠近备用轮的一端摆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用防坠落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平行的设于凸部的一侧,推杆设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乐季燕飞季欢宋仁君徐文龙刘华悠刘小倩季海燕潘世超任红军刘长在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恒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