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电控光束偏转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调光器件,具体涉及一种液晶电控光束偏转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非机械的光束偏转装置在光通讯、激光扫描雷达、3D扫描设备等诸多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的非机械的光束偏转装置,有些已经成熟应用,有些还处于发展阶段,并未广泛应用。公告号为CN103703405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通讯行业的波长选择开关,其使用液晶单元和偏振光栅单元组合来实现对光束偏转的控制。液晶单元控制圆偏光的左右旋切换。偏振光栅实现对圆偏光进行不同角度的衍射。但是偏振光栅制造工艺难度大,使得现阶段这种装置很难得到大量生产。公告号为US7499608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通讯行业的波长选择开关,使用液晶单元和楔形双折射棱镜实现对光束偏转的控制。液晶单元控制线偏振光在S偏振和P偏振之间切换。双折射棱镜针对S偏振和P偏振有不同的折射率,从而控制出射光的不同偏转角度。目前这种装置虽然已经得到量产,但是双折射楔形棱镜制作精密度高、价格昂贵,导致整体系统成本较高。而采用硅上液晶的光束装置,其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电控光束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交叉矩阵液晶盒,所述交叉矩阵液晶盒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基板、上导电层、上配向层、液晶层、下配向层、下导电层和下基板;/n其中,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均为透明玻璃,所述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为基于透明导电膜制备而成,并且所述上导电层设置成多个平行排列的行电极,所述行电极的宽度约为入射光束的直径,所述下导电层设置成多个平行排列且与所述行电极垂直的列电极,所述列电极的宽度小于所述行电极的宽度,所述上配向层和下配向层的配向方向互成180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电控光束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交叉矩阵液晶盒,所述交叉矩阵液晶盒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基板、上导电层、上配向层、液晶层、下配向层、下导电层和下基板;
其中,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均为透明玻璃,所述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为基于透明导电膜制备而成,并且所述上导电层设置成多个平行排列的行电极,所述行电极的宽度约为入射光束的直径,所述下导电层设置成多个平行排列且与所述行电极垂直的列电极,所述列电极的宽度小于所述行电极的宽度,所述上配向层和下配向层的配向方向互成180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电控光束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包括向列相液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电控光束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第一距离为一个行电极宽度和一个行电极间隙之和,所述第一距离为10微米至10毫米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电控光束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第二距离为一个列电极宽度和一个列电极间隙之和,该第二距离为1微米至10微米之间。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液晶电控光束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电极为等间隔排列设置;和/或,所述列电极为等间隔排列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电控光束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列电极上镀有具有镜面反射功能的金属电极。
7.一种液晶电控光束偏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液晶电控光束偏转装置;
将所述下导电层划分成多个列电极组,其中每个所述列电极组包括相邻且数量相等的列电极;
设置驱动电压为:对于每个所述列电极组中按照固定方向依次增加所述列电极对应的驱动电压,使得每一所述列电极组对应的液晶由偏水平方向向偏垂直方向呈梯度变化;
以每一所述行电极及其对应的列电极为驱动单元,按序对每个驱动单元加载所述驱动电压;其中每个所述驱动单元加载所述驱动电压的时间小于T/x,所述T为完成一次对每个所述驱动单元加载所述驱动电压的总时间,所述x为行电极数量;
将偏振方向平行于所述液晶层中液晶配向的偏振光,由所述下基板垂直入射至所述交叉矩阵液晶盒,使得所述偏振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偏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电控光束偏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设置所述列电极组中列电极的数量来调整所述偏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盼华,孙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汉朗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