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移动智能终端信息共享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0828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2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智能终端信息共享控制方法,通过将建立通信连接的两个移动智能终端的识别序列号分别进行获取,且由其中一个移动智能终端根据该两个智能终端的识别序列号处理得到它们做信息共享时的共享识别号和数据断续传输时间间隔,然后,把共享识别号和数据断续传输时间间隔相互分享;一旦后续其中的一个移动智能终端接收到外界的信息共享请求时,此时移动智能终端就按照数据断续传输时间间隔去只接收外界共享信息请求中具有另一移动智能终端识别序列号、共享识别号和数据断续传输时间间隔的终端所发送的信息共享请求;否则,拒绝接收外界终端发送来的共享信息,从而实现了针对信息共享的安全性控制,避免了恶意终端的非法侵入和攻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智能终端信息共享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智能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智能终端信息共享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诸如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越来越普及。人们使用移动智能终端可以完成手机上网、影视观看、音乐欣赏等各种娱乐活动。当然,也可以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完成诸如文件传输、数据共享等这类信息共享操作。在两个移动智能终端需要实现信息共享时,现有的方案主要是采用蓝牙通信这类短距离通信,以完成信息共享。需要信息共享的两个移动智能终端需要先建立匹配连接,然后再由其中的一个移动智能终端向另一个移动智能终端发送需要共享的信息。然而,现有移动智能终端之间的信息共享方案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两个移动智能终端仅仅需要建立蓝牙匹配即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不过,一旦其中的一个移动智能终端是始终处于被搜索状态(后续称之为被搜索终端),而其周围存在一个恶意终端时,该恶意终端可以并且仅仅凭借其与被搜索终端之间的蓝牙匹配就可以建立通信连接,从而存在恶意终端去恶意攻击该被搜索终端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移动智能终端信息共享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移动智能终端信息共享控制方法,适用于由第一移动智能终端和第二移动智能终端所形成的信息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移动智能终端信息共享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第一移动智能终端与第二移动智能终端的通信连接;步骤2,第一移动智能终端与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分别获取自身的识别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一移动智能终端的识别序列号标记为SN1,所述第二移动智能终端的识别序列号标记为SN2,所述第一移动智能终端与第二移动智能终端的识别序列号具有相同的序列长度,且各移动智能终端的识别序列号均为若干数字形成;步骤3,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将自身的识别序列号发送给第一移动智能终端;步骤4,第一移动智能终端根据自身的识别序列号以及第二移动智能终端的识别序列号,按照识别号从左到右的位置顺序,查找得到两个识别序列号所共有的数字,并将查找到的所述共有的数字作为实现第一移动智能终端和第二移动智能终端进行信息共享时的共享识别号;其中,所述共享识别号标记为SN;步骤5,第一移动智能终端获取所述共享识别号中的数字总数量,并以获取的该数字总数量作为两个移动智能终端执行信息共享时的数据断续传输时间间隔;其中,所述共享识别号中的数字总数量标记为M,所述数据断续传输时间间隔标记为ΔT,ΔT=M秒;步骤6,第一移动智能终端将所述共享识别号以及所述数据断续传输时间间隔分别发送给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做存储处理,并由该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存储该共享识别号和所述数据断续传输时间间隔;步骤7,第一移动智能终端获取自身当前位置信息,将自身当前位置信息、自身识别序列号、所述共享识别号和所述数据断续传输时间间隔打包成信息共享认证信息,并将其作为向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发送共享信息请求的第一共享认证信息;步骤8,第二移动智能终端获取自身当前位置信息,将自身当前位置信息、自身识别序列号、所述共享识别号和所述数据断续传输时间间隔打包成信息共享认证信息,并将其作为向第一移动智能终端发送共享信息请求的第二共享认证信息;步骤9,第一移动智能终端判定接收到外界共享信息请求且该外界共享信息请求中同时存在有第二移动智能终端的识别序列号、所述共享识别号和所述数据断续传输时间间隔时,该第一移动智能终端按照所述数据断续传输时间间隔收来自外界的共享数据;否则,该第一移动移动智能终端拒绝接收来自外界的共享数据;步骤10,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判定接收到外界共享信息请求且该外界共享信息请求中同时存在有第一移动智能终端的识别序列号、所述共享识别号和所述数据断续传输时间间隔时,该第二移动智能终端按照所述数据断续传输时间间隔接收来自外界的共享数据;否则,该第二移动移动智能终端拒绝接收来自外界的共享数据。进一步地,在所述移动智能终端信息共享控制方法中,所述第一移动智能终端与第二移动智能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方式为蓝牙通信。改进地,在所述移动智能终端信息共享控制方法中,所述第一移动智能终端在接收来自外界的共享数据过程中,一旦检测到数据共享时的传输速度低于第一预设速度阈值时,该第一移动智能终端即时存储已经接收到的共享数据;且所述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在接收来自外界的共享数据过程中,一旦检测到数据共享时的传输速度低于第二预设速度阈值时,该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即时存储已经接收到的共享数据。优选地,在所述移动智能终端信息共享控制方法中,所述第一预设速度阈值与第二预设速度阈值等值。再改进,在所述移动智能终端信息共享控制方法中,所述第一移动智能终端在检测到自身当前已经接收到的外界共享数据的总数据量与自身的剩余数据存储容量之间差值低于预设容量阈值时,该第一移动智能终端提示剩余数据存储容量不足的报警信息给用户。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动智能终端在发送所述报警信息且在预设操控时间段内未检测到用户的操作时,该第一移动智能终端终止当前的数据传输。优选地,在所述移动智能终端信息共享控制方法中,所述预设操控时间段为30s。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中的信息共享控制方法通过将建立通信连接的两个移动智能终端的识别序列号分别进行获取,并且由其中的一个移动智能终端根据该两个智能终端的识别序列号处理得到它们进行信息共享时的共享识别号和数据断续传输时间间隔,然后,把共享识别号和数据断续传输时间间隔相互分享;一旦后续其中的一个移动智能终端接收到外界的信息共享请求时,此时移动智能终端就按照数据断续传输时间间隔去只接收外界共享信息请求中具有另一移动智能终端识别序列号、共享识别号和数据断续传输时间间隔的终端所发送的信息共享请求;否则,拒绝接收外界终端发送来的共享信息,从而实现了针对信息共享的安全性控制,避免了恶意终端的非法侵入和攻击;另外,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信息共享控制方案中,两个正常合法通信的第一移动智能终端与第二移动智能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时间不是持续进行的,而是在仅限于这两个移动智能终端所知悉的,是按照数据断续传输时间间隔来做断续传输,即便有恶意终端向破坏任一个或者这两个移动智能终端的信息共享过程,由于恶意终端无法准确获知数据传输所遵循的时间节点,即数据断续传输时间间隔,也就难以形成对正常信息共享过程的破坏,确保了信息共享过程的安全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移动智能终端信息共享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智能终端信息共享控制方法,适用于由第一移动智能终端和第二移动智能终端所形成的信息共享系统。具体地,该移动智能终端信息共享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第一移动智能终端与第二移动智能终端的通信连接;此处的通信连接方式为蓝牙通信;步骤2,第一移动智能终端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智能终端信息共享控制方法,适用于由第一移动智能终端和第二移动智能终端所形成的信息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移动智能终端信息共享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建立第一移动智能终端与第二移动智能终端的通信连接;/n步骤2,第一移动智能终端与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分别获取自身的识别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一移动智能终端的识别序列号标记为S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智能终端信息共享控制方法,适用于由第一移动智能终端和第二移动智能终端所形成的信息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移动智能终端信息共享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建立第一移动智能终端与第二移动智能终端的通信连接;
步骤2,第一移动智能终端与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分别获取自身的识别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一移动智能终端的识别序列号标记为SN1,所述第二移动智能终端的识别序列号标记为SN2,所述第一移动智能终端与第二移动智能终端的识别序列号具有相同的序列长度,且各移动智能终端的识别序列号均为若干数字形成;
步骤3,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将自身的识别序列号发送给第一移动智能终端;
步骤4,第一移动智能终端根据自身的识别序列号以及第二移动智能终端的识别序列号,按照识别号从左到右的位置顺序,查找得到两个识别序列号所共有的数字,并将查找到的所述共有的数字作为实现第一移动智能终端和第二移动智能终端进行信息共享时的共享识别号;其中,所述共享识别号标记为SN;
步骤5,第一移动智能终端获取所述共享识别号中的数字总数量,并以获取的该数字总数量作为两个移动智能终端执行信息共享时的数据断续传输时间间隔;其中,所述共享识别号中的数字总数量标记为M,所述数据断续传输时间间隔标记为△T,△T=M秒;
步骤6,第一移动智能终端将所述共享识别号以及所述数据断续传输时间间隔分别发送给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做存储处理,并由该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存储该共享识别号和所述数据断续传输时间间隔;
步骤7,第一移动智能终端获取自身当前位置信息,将自身当前位置信息、自身识别序列号、所述共享识别号和所述数据断续传输时间间隔打包成信息共享认证信息,并将其作为向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发送共享信息请求的第一共享认证信息;
步骤8,第二移动智能终端获取自身当前位置信息,将自身当前位置信息、自身识别序列号、所述共享识别号和所述数据断续传输时间间隔打包成信息共享认证信息,并将其作为向第一移动智能终端发送共享信息请求的第二共享认证信息;
步骤9,第一移动智能终端判定接收到外界共享信息请求且该外界共享信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紫微熊欧陈勇赵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