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新发专利>正文

一种地气式内置盆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0982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气式内置盆托,包括内置盆托,所述内置盆托外部靠近底端设有透气通道,且透气通道为数组,所述内置盆托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柱,且内置盆托外部底端开设有支撑管孔,所述内置盆托内部可拆卸连接有水土隔离板,所述水土隔离板上方可拆卸连接有升水隔板,所述内置盆托外壁分别设有伸缩龙骨架和铰链式叶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套盆式和移栽式以及花盆专用补水器,可以一组多用,水土隔离透气,利于根系发育,自动调节湿度,日常养护简便,省水省时省心,彻底解决了传统盆器在养护中出现的结构简单养护繁琐,盆土板结保湿期短,施肥烧根移栽伤根,泥水外露清理麻烦,影响透气滋生蚊虫,养护难度大,养花成本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气式内置盆托
本技术涉及花草种植用器具
,特别涉及一种地气式内置盆托。
技术介绍
利用花卉植物改善和提升现代建筑环境内的空气质量,已成为当代人们呵护身心健康,提升工作效率的健康物品,全民养花的意识与习惯已经形成;从古到今,特别是科技飞速变革的当今时代,市场上的养花盆器从材质到造型,可谓是千变万化。但至今一直没有改变的是花盆结构仍处于原始状态,不少花盆企业虽然在花盆材质、外观和造型上不断更新,但只能增加和丰富人们的视角享受;而不能改变:花盆——浇水容易,浇透难,盆托——接水容易,清理难,绿植——选择容易,养好难,养花人——不会养花和无时间养护等等;诸多的花卉植物盆器管护难题与科技时代步伐的发展极不协调,可养花人们也都习以为常!人们只是为了解决浇水流失,污染地板而带来的清理麻烦,选择使用盆托接水的方式;但又遇到了流入盆托中的水堵住了盆器底部的透气孔,影响了植物根系的透气发育,每次浇水后还难于清理,盛夏时节容易滋生蚊虫;再加上现代人“不会养花和没时间养花”多重矛盾的存在,造成了众多养花者把花卉植物“买来养死,养死再买,反反复复;导致了花卉植物“买的起,但养不起,最后放弃”的结局;因此传统结构的花盆已成为了全民养花的拦路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地气式内置盆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气式内置盆托,具有能改善花卉植物栽培容器内部结构,颠覆养花理念的“养花新帮手,管护不发愁”的新型实内置盆托的出现,是时代的招唤,是推动全民养花的迫切需求,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气式内置盆托,包括内置盆托,所述内置盆托外部靠近底端设有透气通道,且透气通道为数组,所述内置盆托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柱,且内置盆托外部底端开设有支撑管孔,所述内置盆托内部可拆卸连接有水土隔离板,所述水土隔离板上方可拆卸连接有升水隔板,所述内置盆托外壁分别设有伸缩龙骨架和铰链式叶片,所述伸缩龙骨架表面开设有水位线孔。进一步地,所述内置盆托侧壁开设有渗水孔,所述渗水孔位于水土隔离板上方。进一步地,所述伸缩龙骨架和所述铰链式叶片均为数组,所述伸缩龙骨架表面设有水位线孔且水位线孔为数组,所述内置盆托侧壁设有排水孔。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管孔内部可拆卸插接有支撑柱且支撑柱为数个。进一步地,所述水土隔离板表面开设有升水条孔,所述升水条孔内部可拆卸连接有升水条,所述升水条底端与水分养分相导通。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管孔位于支柱下方,所述水土隔离板位于支柱顶端。进一步地,所述内置盆托内部设有水分养分,所述水分养分位于水土隔离板下方。进一步地,所述内置盆托还包括用于在内套盆上打孔的锥孔器和用于将升水条固定在内套盆底部通孔内的卡件。进一步地,述卡件包括V型上端部、圆柱体中间部和圆盘形底部;所述V型上端部倒置固定于所述圆柱体中间部的一端,所述圆盘形底部固定在所述圆柱体中间部的另一端。进一步地,所述升水隔板的下端设有用于防止升水隔板因搬动为发生位移的限位圆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套盆式和移栽式以及花盆专用补水器,可以一组多用,水土隔离透气,利于根系发育,自动调节湿度,日常养护简便,省水省时省心。彻底解决了传统盆器在养护中出现的:结构简单养护繁琐,盆土板结保湿期短,施肥烧根移栽伤根,泥水外露清理麻烦,影响透气滋生蚊虫,养护难度大,养花成本高。可满足不同养花人群和不会养花人的多种需求,有很现实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地气式内置盆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地气式内置盆托的套盆式矮形盆与内置盆托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地气式内置盆托的移栽式高脚盆与内置盆托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地气式内置盆托的锥孔器和卡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位线孔;2、伸缩龙骨架;3、铰链式叶片;4、支柱;5、支撑管孔;6、支撑柱;7、透气通道;8、水分养分;9、升水条;10、水土隔离板;11、升水隔板;12、渗水孔;13、升水条孔;14、排水孔;15、锥孔器;16、卡件;17、内置盆托。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地气式内置盆托,包括内置盆托17,所述内置盆托17外部靠近底端设有透气通道7,且透气通道7为数组,所述内置盆托17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柱4,且内置盆托17外部底端开设有支撑管孔5,所述内置盆托17内部可拆卸连接有水土隔离板10,所述水土隔离板10上方可拆卸连接有升水隔板11,所述内置盆托17外壁分别设有伸缩龙骨架2和铰链式叶片3,所述伸缩龙骨架2表面开设有水位线孔1,所述内置盆托17一侧分别设有锥孔器15和卡件16。本实施例中如图1、2、3和4所示,结构设计合理,套盆式和移栽式以及花盆专用补水器,可以一组多用,水土隔离透气,利于根系发育,自动调节湿度,日常养护简便,省水省时省心。彻底解决了传统盆器在养护中出现的:结构简单养护繁琐,盆土板结保湿期短,施肥烧根移栽伤根,泥水外露清理麻烦,影响透气滋生蚊虫,养护难度大,养花成本高。可满足不同养花人群和不会养花人的多种需求,有很现实的实用价值。其中,所述内置盆托17侧壁开设有渗水孔12,所述渗水孔12位于水土隔离板10上方。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便于管控水位高度。其中,所述伸缩龙骨架2和所述铰链式叶片3均为数组,所述伸缩龙骨架2表面设有水位线孔1且水位线孔1为数组,所述内置盆托17侧壁设有排水孔14。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便于调节,可与市场上各种不同材质,不同尺寸,不同造型,不同高度的花卉植物栽培容器配套使用。其中,所述支撑管孔5内部可拆卸插接有支撑柱6且支撑柱6为数个。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撑柱便于插接在支撑管孔内部,起到很好的支撑功能。其中,所述水土隔离板10表面开设有升水条孔13,所述升水条孔13内部可拆卸连接有升水条9,所述升水条9底端与水分养分8相导通。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便于控制水液的液面高度。其中,所述支撑管孔5位于支柱4下方,所述水土隔离板10位于支柱4顶端。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柱用于对水土隔离板提供支撑力。其中,所述内置盆托17内部设有水分养分8,所述水分养分8位于水土隔离板10下方。所述内置盆托还包括用于在内套盆上打孔或戳穿水位线孔的锥孔器和用于将升水条固定在内套盆底部通孔内的卡件。进一步地,述卡件包括V型上端部、圆柱体中间部和圆盘形底部;所述V型上端部倒置固定于所述圆柱体中间部的一端,所述圆盘形底部固定在所述圆柱体中间部的另一端。进一步地,所述升水隔板的下端设有用于防止升水隔板因搬动为发生位移的限位圆环。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便于向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气式内置盆托,包括内置盆托(17),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盆托(17)外部靠近底端设有透气通道(7),且透气通道(7)为数组,所述内置盆托(17)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柱(4),且内置盆托(17)外部底端开设有支撑管孔(5),所述内置盆托(17)内部可拆卸连接有水土隔离板(10),所述水土隔离板(10)中心位置设有可拆卸连接有升水隔板(11),所述内置盆托(17)外壁分别设有伸缩龙骨架(2)和铰链式叶片(3),所述伸缩龙骨架(2)表面开设有水位线孔(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气式内置盆托,包括内置盆托(17),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盆托(17)外部靠近底端设有透气通道(7),且透气通道(7)为数组,所述内置盆托(17)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柱(4),且内置盆托(17)外部底端开设有支撑管孔(5),所述内置盆托(17)内部可拆卸连接有水土隔离板(10),所述水土隔离板(10)中心位置设有可拆卸连接有升水隔板(11),所述内置盆托(17)外壁分别设有伸缩龙骨架(2)和铰链式叶片(3),所述伸缩龙骨架(2)表面开设有水位线孔(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气式内置盆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盆托(17)侧壁开设有渗水孔(12),所述渗水孔(12)位于水土隔离板(10)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气式内置盆托,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龙骨架(2)和所述铰链式叶片(3)均为数组,所述伸缩龙骨架(2)表面设有水位线孔(1)且水位线孔(1)为数组,所述内置盆托(17)侧壁设有排水孔(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气式内置盆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孔(5)内部可拆卸插接有支撑柱(6)且支撑柱(6)为数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新发何灵斌
申请(专利权)人:贾新发何灵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