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距海上通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是一种超距海上通信方法。系统涉及到LDPC编码、CRC校验、交织、信道估计等关键技术。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在海洋装备研发和海洋通信科技研究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智慧海洋、海事安防、海上运输、娱乐等离不开信息传输。目前对于超视距通信的主流方案有:海底电缆方案、卫星通信方案、超短波通信方案、Mesh网络通信方案、5G通信方案以及空天一体网络方案。对于海底电缆,用绝缘材料包裹电缆铺设于海底,用于电信传输。优点:信息传输距离远、效率高、可靠性强,可用于远距离岛屿之间、跨海军事设施之间通信,常用于海底监测的信息回传。缺点:铺设成本高,较为脆弱,覆盖面积有限。对于卫星通信,利用卫星作为中继进行的通信。优点:通信距离远、覆盖面积大。缺点:通信信道容量无法满足视频、多媒体的传输需求、通信系统脆弱,且通信代价高、需要专属终端。对于超短波通信,利用30~300兆赫波段的无线电波传输信息的通信。优点:可实现远距离通信,点对点可超过400km;通信质量比短波好,受昼夜和季节变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距海上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信号采样,将模拟信号采样后,变成离散信号;/nS2、信源编码,将离散信号量化、压缩,再将信号转换成对应的比特序列;/nS3、CRC编码,将信源编码后的比特序列用CRC编码方式进行编码,得到CRC码;/nS4、LDPC信道编码,将CRC码再进行LDPC编码,得到LDPC码;/nS5、交织,对LDPC码重新进行规则排列,得到交织后的序列;/nS6、速率匹配,将交织后的序列与传输资源进行匹配;/nS7、加扰,将交织的序列加入一些扰码序列,得到加扰后的序列;/nS8、调制,将加扰后的序列转换成数字信号,将数字信号变换成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距海上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信号采样,将模拟信号采样后,变成离散信号;
S2、信源编码,将离散信号量化、压缩,再将信号转换成对应的比特序列;
S3、CRC编码,将信源编码后的比特序列用CRC编码方式进行编码,得到CRC码;
S4、LDPC信道编码,将CRC码再进行LDPC编码,得到LDPC码;
S5、交织,对LDPC码重新进行规则排列,得到交织后的序列;
S6、速率匹配,将交织后的序列与传输资源进行匹配;
S7、加扰,将交织的序列加入一些扰码序列,得到加扰后的序列;
S8、调制,将加扰后的序列转换成数字信号,将数字信号变换成频带适合信道传输的高频信号;
S9、IFFT变换,将高频信号从频域转换到时域,并加上循环前缀;
S10、同步,发射端与接收端进行时钟频率同步,并通过天线发射信号;
S11、信道传输,同步信号后,天线发送的信号经过蒸发波导进行传输;
S12、FFT变换,接收端天线接收信号,去循环前缀,并将接收的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
S13、信道估计,从接收信号中,估计出当前信道状态,然后消除信道对信号的干扰;
S14、MRC合并,在取得多条经过FFT变换且相互独立的支路信号后,通过合并技术得到分集增益;
S15、解调,把经过MRC合并的信号位于载波附近携带有用信息的频谱搬移到基带中,用相应的滤波器滤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转换成相对应的比特序列;
S16、去交织,解调后的序列按照交织编码方式,用相反的规律进行解码,得到新的序列;
S17、信道译码,将去交织后的序列进行译码判决,得到CRC码;
S18、去CRC,将CRC码与生成多项式相除,以余项是否为零来判别接收码组中有无错码;
S19、信源解码,将去CRC后的序列解码,得到的序列转换成对应的离散信号;
S20、信号重建,将离散信号转换为连续信号;
所述步骤S2中信源编码方式有多种,包括:
Shannon方式;Feno方式;Huffman方式;
步骤S3进行CRC编码步骤如下:
设信源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为(x0,x1,…,xm-1),(p0,p1,…,pm-1,pm)为与比特序列相异或的生成多项式序列,b(t)是新的比特,F为矩阵,为异或,为与;
一次实现w+1个比特的CRC计算为:
(1)第一步,根据(p0,p1,…,pm-1,pm)生成多项式序列,计算出Fw;
(2)第二步,根据输入的序列(bw-1,…,b0,x0,xm-w-1,xm-w,…,x0)与F矩阵异或直接一次性完成w比特位宽的CRC计算;
所述步骤S4中LDPC编码方式有多种,包括:
可快速编码的大围长QC-LDPC;Mackay构造法;Gallager构造法步骤S5交织包括如下步骤:
(1)信道编码后,交织器的输入端输入的LDPC码按顺序分别进入B条支路延迟器,每一路延迟不同的符号周期,第一路无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