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纵向转珠的震动按摩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219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按摩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纵向转珠的震动按摩棒。包括外壳、纵向转珠、驱动电机组件、推动柱、推动块和震动电机,所述外壳从左到右依次分为手持部、按摩部和震动部,所述手持部的外壳内固定安装有电池和驱动电机组件,按摩部外壳上圆周阵列设置四列纵向转珠组,所述纵向转珠通过微型轴承与外壳转动连接,外壳外侧的纵向转珠上设有螺纹筋,所述推动柱设置在按摩部的外壳内,所述推动柱与推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块与纵向转珠滚动连接。纵向转珠通过微型轴承与外壳转动连接,外壳外侧的纵向转珠上设有螺纹筋,通过推动块带动纵向转珠转动进而带动螺纹筋旋转,螺纹筋能够起到刮蹭的作用进而提升产品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纵向转珠的震动按摩棒
本技术涉及按摩棒
,具体涉及一种带纵向转珠的震动按摩棒。
技术介绍
通常带纵向转珠的震动按摩棒的转珠均为固定不动,依靠震动装置带动纵向转珠进行震动,纵向转珠功能过于单调,无法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CN2014204405271”名为“一种多功能振动按摩棒”的公开授权专利作为基础的一种改进方案,是运用在舒缓人体身上肌肉的紧绷感,缓解人体疲劳方面,由于单纯使用电机振动按摩凸起对肌肉的压迫感较小,不能较好的进行震动按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纵向转珠转动的带纵向转珠的震动按摩棒。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带纵向转珠的震动按摩棒,包括外壳、纵向转珠、驱动电机组件、推动柱、推动块和震动电机,所述外壳从左到右依次分为手持部、按摩部和震动部,所述手持部的外壳内固定安装有电池和驱动电机组件,所述按摩部的外壳呈空心圆柱形,按摩部外壳上圆周阵列设置四列纵向转珠组,纵向转珠组由多个纵向转珠队列设置而成,所述纵向转珠通过微型轴承与外壳转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纵向转珠的震动按摩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纵向转珠、驱动电机组件、推动柱、推动块和震动电机,所述外壳从左到右依次分为手持部、按摩部和震动部,所述手持部的外壳内固定安装有电池和驱动电机组件,所述按摩部的外壳呈空心圆柱形,按摩部外壳上圆周阵列设置四列纵向转珠组,纵向转珠组由多个纵向转珠队列设置而成,所述纵向转珠通过微型轴承与外壳转动连接,外壳外侧的纵向转珠上设有螺纹筋,所述推动柱设置在按摩部的外壳内,推动柱与驱动电机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推动柱与推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块与纵向转珠滚动连接,所述震动电机固定安装在震动部外壳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纵向转珠的震动按摩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纵向转珠、驱动电机组件、推动柱、推动块和震动电机,所述外壳从左到右依次分为手持部、按摩部和震动部,所述手持部的外壳内固定安装有电池和驱动电机组件,所述按摩部的外壳呈空心圆柱形,按摩部外壳上圆周阵列设置四列纵向转珠组,纵向转珠组由多个纵向转珠队列设置而成,所述纵向转珠通过微型轴承与外壳转动连接,外壳外侧的纵向转珠上设有螺纹筋,所述推动柱设置在按摩部的外壳内,推动柱与驱动电机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推动柱与推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块与纵向转珠滚动连接,所述震动电机固定安装在震动部外壳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纵向转珠的震动按摩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CT发热片、安装座、第一导热件和第二导热件,所述PCT发热片固定设置在安装座内,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按摩部和震动部交界处的外壳内壁上,所述第一导热件固定安装在按摩部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导热件固定安装在震动部的内壁上,所述PCT发热片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导热件相接触,所述第二输出端与第二导热件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纵向转珠的震动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爱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