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扫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079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20:0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扫描装置,扫描装置包括扫描仪、纸箱、排纸机构和排风结构,扫描仪用于对纸张进行扫描;纸箱用于放置扫描后的纸张;排纸机构设置于扫描仪和纸箱之间,用于将扫描后的纸张导引至纸箱;排风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排风口,至少两个排风口位于排纸机构的排纸口和纸箱之间。本申请扫描装置能够使扫描后的纸张平整落入纸箱内,以减小纸张散乱,而实现扫描装置自动化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扫描装置
本申请涉及扫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扫描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扫描仪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纸张放入扫描仪内,启动扫描仪,批量扫描纸张进入托板或者托盘,然而扫描完成后的纸张极易散乱,后期整理纸张较为繁琐,使得扫描仪不能实现自动化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扫描装置,以解决扫描完成后的纸张极易散乱,后期整理纸张较为繁琐,使得扫描仪不能自动化操作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扫描装置,扫描装置包括:扫描仪,用于对纸张进行扫描;纸箱,用于放置扫描后的纸张;排纸机构,设置于扫描仪和纸箱之间,用于将扫描后的纸张导引至纸箱;排风结构,排风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排风口,至少两个排风口位于排纸机构的排纸口和纸箱之间。其中,至少两个排风口的对称线与排纸口的对称线相同。其中,至少两个排风口的朝向与纸箱的底面平行。其中,排纸机构包括弧形状设置的排纸上架板和排纸下架板,排纸上架板和排纸下架板之间构成入纸通道,入纸通道与排纸口连通设置。其中,排纸下架板的弧长为大于等于40mm,且小于等于60mm;排纸上架板的弧形为大于等于15mm,且小于等于35mm。其中,排纸上架板朝向排纸下架板的一面上间隔设置有与其弧形角度一致的若干个上弧形筋条;排纸下架板朝向排纸上架板的一面上间隔设置有与其弧形角度一致的若干个下弧形筋条,其中上弧形筋条和下弧形筋条错开设置。其中,排纸下架板靠近入纸通道的端口处设置有感应装置;排纸上架板和排纸下架板均为3D打印光敏树脂材质。其中,排纸机构还包括上滚筒、下滚筒和驱动件,入纸通道延伸于上滚筒和下滚筒之间,驱动件与下滚筒连接,驱动件驱动下滚筒转动以使得上滚筒与下滚筒相对转动,以引导纸张从入纸通道至排纸口处。其中,排纸机构还包括壳体,排纸上架板和排纸下架板均设置于壳体靠近扫描仪的一端,上滚筒和下滚筒均设置于壳体内,驱动件设置于壳体,排纸口设置于壳体靠近纸箱的一侧。其中,下滚筒两端均设置有轴承,下滚筒的轴承与壳体两侧连接处设置有卡接件,卡接件位于轴承外侧;上滚筒设置于连接轴,连接轴两端插接于壳体两侧内,连接轴靠近上滚筒两侧处均安装有连接件,用于限定上滚筒于连接轴。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扫描装置,扫描装置包括扫描仪、纸箱、排纸机构以及排风结构,扫描仪用于对纸张进行扫描;纸箱用于放置扫描后的纸张。排纸机构设置于扫描仪和纸箱之间,排纸机构用于将扫描后的纸张导引至纸箱。排风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排风口,至少两个排风口位于排纸机构的排纸口和纸箱之间。其中,排风口用于传递风流,使扫描后的纸张平整落入纸箱内,以减小纸张散乱,而实现扫描装置自动化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申请扫描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扫描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排纸机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截面图;图4是图3所示A的局部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排纸机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排纸机构第三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B的示意图;图8是图6所示C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扫描仪;2、纸箱;3、排纸机构;31、排纸上架板;311、上弧形筋条;32、排纸下架板;321、下弧形筋条;33、入纸通道;34、上滚筒;35、下滚筒;36、电机;37、壳体;371、排纸口;372、排风口;373、上壳体;374、下壳体;41、风机罩;5、感应装置;6、轴承;7、卡接件;8、连接轴;9、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扫描装置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扫描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扫描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本实施例扫描装置包括扫描仪1、纸箱2和排纸机构3,扫描仪1用于对纸张进行扫描;纸箱2用于放置扫描后的纸张;排纸机构3设置于扫描仪1和纸箱2之间,用于将扫描后的纸张导引至纸箱2内。其中,扫描仪1为具有批量扫描功能的扫描仪。纸张可以为票据、文件资料等。纸箱2可以是容纳与纸张数量对应的箱体,也可以是镂空的箱体,然后在箱体底部放置有高度调节的可调节箱,以适应各种不同数量的纸张。为了实现扫描后纸张稳定齐平状态,扫描装置还包括排风结构,该排风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排风口372,至少两个排风口372位于排纸机构3的排纸口371和纸箱2的底面之间,其中排风口372用于传递风流,使扫描后纸张保持水平状态且平整落入纸箱2内,以减小纸张散乱,而实现扫描装置自动化操作。上述排风口372数量为两个或者多个,其数量根据排风口372形成的风流量以及纸张宽度而定,只要能够保证纸张平稳落入纸箱2内即可。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排风口372的对称线与排纸口371的对称线相同,即多个排风口372均匀分布于排纸机构3的排风口372和纸箱2的底面之间,多个排风口372均匀分布的对称线与排纸口371的对称线相同。当纸张从排纸口371排出时,多个排风口372能保证纸张始终水平状态,以达到纸张处于稳定齐整状态的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纸张落入纸箱2的平整性,本实施例至少两个排风口372的朝向与纸箱2的底面平行,使得排风口372的风流平行于纸箱2的底面吹出,进一步保证纸张始终处于水平状态。请参阅图3、图4和图5,图3是本申请排纸机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截面图;图4是图3所示A的局部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排纸机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结合图2,为了简化排风结构的安装复杂度和实用性,排风结构包括风机,风机吹风方向朝向排风口372,通过风机向排风口372提供风流。为了实现风流集中,在风机外周上设置有风机罩41,以实现风流从排风口372集中输出。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扫描后的纸张顺利进入排纸机构3以及顺利从排纸机构3中排出,排纸机构3包括排纸上架板31和排纸下架板32,排纸上架板31和排纸下架板32之间构成入纸通道33,入纸通道33用于接收扫描仪1扫描过的纸张,排纸上架板31和排纸下架板32均呈弧形设置,能够引导扫描仪1扫描后的纸张顺利进入排纸机构3且排出排纸机构3外。同时,由于排纸上架板31和排纸下架板32呈弧形设置,减小纸张直接与排纸下架板32表面的碰撞,减小卡纸的风险,进而使纸张顺利进入到排纸机构3内。当然,为了更好地从扫描仪1中接收扫描后的纸张,排纸下架板32伸入到扫描仪1内部,以保证纸张能完成进入到弧形设置的排纸下架板32内。其中,入纸通道33开口朝向扫描仪1设置,入纸通道33靠近扫描仪1一端开口大于入纸通道33靠近排纸口371一端,以便容纳纸张,同时又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装置包括:/n扫描仪,用于对纸张进行扫描;/n纸箱,用于放置扫描后的纸张;/n排纸机构,设置于所述扫描仪和所述纸箱之间,用于将扫描后的纸张导引至所述纸箱;/n排风结构,所述排风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排风口,所述至少两个排风口位于所述排纸机构的排纸口和所述纸箱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装置包括:
扫描仪,用于对纸张进行扫描;
纸箱,用于放置扫描后的纸张;
排纸机构,设置于所述扫描仪和所述纸箱之间,用于将扫描后的纸张导引至所述纸箱;
排风结构,所述排风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排风口,所述至少两个排风口位于所述排纸机构的排纸口和所述纸箱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排风口的对称线与所述排纸口的对称线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排风口的朝向与所述纸箱的底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纸机构包括弧形状设置的排纸上架板和排纸下架板,所述排纸上架板和所述排纸下架板之间构成入纸通道,所述入纸通道与所述排纸口连通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纸下架板的弧长为大于等于40mm,且小于等于60mm;所述排纸上架板的弧形为大于等于15mm,且小于等于35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纸上架板朝向所述排纸下架板的一面上间隔设置有与其弧形角度一致的若干个上弧形筋条;
所述排纸下架板朝向所述排纸上架板的一面上间隔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苏家玮赵远韶刘瑶瑶
申请(专利权)人: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