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6264570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8:06
一种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用于解决在Remote终端与目标Relay终端进行通信过程中,Remote终端需要接收并解码处理大量自己不需要的数据,导致功率消耗增加的问题。所述方法具体包括: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所述第二终端为中继Relay终端或者远端Remote终端,所述Relay终端采用第一参数对SCI进行加扰,所述Remote终端采用第二参数对SCI进行加扰。所述第一终端采用所述第一参数对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SCI进行解扰。在解扰成功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信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装置提高了网络的覆盖能力,可以应用于物联网,例如MTC、IoT、LTE‑M、M2M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为了提升基站的覆盖范围,处于基站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基站授权,作为中继(Relay)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给处于基站覆盖范围之外的远端(Remote)UE提供中继服务,使得Remote UE可以通过Relay UE接入基站。Relay UE和Remote UE之间可以在侧行链路(Sidelink)上通过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技术直接进行通信。支持D2D技术的UE都配置有24bit的地址信息,并且UE在基于D2D技术进行通信时,都是以广播的形式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SCI),因此每个UE都可以接收以及解码其它UE发送的SCI。以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为例,对Remote UE和目标Relay UE基于D2D技术进行通信的过程进行说明,其中,目标Relay UE即为该Remote UE提供中继服务的Relay UE。该通信系统中包括基站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所述第二终端为中继Relay终端或者远端Remote终端,所述Relay终端采用第一参数对SCI进行加扰,所述Remote终端采用第二参数对SCI进行加扰;/n所述第一终端采用所述第一参数对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SCI进行解扰;/n在解扰成功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所述第二终端为中继Relay终端或者远端Remote终端,所述Relay终端采用第一参数对SCI进行加扰,所述Remote终端采用第二参数对SCI进行加扰;
所述第一终端采用所述第一参数对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SCI进行解扰;
在解扰成功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信息。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解扰失败,且所述第一终端在不需要与任一Remote终端进行通信时,不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信息;或者,
在解扰失败,且所述第一终端在需要与至少一个Remote终端进行通信时,采用所述第二参数对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SCI进行解扰,并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信息。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SCI携带接收侧终端的群组地址Group ID,在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Group ID在自身保存的Group ID列表中。


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数为采用第一初始值生成的Gold序列或者M序列,所述第二参数为采用第二初始值生成的Gold序列或者M序列。


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终端采用设置的参数对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SCI,所述第二终端为中继Relay终端时,所述设置的参数为第一参数,所述第二终端为远端Remote终端时,所述设置的参数为第二参数;
所述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所述加扰后的SCI。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数为采用第一初始值生成的Gold序列或者M序列,所述第二参数为采用第二初始值生成的Gold序列或者M序列。


一种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斌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