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亮度和发光效率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0661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20:06
公开了一种OLED显示装置,包括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阴极;有机发光层的主体材料选自mCP;其进一步包括2‑3wt%的掺杂剂。该OLED显示装置的亮度和发光效率相对现有技术均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亮度和发光效率的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显示
,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亮度和发光效率的OLED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987年,柯达公司邓青云博士首先专利技术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器件,开启了荧光OLED器件时代。然而,这类器件仅能利用单线态激子,内量子效率较低,仅为25%。1998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Forrest等人成功研制了磷光OLED材料并应用于OLED器件中,从而开启了磷光OLED器件时代。这类材料含有稀有金属,理论上内量子效率可达100%,从而极大提高了OLED效率。但这类材料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在高亮度大电流下器件效率出现“滚降”。为了避免使用重金属材料,2009年,日本九州大学的Adachi等人提出了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器件,即当有机材料的单线态和三线态能级相差较小时,三线态激子利用热活化作用反向系间穿越成为单线态激子,从而实现了延迟荧光的发射,使得激子利用率得到极大提高,理论上内量子效率同样可达到100%。然而,针对这类器件,符合能级要求的发光材料种类较少,同时仍然难以避免大电流其的器件效率“滚降”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OLED显示装置,包括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阴极;所述有机发光层的主体材料选自mCP;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层进一步包括2-3wt%的掺杂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OLED显示装置,包括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阴极;所述有机发光层的主体材料选自mCP;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层进一步包括2-3wt%的掺杂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掺杂剂选自Ir(piq)2(aca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有机发光层的厚度为20-6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空穴注入层的材料选自HAT-CN;和/或,所述空穴注入层的厚度为2-2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空穴传输层的材料选自PPh-TPD;和/或,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为20-50n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元锋李淑廷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