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用红外温度传感器及测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0257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用红外温度传感器,其包括:外壳、PCB板、红外温度芯片、框架、棱镜和NTC解耦温度传感器。其中PCB板设于外壳内,其上设有MCU;红外温度芯片设在PCB板上,并与MCU数据连接,红外温度芯片还具有内置温度传感器;框架设于PCB板上,并被设置为弯折呈一定角度后对红外温度芯片进行固定;棱镜设于外壳内,其被设置为对红外温度芯片的光散射进行聚拢;NTC解耦温度传感器设于PCB板上,并与MCU数据连接;其中,MCU基于红外温度芯片、红外温度芯片内置的温度传感器以及NTC解耦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值计算并输出经过修正的温度值。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车辆用红外温度测量系统,其包括上述车辆用红外温度传感器以及与红外温度传感器连接的空调控制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用红外温度传感器及测量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感器及测量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温度传感器及测量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水平的飞速提升,空调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空调电动出风口的使用,传统空调中用来测温的方式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自动空调系统精准控制温度的需要。目前,在现有汽车自动空调的驾驶舱内温度检测主要采用单个车内温度传感器进行检测。其中,车内温度传感器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吸入式温度传感器,通过小鼓风机或者负压气流将驾驶舱内空气引入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内部的NTC检测和输出汽车内部温度;另一种是非吸入式温度传感器,使用多个NTC组合,通过热力学计算输出汽车内部温度。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现有技术中,这两种类型的温度传感器都只能采集到驾驶舱内某个点的温度,而驾驶舱内其他区域的温度情况只能通过空调控制器的算法进行模拟和推算。目前这种检测方法无法精确检测驾驶舱内各个区域的温度数据,也无法测量车内温度分布情况,因此自动空调系统不能有针对性地对驾驶舱内部进行温度控制,不仅会导致车内温度分布不均匀,影响空调舒适性,同时还会造成空调能耗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红外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nPCB板,其设于所述外壳内,其上设有MCU;/n红外温度芯片,其设置在PCB板上,并与所述MCU数据连接,所述红外温度芯片还具有内置的温度传感器;/n框架,其设于所述PCB板上,并被设置为弯折呈一定角度后对所述红外温度芯片进行固定;/n棱镜,其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棱镜被设置为对红外温度芯片的光散射进行聚拢;/nNTC解耦温度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PCB板上,并与所述MCU数据连接;/n其中,所述MCU基于红外温度芯片、红外温度芯片内置的温度传感器以及NTC解耦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值计算并输出经过修正的温度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红外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PCB板,其设于所述外壳内,其上设有MCU;
红外温度芯片,其设置在PCB板上,并与所述MCU数据连接,所述红外温度芯片还具有内置的温度传感器;
框架,其设于所述PCB板上,并被设置为弯折呈一定角度后对所述红外温度芯片进行固定;
棱镜,其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棱镜被设置为对红外温度芯片的光散射进行聚拢;
NTC解耦温度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PCB板上,并与所述MCU数据连接;
其中,所述MCU基于红外温度芯片、红外温度芯片内置的温度传感器以及NTC解耦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值计算并输出经过修正的温度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红外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温度芯片包括单点式红外温度芯片或阵列式红外温度芯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红外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集成在所述红外温度芯片上或集成在所述外壳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红外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下壳体和罩盖,所述罩盖被构造为整体透光或部分透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红外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棱镜集成在所述罩盖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红外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被构造为单通道红外温度传感器,所述红外温度芯片设置有一个。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红外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被构造为双通道红外温度传感器,所述红外温度芯片包括左通道红外温度芯片和右通道红外温度芯片;所述棱镜包括与左通道红外温度芯片对应的左通道棱镜和与右通道红外温度芯片对应的右通道棱镜。


8.如权利要求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瑜杨宗凌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