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生产用烘干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叶生产设备,具体是一种茶叶生产用烘干设备。
技术介绍
茶叶在生产后需要对其进行干燥处理,现有的干燥处理有三种形式,分别为烘干、炒干以及晒干。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绿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红茶的干燥是将发酵好的茶坯,采用高温烘焙,迅速蒸发水分,达到保质干度。对红茶和绿茶进行干燥时,都是通过烘干进行干燥的。现有的大多烘干设备,都是使用滚筒式干燥设备进行烘干,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烘干,虽然茶叶能够边旋转边烘干,但是在滚筒转动过程中,茶叶会产生堆积,从而导致位于外侧的茶叶被烘干时,内侧茶叶的内部依旧含有大量的水分,从而导致烘干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生产用烘干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生产用烘干设备,包括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生产用烘干设备,包括烘干外壳(1)、用于对茶叶进行烘干的加热机构以及用于放置茶叶的放置机构;所述烘干外壳(1)的一侧开口,且开口上设有密封门;所述烘干外壳(1)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用于对茶叶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且其内壁底部等角度沿环形固定有多个定位杆(2);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定位杆(2)上配合滑动设有用于放置茶叶的放置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活动板(3)和烘干箱(7);用于放置茶叶的所述烘干箱(7)为圆桶形,且其底部和侧壁均开设有多个筛孔,且筛孔内径小于烘干后茶叶宽度;所述烘干箱(7)的外侧等角度布设有多个烘干箱定位块(8),且烘干箱定位块(8)上开设有烘干箱定位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生产用烘干设备,包括烘干外壳(1)、用于对茶叶进行烘干的加热机构以及用于放置茶叶的放置机构;所述烘干外壳(1)的一侧开口,且开口上设有密封门;所述烘干外壳(1)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用于对茶叶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且其内壁底部等角度沿环形固定有多个定位杆(2);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定位杆(2)上配合滑动设有用于放置茶叶的放置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活动板(3)和烘干箱(7);用于放置茶叶的所述烘干箱(7)为圆桶形,且其底部和侧壁均开设有多个筛孔,且筛孔内径小于烘干后茶叶宽度;所述烘干箱(7)的外侧等角度布设有多个烘干箱定位块(8),且烘干箱定位块(8)上开设有烘干箱定位通孔(9);与多个所述烘干箱定位通孔(9)一一贴合滑动配合的活动板定位杆(6)固定在活动板(3)上;所述活动板(3)的外部等角度沿环形设有与定位杆(2)一一对应的活动板定位块(4),且活动板定位块(4)上均开设有与定位杆(2)贴合滑动配合的活动板定位通孔(5);所述烘干外壳(1)内还设有带动放置机构上下往复震动的震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生产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外壳(1)内的放置机构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放置机构均设置在定位杆(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生产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放置机构之间设有震动机构;所述震动机构包括限位套筒(10)、驱动块(101)、上震动块(102)以及下震动块(103);所述烘干外壳(1)内固定有限位套筒(10),且限位套筒(10)内自上而下依次滑动设有上震动块(102)和下震动块(103),且驱动块(101)转动设置在限位套筒(10)内,且位于上震动块(102)和下震动块(103)之间;所述上震动块(102)的上端固定在位于上方的活动板(3)的活动板定位块(4)上,下端与驱动块(101)的上端相配合;所述驱动块(101)的下端与下震动块(103)的上端相配合,且下震动块(103)的下端固定...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