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收纳的井下作业安全带悬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1249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便于收纳的井下作业安全带悬挂装置,包括支架、旋转装置、悬梁、尼龙套、铰链、避让结构、支撑块,支架一的上端与支架二的上端之间采用旋转装置连接,支架一的下部内侧与悬梁一的一端之间采用尼龙套一连接,悬梁一的另一端下部设有避让结构一,支架二的下部内侧与悬梁二的一端之间采用尼龙套二连接,悬梁二的另一端下部设有避让结构二,悬梁一的另一端顶部与悬梁二的另一端顶部之间采用铰链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铰链、旋转装置将三角形的悬挂装置体积缩小,以便于携带,适用于偏远地区的井下作业。作业时,采用支撑块穿过尼龙套、悬梁和避让结构,保证了悬挂装置的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收纳的井下作业安全带悬挂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便于收纳的井下作业安全带悬挂装置。
技术介绍
在井下作业时,为了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需要佩戴安全带,安全带一般通过悬挂装置挂在三脚架上。但是现有的悬挂装置为一体式结构,不便于收纳,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井下作业,十分不便。因此,需要设计是一种便于收纳的井下作业安全带悬挂装置,使悬挂装置能够缩小体积,以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于收纳的井下作业安全带悬挂装置,使悬挂装置能够缩小体积,以便于携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一种便于收纳的井下作业安全带悬挂装置,包括支架、旋转装置、悬梁、尼龙套、铰链、避让结构、支撑块,其特征在于:支架一的上端与支架二的上端之间采用旋转装置连接,支架一的下部内侧与悬梁一的一端之间采用尼龙套一连接,悬梁一的另一端下部设有避让结构一,支架二的下部内侧与悬梁二的一端之间采用尼龙套二连接,悬梁二的另一端下部设有避让结构二,悬梁一的另一端顶部与悬梁二的另一端顶部之间采用铰链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收纳的井下作业安全带悬挂装置,包括支架、旋转装置、悬梁、尼龙套、铰链、避让结构、支撑块,其特征在于:支架一(1)的上端与支架二(2)的上端之间采用旋转装置(12)连接,支架一(1)的下部内侧与悬梁一(4)的一端之间采用尼龙套一(7)连接,悬梁一(4)的另一端下部设有避让结构一(11),支架二(2)的下部内侧与悬梁二(6)的一端之间采用尼龙套二(8)连接,悬梁二(6)的另一端下部设有避让结构二(10),悬梁一(4)的另一端顶部与悬梁二(6)的另一端顶部之间采用铰链(5)连接,支撑块(3)从左至右依次穿过支架一(1)、尼龙套一(7)、悬梁一(4)、避让结构一(11)、避让结构二(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收纳的井下作业安全带悬挂装置,包括支架、旋转装置、悬梁、尼龙套、铰链、避让结构、支撑块,其特征在于:支架一(1)的上端与支架二(2)的上端之间采用旋转装置(12)连接,支架一(1)的下部内侧与悬梁一(4)的一端之间采用尼龙套一(7)连接,悬梁一(4)的另一端下部设有避让结构一(11),支架二(2)的下部内侧与悬梁二(6)的一端之间采用尼龙套二(8)连接,悬梁二(6)的另一端下部设有避让结构二(10),悬梁一(4)的另一端顶部与悬梁二(6)的另一端顶部之间采用铰链(5)连接,支撑块(3)从左至右依次穿过支架一(1)、尼龙套一(7)、悬梁一(4)、避让结构一(11)、避让结构二(10)、悬梁二(6)、尼龙套二(8)、支架二(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井下作业安全带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一(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百业安安全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