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负荷率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0250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表面负荷率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用于沉沙池的野外测量,属于农业技术领域。该测定装置包括:水槽,整体呈长方体,其长宽比不小于4,长高比不小于10,一端侧壁上设有溢流口;以及虹吸管,其第一端位于所述水槽的外侧水源处,第二端位于所述水槽远离所述溢流口的内侧,并且所述第二端高于所述水槽的液面;其中,含沙水体能够通过虹吸的方式从所述虹吸管的第一端经所述虹吸管的第二端引导入所述水槽,再经所述溢流口引导出所述水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简单方便,尤便于野外实测;同时绕开泥沙粒径级配分析、泥沙沉速计算,通过试验直接获取的表面负荷率更贴近实际值,可更方便、更真实地指导沉沙池的设计和运行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面负荷率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具体涉及一种表面负荷率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
技术介绍
引用含沙水用于生产生活时,均需去除泥沙。沉沙池是一种依靠重力作用沉淀去除水中泥沙,实现水沙分离的常用水处理构筑物。含沙水进入沉沙池后,泥沙颗粒在随水流向出口水平运动的同时在重力作用下下沉。水流从进口到出口在池中停留时间一定时,水中泥沙从水面沉至池底的时间不同,粒径大,沉速快,沉至池底时间短;粒径小,沉速慢,沉至池底时间长。如果颗粒沉降时间超过水在池中停留时间,则其不能在到达出口时沉至池底,将随水流被带出池外。因此,某粒径(控制粒径)及以上的泥沙可在到达池出口前全部沉至池底去除,该粒径以下的泥沙随水流在到达出口时只有部分(进口某水深以下)能沉降至池底,其余部分(该水深以上)无法沉降至池底而随水流被带出沉沙池。控制粒径越小,沉沙池截留的泥沙就越多,沉沙池的泥沙去除率就越高,出池水泥沙含量就越低。控制粒径的选取,主要取决于引水的用途及相关要求。控制粒径并不能直接用来指导沉沙池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根据理想沉沙池理论,沉沙池的表面负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面负荷率测定装置,用于沉沙池的野外测量,其特征在于,包括:/n水槽(1),整体呈长方体,其长宽比不小于4,长高比不小于10,一端侧壁上设有溢流口(6);以及/n虹吸管(2),第一端位于所述水槽(1)的外侧水源处,第二端位于所述水槽(1)远离所述溢流口(6)的内侧,并且所述第二端高于所述水槽(1)的液面;/n其中,含沙水体能够通过虹吸的方式从所述虹吸管(2)的第一端经所述虹吸管(2)的第二端引导入所述水槽(1),再经所述溢流口(6)引导出所述水槽(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负荷率测定装置,用于沉沙池的野外测量,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槽(1),整体呈长方体,其长宽比不小于4,长高比不小于10,一端侧壁上设有溢流口(6);以及
虹吸管(2),第一端位于所述水槽(1)的外侧水源处,第二端位于所述水槽(1)远离所述溢流口(6)的内侧,并且所述第二端高于所述水槽(1)的液面;
其中,含沙水体能够通过虹吸的方式从所述虹吸管(2)的第一端经所述虹吸管(2)的第二端引导入所述水槽(1),再经所述溢流口(6)引导出所述水槽(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装置还包括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虹吸管(2)第二端的高度,包括:
支承杆(3),设置在所述水槽(1)第一端的外侧;
夹持器(4),套设在所述支承杆(3)上,所述虹吸管(2)固定在所述夹持器(4)上,并且所述夹持器(4)能够沿所述支承杆(3)的长度方向移动;
调节旋钮(5),设置在所述夹持器(4)的第一端,用于将所述夹持器(4)固定在所述支承杆(3)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2)的第二端和所述溢流口(6)分别位于所述水槽(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中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2)的个数为N,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红敏尹仲秋李道西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