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片和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085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20:1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散热片和散热器,属于散热技术领域。该散热片包括底座和盖体,其中:盖体上设置有进液口、出液口和导流槽,进液口与导流槽相连通;底座包括分流槽和位于分流槽两侧的多个散热齿,相邻散热齿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每个散热通道分别与分流槽相连通;盖体安装在底座上,导流槽的槽口位于分流槽中,导流槽的槽口边缘低于散热齿的顶部边缘;底座与盖体之间形成有汇流通道,汇流通道与散热通道、出液口相连通;底座的背对散热齿的表面用于与热源件相接触。采用本申请,可以增强对芯片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片和散热器
本申请涉及散热
,特别涉及一种散热片和散热器。
技术介绍
机房中的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多热量,需要散热系统为其散热,以维持设备的正常工作。相关技术中,为了进一步给大功耗的设备散热,通常在这些设备的芯片位置处也安装散热器,散热器主要包括风机,通过风机强制对流为芯片散热。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机房中设备较多,产生的热量也较多,相应的,环境中的空气的温度也较高,即使提高芯片位置处空气的流动性,但是对芯片的散热效果依然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片和散热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包括底座1和盖体2,其中:盖体2上设置有进液口21、出液口22和导流槽23,进液口21与导流槽23相连通;底座1包括分流槽11和位于分流槽11两侧的多个散热齿12,相邻散热齿12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13,每个散热通道13分别与分流槽11相连通;盖体2安装在底座1上,导流槽23的槽口位于分流槽11中,导流槽23的槽口边缘低于散热齿12的顶部边缘;底座1与盖体2之间形成有汇流通道3,汇流通道3与散热通道13、出液口22相连通;底座1的背对散热齿12的表面用于与热源件相接触。其中,散热片也可以称为冷板,是液冷散热器的冷板,在应用中与热源件相接触,热源件是产生大量热量的部件,例如,热源件可以是设备的芯片等。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盖体2与底座1相固定之后,两者之间可以形成容纳室,使得底座1上设置的散热齿可以容纳在容纳室中。底座1可以包括分流槽11和位于分流槽11两侧的多个散热齿12,每一侧散热齿12中,相邻两个散热齿12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13,每个散热通道13均与分流槽11相连通。盖体2上设置有进液口21、出液口22和导流槽23,每一个导流槽23与至少一个进液口21相连通,导流槽23主要是用于将从进液口21进来的冷却液引流到底座1上的相邻两个散热齿12之间的散热通道13中,以使冷却液从散热通道13中流动时,可以将底座1上的热量带走,从而为与底座1相接触的热源件散热。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盖体2的导流槽23与底座1上的分流槽11相配合,具体的,当盖体2安装在底座1上时,如图1所示,导流槽23的槽口位于分流槽11中,且导流槽23的槽口的边缘低于散热齿12的顶部边缘,导流槽23的槽口边缘与分流槽11的槽底不相接触。这样,从盖体2的进液口21流进来的冷却液,在导流槽23的引流作用下引入到分流槽11的底部,然后从分流槽11的底部流向两侧的散热通道13中,进而可以避免冷却液直接从盖体2与散热齿12的顶部之间缝隙中流走,可见,在导流槽23的引流作用下,冷却液能够顺畅的流向分流槽11两侧的散热通道13中。为了让散热通道13中的冷却液流向出液口22,相应的可以是,如图1所示,底座1与盖体2之间形成有汇流通道3,每个散热通道13均与汇流通道3相连通,汇流通道3与出液口22相连通。基于上述结构,盖体2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之后,盖体2的内表面与底座1上的散热齿12的顶部边缘相接触,盖体2的导流槽23伸入于底座1的分流槽11中,且导流槽23的槽口边缘低于散热齿12的顶部边缘,导流槽23的槽口边缘与分流槽11的槽底表面不相接触。这样,如图5所示(图中箭头表示冷却液在散热片中的流动方向),冷却液通过盖体2上的进液口21进入到散热片中,在导流槽23的引流作用下,将冷却液引入到分流槽11中,并通过导流槽23的槽口边缘与分流槽11之间的缝隙,流向分流槽11两侧的散热通道13中,进一步,散热通道13中的冷却液汇聚在汇流通道3中,之后通过出液口22冷却液从散热片中流到散热器的其他部件中。这样,与相关技术中通过风冷为机房中的设备的芯片散热相比,这种在芯片所在的位置处安装液冷的散热片,在散热片中流动的冷却液能够把散热片上的热量带走,而散热片与热源件(如芯片)相接触,进而可以增强对芯片的散热效果。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散热通道13的第一通道口与分流槽11相连通,第二通道口与汇流通道3相连通,汇流通道3与出液口22相连通。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如图1所示,分流槽11两侧的散热齿12中,每一侧散热齿中的散热通道13靠近分流槽11的通道口可以记为第一通道口,远离分流槽11的通道口可以记为第二通道口,再次参加图1所示,每一侧的散热通道13中,每一个散热通道13的第一通道口与分流槽11相连通,散热通道13的第二通道口与汇流通道3相连通,汇流通道3与出液口22相连通。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汇流通道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与位于分流槽11两侧的散热通道13相对应;盖体11上在与每个汇流通道3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出液口22,每个出液口22与相对应的汇流通道3相连通。其中,为方便介绍可以将位于分流槽11第一侧的散热通道13记为散热通道13A,汇流通道3记为汇流通道3A,将位于分流槽11第二侧的散热通道13记为散热通道13B,汇流通道3记为汇流通道3B,其中,分流槽11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互为异侧,可以参照图2和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如图6所示,盖体2上设置有两个出液口22,一个出液口22对应于汇流通道3A,不妨记为出液口22A,另一个出液口22对应于汇流通道3B,不放记为出液口22B。为了加快冷却液在散热片中的流动性,相应的,出液口22可以与相连通的汇流通道3的中间位置相对应,例如,如图1所示,盖体2上对应汇流通道3A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一个出液口22A,盖体2上对应汇流通道3B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一个出液口22B。这样,冷却液通过进液口21进入到散热片,并在导流槽23的作用下,流向分流槽11的两侧的散热通道13中,其中,流向分流槽11第一侧的散热通道13A中的冷却液汇聚在汇流通道3A中,并通过与汇流通道3A相连通的出液口22A,从散热片中流出;流向分流槽11第二侧的散热通道13B中的冷却液汇聚在汇流通道3B中,并通过与汇流通道3B相连通的出液口22B,从散热片中流出,进而可以加快冷却液在散热片中的流动性,从而可以提高散热片的散热效果。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汇流通道3包括两个汇流子通道31和汇流主通道32,汇流主通道32分别与两个汇流子通道31相连通;一个汇流子通道31与位于分流槽11一侧的每个散热通道13的第二通道口相连通,另一个汇流子通道31与位于分流槽11另一侧的每个散热通道13的第二通道口相连通;盖体11上对应于汇流主通道32的位置处设置有出液口22,出液口22与汇流主通道32相连通。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为了使位于分流槽11两侧的散热通道13都与汇流通道3相连通,相应的,如图7并参考图1和图2所示,汇流通道3包括两个汇流子通道31,一个汇流子通道31与位于分流槽11一侧的每个散热通道13的第二通道口相连通,例如,与位于分流槽11第一侧的散热通道13A的第二通道口相连通,该汇流子通道31可以记为汇流子通道31A;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包括底座(1)和盖体(2),其中:/n盖体(2)上设置有进液口(21)、出液口(22)和导流槽(23),进液口(21)与导流槽(23)相连通;/n底座(1)包括分流槽(11)和位于分流槽(11)两侧的多个散热齿(12),相邻散热齿(12)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13),每个散热通道(13)分别与分流槽(11)相连通;/n盖体(2)安装在底座(1)上,导流槽(23)的槽口位于分流槽(11)中,导流槽(23)的槽口边缘低于散热齿(12)的顶部边缘;/n底座(1)与盖体(2)之间形成有汇流通道(3),汇流通道(3)与散热通道(13)、出液口(22)相连通;/n底座(1)的背对散热齿(12)的表面用于与热源件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包括底座(1)和盖体(2),其中:
盖体(2)上设置有进液口(21)、出液口(22)和导流槽(23),进液口(21)与导流槽(23)相连通;
底座(1)包括分流槽(11)和位于分流槽(11)两侧的多个散热齿(12),相邻散热齿(12)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13),每个散热通道(13)分别与分流槽(11)相连通;
盖体(2)安装在底座(1)上,导流槽(23)的槽口位于分流槽(11)中,导流槽(23)的槽口边缘低于散热齿(12)的顶部边缘;
底座(1)与盖体(2)之间形成有汇流通道(3),汇流通道(3)与散热通道(13)、出液口(22)相连通;
底座(1)的背对散热齿(12)的表面用于与热源件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每个散热通道(13)的第一通道口与分流槽(11)相连通,第二通道口与汇流通道(3)相连通,汇流通道(3)与出液口(22)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汇流通道(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与位于分流槽(11)两侧的散热通道(13)相对应;
盖体(11)上在与每个汇流通道(3)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出液口(22),每个出液口(22)与相对应的汇流通道(3)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汇流通道(3)包括两个汇流子通道(31)和汇流主通道(32),汇流主通道(32)分别与两个汇流子通道(31)相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周腾飞贾晖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