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碳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锂氧气电池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体系锂氧气电池
,具体公开了一种经等离子体表面重构的金属碳化物Mo2C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锂氧气电池的应用。
技术介绍
由于其具有极高的理论能量密度(约3500Whkg-1),锂氧气电池(LOB)作为下一代最有前景的能量存储体系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较差的充放电循环耐久性和较高的极化电势严重阻碍了它们的实际应用,这主要是由于阴极的动力学比较缓慢,其中包括放电过程中的氧还原反应(ORR)和充电过程中的氧析出反应(OER),氧电极中不溶性放电产物(例如,不导电的Li2O2)的过多堆积等。适当的氧电极体系结构设计和有效的双功能电催化剂的开发是解决上述挑战的两种主要策略。其中,Mo2C被誉为用于析氢反应(HER),烃类转化和LOBs的ORR/OER中具有竞争性的双功能催化剂,但在充放电过程中Mo2C的长期不稳定性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金属碳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锂氧气电池中的应用,由此制备的氧电极体 ...
【技术保护点】
1.金属碳化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碳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腈、溶剂、钼酸铵组成的电纺丝前体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织物;再将织物依次进行烘干、煅烧,得到包含碳化钼量子点的氮掺杂碳纳米纤维;最后将包含碳化钼量子点的氮掺杂碳纳米纤维进行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得到金属碳化物催化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金属碳化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碳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腈、溶剂、钼酸铵组成的电纺丝前体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织物;再将织物依次进行烘干、煅烧,得到包含碳化钼量子点的氮掺杂碳纳米纤维;最后将包含碳化钼量子点的氮掺杂碳纳米纤维进行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得到金属碳化物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属碳化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腈、溶剂、钼酸铵的用量比为0.5g∶0.5g∶(5~15mL)∶1mmo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属碳化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煅烧为空气中煅烧后氮气中煅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金属碳化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空气中煅烧的温度低于氮气中煅烧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属碳化物催化剂,其特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