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实验动物的逃生疏散行为学研究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101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实验动物的逃生疏散行为学研究模拟装置,试验区包括用于产生烟雾的烟雾发生器、用于通入烟雾的实验房间、用于逃离的疏散通道、用于排烟的回收装置以及逃生过后的安全区,所述实验房间设有进烟口、逃生门;所述烟雾发生器出口连接有烟道,所述烟道另一端分别连接在进烟口、回收装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重复利用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实验动物的逃生疏散行为学研究模拟装置
本技术涉及消防
,具体是一种基于实验动物的逃生疏散行为学研究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综合体、体育场馆、影剧院、会展中心等大型人员密集建筑不断出现。近年来世界各地频发的人员密集场所安全事故提醒我们,做好此类建筑的安全防范至关重要。发生灾害或事故时,大规模的人群如何更快更安全地从建筑中疏散出来成为了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目前,研究人员安全疏散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事故后问卷调查,(2)可控的人群实验,(3)数值模拟。然而,这些方法均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数值模拟疏散模型的校准和验证问题,考虑人员心理和情绪的安全疏散实验难以开展的问题以及事故后调查数据记录不完整、偏主观性等问题。近年来,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动物实验。利用实验动物来模拟人开展实验研究在医学及其他生命科学领域已有较长历史,但是,用于安全科学领域特别是人员疏散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用于疏散模拟的实验动物主要有小鼠、大鼠、蚂蚁、羊等,通过研究动物的疏散运动规律,探索与人群疏散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一方面可以揭示动物和人类的基本运动特征,探索生物界可能普遍存在的行为规律:另一方面,能够使人们对紧急环境中的疏散有进一步的认识,提高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然而,从遗传相似度及实验成本和可控性等方面考虑,选用啮齿类动物大鼠、小鼠作为安全疏散模拟研究的模型动物较为合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缺乏一种系统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严重制约相关实验的开展。本技术以啮齿类动物为研究对象来模拟人员安全疏散的行为,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装置,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实验动物的逃生疏散行为学研究模拟装置,为后续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实验动物的逃生疏散行为学研究模拟装置,包括试验区,所述试验区包括用于产生烟雾的烟雾发生器、用于通入烟雾的实验房间、用于逃离的疏散通道、用于排烟的回收装置以及逃生过后的安全区,所述实验房间设有进烟口、逃生门;所述烟雾发生器出口连接有烟道,所述烟道另一端分别连接在进烟口、回收装置上;所述疏散通道一侧通过逃生门与所述实验房间联通,另一侧联通安全区,所述疏散通道上还设有排烟口,所述回收装置通过排烟口与疏散通道联通;将实验动物放入到实验房间后,所述烟雾发生器产生烟雾,实验动物在烟雾中经疏散通道进入安全区,并将烟雾经所述回收装置回收。进一步的,所述烟雾发生器与烟道之间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烟道与回收装置之间还设有第三阀门,且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位于实验房间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烟道与实验房间之间还设有进风风扇,所述进风风扇与排烟口同轴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实验房间与疏散通道之间设有逃生门,所述疏散通道与回收装置之间设有第二阀门,所述回收装置上固定连接有排烟口,所述疏散通道与安全区之间还设有若干逃生通道,所述逃生通道上设有电击装置,所述安全区上固定连接有通风孔。进一步的,所述烟道、实验房间、疏散通道、安全区、回收装置顶面均可拆卸连接有顶盖。进一步的,所述试验区材质为黑色磨砂有机玻璃,厚度为10mm,所述逃生通道为墙壁30-50mm,所述电击装置材质为不锈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第一:本技术通过研究动物的疏散运动规律,探索与人群疏散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一方面可以揭示动物和人类的基本运动特征,探索生物界可能普遍存在的行为规律:另一方面,能够使人们对紧急环境中的疏散有进一步的认识,提高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并选用从遗传相似度及实验成本和可控性等方面均为最优的啮齿类动物大鼠、小鼠作为安全疏散模拟研究的模型动物,从而提供一种系统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手段,进行相关实验的开展,为后续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第二:本技术结构简单,可重复利用度高,可以提供不同状况下,使用烟饼模拟制造烟雾以发现实验动物逃生疏散的本能,使用电击装置模拟危险区以发现实验动物的相关记忆并躲避危险区的实验研究,采用回收装置,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中:1、烟雾发生器;2、实验房间;21、逃生门;22、进烟口;3、疏散通道;31、逃生通道;311、电击装置;4、安全区;41、通风孔;5、回收装置;51、第二阀门;52、排烟口;6、烟道;61、进风风扇;62、第一阀门;63、第三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基于实验动物的逃生疏散行为学研究模拟装置,包括试验区,所述试验区包括用于产生烟雾的烟雾发生器1、用于通入烟雾的实验房间2、用于逃离的疏散通道3、用于排烟的回收装置5以及逃生过后的安全区4,所述实验房间2设有进烟口22、逃生门21;所述烟雾发生器1出口连接有烟道6,所述烟道6另一端分别连接在进烟口22、回收装置5上;所述疏散通道3一侧通过逃生门21与所述实验房间2联通,另一侧联通安全区4,所述疏散通道3上还设有排烟口52,所述回收装置5通过排烟口52与疏散通道3联通;以完成实验动物放入到实验房间2后,所述烟雾发生器产生烟雾,实验动物经疏散通道3进入安全区4,并将烟雾经所述回收装置5回收的过程。本实施例中,所述烟雾发生器1与烟道6之间设有第一阀门62,所述烟道6与回收装置5之间还设有第三阀门63,且所述第一阀门62、第二阀门51位于实验房间2的两侧。本实施例中,所述烟道6与实验房间2之间还设有进风风扇61,所述进风风扇61与排烟口52同轴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房间2与疏散通道3之间设有逃生门21,所述疏散通道3与回收装置5之间设有第二阀门51,所述回收装置5上固定连接有排烟口52,所述疏散通道3与安全区4之间还设有若干逃生通道31,所述逃生通道31上设有电击装置311,所述安全区4上固定连接有通风孔41。本实施例中,所述烟道6、实验房间2、疏散通道3、安全区4、回收装置5顶面均可拆卸连接有顶盖。本实施例中,所述试验区材质为黑色磨砂有机玻璃,厚度为10mm,所述逃生通道31墙壁为30-50mm,所述电击装置311材质为不锈钢。在本技术中,以火灾场景代表其他紧急疏散场景,选取体重20g左右的小鼠或体重180g的成年健康大鼠进行试验研究,动物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实验动物的逃生疏散行为学研究模拟装置,包括试验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区包括用于产生烟雾的烟雾发生器、用于通入烟雾的实验房间、用于逃离的疏散通道、用于排烟的回收装置以及逃生过后的安全区,所述实验房间沿底部设有进烟口、逃生门;所述烟雾发生器出口连接有烟道,所述烟道另一端分别连接在进烟口、回收装置上;/n所述疏散通道一侧通过逃生门与所述实验房间联通,另一侧联通安全区,所述疏散通道上还设有排烟口,所述回收装置通过排烟口与疏散通道联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实验动物的逃生疏散行为学研究模拟装置,包括试验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区包括用于产生烟雾的烟雾发生器、用于通入烟雾的实验房间、用于逃离的疏散通道、用于排烟的回收装置以及逃生过后的安全区,所述实验房间沿底部设有进烟口、逃生门;所述烟雾发生器出口连接有烟道,所述烟道另一端分别连接在进烟口、回收装置上;
所述疏散通道一侧通过逃生门与所述实验房间联通,另一侧联通安全区,所述疏散通道上还设有排烟口,所述回收装置通过排烟口与疏散通道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实验动物的逃生疏散行为学研究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发生器与烟道之间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烟道与回收装置之间还设有第三阀门,且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位于实验房间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实验动物的逃生疏散行为学研究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海东何瑾刘军军
申请(专利权)人: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