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成像透镜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0332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透镜组,其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像侧面为凸面;其中,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41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42满足:SAG41/SAG42<0;第二透镜至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23与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满足:1<T23/CT3<3.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成像透镜组
本申请涉及光学元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透镜组。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智能设备的不断推陈出新,能够获取环境信息的光学成像透镜组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人们的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设置了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模组,例如与娱乐领域相关或与生活领域相关的手机、电脑及智能手表等设备中的光学模组,例如生产、安全领域的车载光学模组、安防光学模组等。光学成像透镜组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其中长焦式的光学成像透镜组具有远距离摄像的优势。一般的短焦式的光学成像透镜组虽然在短距离拍摄景物是可以清晰地成像,但是利用其在远距离拍摄时,不能将景物清晰地成像在探测器上。若想观察到远距离的景物,需要放大拍摄画面。然而放大后的画面呈现较多的噪点并具有涂抹感。相比于短焦式的光学成像透镜组,为了在远距离拍摄时实现更清晰的成像,期望一种长焦距、成像品质高的光学成像透镜组。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透镜组,其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光学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n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n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n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n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像侧面为凹面;/n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像侧面为凸面;/n其中,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41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42满足:SAG41/SAG42<0;/n所述第二透镜至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23与所述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满足:1<T23/CT3<3.2。/n

【技术特征摘要】
1.光学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
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
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
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像侧面为凹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像侧面为凸面;
其中,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41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42满足:SAG41/SAG42<0;
所述第二透镜至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23与所述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满足:1<T23/CT3<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与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满足:0.8<f2/f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TL与所述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TTL/f<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满足:0.3<R1/f1<0.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f45与所述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5<f45/f<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林计云兵戴付建赵烈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