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列间空调及其风机支架结构,属于机房空调机组的技术领域,旨在解决风机安装时,叶轮与导风圈之间间隙较大的问题,包括风机支撑板,所述风机支撑板设置在列间空调的出风侧,所述风机支撑板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口,每个出风口均设置有一个风机模块,每个风机模块均分别设置有风机支架。该列间空调的出风侧设置风机支架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使风机模块排列紧凑,最大程度上的利用了空间,易于安装。具有外观独特、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维护方便、结构紧凑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列间空调及其风机支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列间空调用的风机支架结构,属于机房空调机组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制冷空调行业也在全面发展。随着数据中心的大规模使用,行间空调的配套也随之迎来了新的机遇,其中在行间空调送风风机的安装形式,美观等等有了新的挑战,传统的风机支架安装在支撑板与立柱之间,于钣金加工的累积误差,使得风机最终安装的时候,叶轮与导风圈之间间隙较大,不易安装,且会造成空间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列间空调用的风机支架结构,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列间空调用的风机支架结构,包括风机支撑板,所述风机支撑板设置在列间空调的出风侧,所述风机支撑板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口,每个出风口均设置有一个风机模块,每个风机模块均分别设置有风机支架。进一步的,所述风机支架由长条形带孔的金属板弯折成“凵”字形形成,“凵”字形风机支架罩在风机模块上,“凵”字形的两端设置法兰,法兰开设有多个连接孔,通过连接件穿过连接孔与风机支撑板连接,将风机支架安装在风机支撑板上。进一步的,所述风机支架“凵”字形的顶部经过风机模块的中心,且顶部中心与风机模块的中心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风机支架顶部沿其中心对称设置有开孔,该开孔为其中一边与顶部平行的矩形孔,所述风机支架顶部两端连接法兰的折边也对称设置有孔洞,该开孔为其中一边与顶部平行的矩形孔。进一步的,所述风机支架顶部长度方向与风机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呈倾斜设置,上下相邻的风机模块之间的间隙很小,且风机模块基本占满风机支撑板的宽度方向,提高风机支撑板的利用率,风机支架的两端法兰位于风机模块斜角位置,此位置为空闲区域,方便安装,让风机支撑板上的面积尽量被风机模块覆盖。一种列间空调,包括机柜,所述机柜站立在地面的一面设有底板,顶部设有顶板,机柜竖直的一组相对边设置有可旋转打开的回风网孔门和出风网孔门,另一组相对边设有侧板,所述出风侧设置有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风机支架结构,所述风机支架结构位于出风网孔门内,所述风机支撑板和出风网孔门之间的侧板设置有保温板,所述风机支撑板的顶部和顶板固定连接,两侧与侧板内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机柜内设置有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和冷凝器,所述压缩机抽吸空气,将空气进行压缩后,输入到气液分离器,在气液分离器中,将液体分离,并通过排水管排出到机柜外,气体进入到干燥过滤器,经过干燥过滤器的气体进入到冷凝器,气体冷却后,由风机模块输送出机柜;所述冷凝器在机柜内从一侧侧板倾斜到另一侧侧板,冷凝器的两侧分别与对应侧的侧板连接,所述冷凝器包括垂直布置的上单元和下单元,所述上单元和下单元下方分别设置有承接其冷凝水的凝水盘,所述凝水盘设置有连接到外部的排水管。进一步的,所述机柜内还设置有加湿器和干燥器,所述加湿器连接在冷凝器和气液分离器之间的管道上;所述干燥器设置在风机支撑板与出风侧网门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运用于机房空调机组,将风机支架装在风机上,组成一个模块,直接投入到整机中,具有外观独特、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维护方便、结构紧凑等特点。每个出风口均设置有一个风机模块,出风效率高。风机支架将风机牢靠地固定在底板上。风机支架上的开孔减少了风机支架的克重,降低了成本,使结构更加轻便美观,同时增大了出风面积。风机支架顶部与风机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倾斜,使风机模块排列紧凑,最大程度上的利用了空间,易于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风机支架结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列间空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风机支撑板,2-风机支架,21-顶部,22-折边,23-法兰,3-风机模块,4-干燥器,5-变频器,6-滑板,7-底板,8-气液分离器,9-压缩机,10-干燥过滤器,11-机柜,12-冷凝器,13-凝水盘,14-保温板。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列间空调用的风机支架结构,包括风机支撑板1,所述风机支撑板1设置在列间空调的出风侧,风机支撑板1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口,每个出风口均设置有一个风机模块3,每个风机模块3均分别设置有风机支架2。结构整齐,出风效率高。风机支架2由长条形带孔的金属板弯折成“凵”字形形成,“凵”字形风机支架2罩在风机模块3上,“凵”字形的两端设置法兰,法兰23开设有多个连接孔,通过连接件穿过连接孔与风机支撑板1连接,将风机支架2安装在风机支撑板1上。风机支架2“凵”字形的顶部21经过风机模块3的中心,且顶部21中心与风机模块3的中心连接,使风机模块3的牢靠地固定在风机支撑板上,且易于安装与拆卸,结构简洁,操作方便。风机模块也可以围绕顶部21的中心旋转。顶部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折边22,折板22延伸到风机支撑板,且末端通过法兰23连接固定在风机支撑板1上。风机支架2顶部沿其中心对称设置有开孔,该开孔为其中一边与顶部平行的矩形孔,所述风机支架2顶部两端连接法兰的折边也对称设置有孔洞,该开孔为其中一边与顶部平行的矩形孔,减少了风机支架2的克重,使结构更加轻便美观,同时增大了出风面积。风机支架2顶部与风机支撑板1的长度方向呈倾斜设置。风机模块3排列紧凑,最大程度上的利用了空间,易于安装。如图2所示,为了充分展示机柜内部机构,将机构的避免壳体隐去,列间空调,用于安装在机房内,由于安装空间狭窄,机柜11通常为宽度较窄的矩形体形状,其中较窄的一组相对面设置为出风面和回风面,出风面和回风面均安装有可水平旋转打开的回风网孔门和出风网孔门。靠近出风面安装有风机支架结构,风机支架结构位于出风网孔门内,风机支撑板和出风网孔门之间的侧板设置有保温板14,风机支撑板的顶部和顶板固定连接,两侧与侧板内壁连接。保温板可防止由于冷风吹出后,风机支撑板和出风网孔门之间的空间内温度太低,造成侧板内壁有冷凝水,其他阻挡热量交换的作用。机柜11内设置有压缩机9、气液分离器和冷凝器12,压缩机9抽吸空气,将空气进行压缩后,输入到气液分离器8,在气液分离器8中,将液体分离,并通过排水管排出到机柜外,气体进入到干燥过滤器10,经过干燥过滤器10的气体进入到冷凝器12,气体冷却后,由风机模块输送出机柜。冷凝器12在机柜内从一侧侧板倾斜到另一侧侧板,冷凝器12的两侧分别与对应侧的侧板连接,冷凝器12包括垂直布置的上单元和下单元,上单元和下单元下方分别设置有承接其冷凝水的凝水盘13,凝水盘13设置有连接到外部的排水管。当机柜排放好以后,冷凝器12冷凝下来的水通过凝水盘13收集排出。由于机柜比较高,为了缩短冷凝水下流的路径,冷凝器12设置上单元和下单元,通过两个凝水盘13接水,及时将水排出。且为了能够在有限的机柜内部设置较大体积的冷凝器12,冷凝器12在机柜的长度方向上倾斜设置。为了在环境过于干燥的时候加湿空气以及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列间空调用的风机支架结构,包括风机支撑板(1),所述风机支撑板(1)设置在列间空调的出风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支撑板(1)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口,每个出风口均设置有一个风机模块(3),每个风机模块(3)均分别设置有风机支架(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间空调用的风机支架结构,包括风机支撑板(1),所述风机支撑板(1)设置在列间空调的出风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支撑板(1)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口,每个出风口均设置有一个风机模块(3),每个风机模块(3)均分别设置有风机支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间空调用的风机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支架(2)由长条形带孔的金属板弯折成“凵”字形形成,“凵”字形风机支架(2)罩在风机模块(3)上,“凵”字形的两端设置法兰,法兰(23)开设有多个连接孔,通过连接件穿过连接孔与风机支撑板(1)连接,将风机支架(2)安装在风机支撑板(1)上;
所述风机支架(2)“凵”字形的顶部经过风机模块(3)的中心,且顶部中心与风机模块(3)的中心连接,风机模块(3)能够围绕其与顶部中心连接处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间空调用的风机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支架(2)顶部沿其中心对称设置有开孔,所述风机支架(2)顶部两端连接法兰的折边也对称设置有孔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间空调用的风机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支架(2)顶部长度方向与风机支撑板(1)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玲,周亮,周进,董海凤,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佳力图机房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