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塑混合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0332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塑混合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第六透镜(6)、第七透镜(7)和第八透镜(8),所述第一透镜(1)和第六透镜(6)为负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和第七透镜(7)为正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二透镜(2)和第八透镜(8)为负光焦度透镜或正光焦度透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玻塑混合镜头具有大光圈、高像素、体积小、可日夜共用、在‑40℃‑80℃范围内不虚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塑混合镜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塑混合镜头。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安防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监控镜头的需求也由此产生。跟变焦镜头相比,定焦镜头从设计到制造都较为简单,拍摄的运动物体的图像清晰稳定,画面细腻,且能24小时全天拍摄。这些性能在安防镜头领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对于定焦安防镜头的要求趋于成像更高清、监控视野跟光,低照度条件下成像清晰。然而夜晚无太阳光,光圈小镜头只能通过红外补光在夜晚使用。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大光圈、通光量大、无需红外的日夜两用的定焦镜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大光圈的玻塑混合镜头。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玻塑混合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和第六透镜为负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七透镜为正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和第八透镜为负光焦度透镜或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塑混合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第六透镜(6)、第七透镜(7)和第八透镜(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和第六透镜(6)为负光焦度透镜;/n所述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和第七透镜(7)为正光焦度透镜;/n所述第二透镜(2)和第八透镜(8)为负光焦度透镜或正光焦度透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塑混合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第六透镜(6)、第七透镜(7)和第八透镜(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和第六透镜(6)为负光焦度透镜;
所述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和第七透镜(7)为正光焦度透镜;
所述第二透镜(2)和第八透镜(8)为负光焦度透镜或正光焦度透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塑混合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5)、第六透镜(6)和第七透镜(7)为相互独立的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塑混合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5)和第六透镜(6)组成胶合透镜组、所述第六透镜(6)和第七透镜(7)组成胶合透镜组或者所述第五透镜(5)、第六透镜(6)和第七透镜(7)构成胶合透镜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玻塑混合镜头,其特征在于,沿着物侧至像侧的方向,所述第一透镜(1)为凸-凹透镜,所述第二透镜(2)为凹-凸透镜,所述第三透镜(3)为凸-凹透镜,所述第四透镜(4)为凹-凸透镜,所述第五透镜(5)为凸-凸透镜,所述第六透镜(6)为凹-凹透镜,所述第七透镜(7)为凸-凸透镜,所述第八透镜(8)近轴区为凸-凹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塑混合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所述第二透镜(2)、所述第三透镜(3)和所述第八透镜(8)为非球面透镜;
所述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所述第六透镜(6)和所述第七透镜(7)为球面透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塑混合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玻塑混合镜头中所有非球面透镜满足关系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圆冯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