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暖通工程用热泵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本申请涉及热泵系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暖通工程用热泵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以水位媒介的热泵系统是以水为热源的可进行制冷、制热循环的一种热泵型整体式水-空气式或水-水式空调装置,制热时以水为热源,而在制冷时以水为排热源。冬季供暖的工作原理:水泵将地下水从提水井中取出送入热泵系统内,在热泵系统内经过循环的吸热、放热等过程,为供暖室(地暖)提供温度,使得人们在室内感到温暖。被热泵系统吸取了热能的地下水,可以通过回灌井被送回地下,再次与地球换热提高热能后重新利用。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缺陷:冬季供暖的热泵系统使用时,由于供暖室内的温度主要是依靠通入地暖管道的水的温度决定的,进入地暖管道内的水是依靠地球换热提供热能,为了保持室内的恒温,会将经过供暖室排出的水直接排回地下,随后再汲取换热后的供暖水源。穿过供暖室的水源依然具有热能,直接排回地下容易造成能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供暖水源直接排回地下容易造成能量的浪费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暖通工程用热泵系统及其安装方法。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暖通工程用热泵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暖通工程用热泵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水源进水管、第一储水箱、温控集水单元、供暖单元、温控分水单元、第二储水箱和水源排水管;所述水源进水管与所述第一储水箱连接,所述第一储水箱上连接有热源管道,所述热源管道与所述温控集水单元连接,所述热源管道处连接有热源水泵; >所述温控集水单元处连接有供暖进水管,所述供暖进水管与所述供暖单元连接将热水通入所述供暖单元内,所述供暖单元位于供暖室的地板下;所述供暖单元远离所述供暖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有供暖出水管,所述供暖出水管与所述温控分水单元连接,所述温控分水单元处连接有冷循环管和热循环管,所述冷循环管与所述第二储水箱连通,所述热循环管与所述温控集水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储水箱与所述水源排水管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形成供暖循环,利用地球换热为供暖单元提供热能,通过热源水泵抽取储水箱内的热水,使其进入温控集水单元,满足设定温度的热水通过供暖进水管进入供暖单元内供暖,经过供暖出水管排出的水源在温控分水单元内被分流。温度满足设定的热水进入热循环管,随后进入温控集水单元内循环使用;温度低于设定的冷水进入冷循环管,随后进入第二储水箱内,并随着水源排水管回归地下等待地球换热。综上,穿过供暖室的依然具有热能的水可以被再次循环供暖,减少热能的浪费以及热泵系统运行的成本。优选的,所述供暖单元包括安装盒、安装盖板、供暖管道、管道接头和若干支撑件,所述安装盒位于地板下方地面处,所述安装盖板封堵所述安装盒口部设置,所述安装盖板远离所述安装盒的一侧与地板的下表面连接;所述供暖管道在所述安装盒内连续曲折排布并铺满所述安装盒盒底设置;所述支撑件安装于所述安装盒盒底,所述支撑件朝向所述供暖管道的一端开设有支撑通槽;所述供暖管道采用三角形的管道且所述供暖管道的任意一侧的角嵌置于所述支撑通槽内,所述供暖管道上与嵌置于所述支撑通槽内的角相对的一侧管道平面与所述安装盖板远离地板的一侧贴合设置;所述管道接头一端与所述供暖管道适配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供暖进水管或所述供暖出水管适配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截面为三角形的供暖管道相对于同面积的截面为圆形的管道,可以增大与安装盖板的接触面积从而对增大地板的导热效果;采用截面为三角形的供暖管道相对于与安装盖板接触的一侧面积相同且截面为方形的管道,同样的时间可以减少供暖管道内的热水的流通量,从而使得同容量的热水经过供暖管道的时间更长,具有在满足供暖需求的同时节约热源、提升供暖效率。支撑件通过支撑通槽支撑供暖管道,从而减少供暖管道在使用状态下产生变形的情况发生,且由于三角形尖端朝向安装盒盒底,所以支撑件的设置可以更便于供暖管道的安装和定位。安装盒的设置可以使得供暖管道在漏水时可以先漏入安装盒内,可以减少水渗漏至隔壁房间或者下层楼天花板的情况发生,安装盖板的设置可以减少渗漏的水泡坏地板的情况发生。优选的,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支撑通槽内壁处连接有隔热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件可以减少供暖管道将热量传导至支撑件上,从而减少供暖热量的损失,有利于提升热水的循环次数。优选的,所述供暖管道设置有若干段分管道和波纹管接头,所述波纹管接头连接相邻两段分管道,且所述波纹管接头位于所述供暖管道的弯折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供暖管道拆分为若干段分管道和波纹管接头,在供暖管道发生漏水现象时可以便于更换完好的分管道或者波纹管接头,且可以减少供暖管道整体更换的情况发生,所以可以减少供暖材料的浪费。优选的,所述波纹管接头两端的周向设置有嵌置槽,所述嵌置槽内嵌置有遇水膨胀止水带;所述分管道的两端内壁沿其周向设置有若干止水槽,所述波纹管接头的两端对应插入相邻的所述分管道内,且所述遇水膨胀止水带远离所述嵌置槽的一侧对应封堵所述止水槽的槽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嵌置槽用于安放遇水膨胀止水带,采用遇水膨胀止水带,在连接波纹管接头与分管道时,可以便于波纹管接头较为便利的插入分管道的端口。当热水在供暖管道内流通时,由于遇水膨胀止水带遇水膨胀,可以封堵波纹管接头与分管道之间的间隙,防止热水渗漏,且可以使得波纹管接头与分管道紧密连接,较难轻易分离。分管道的两端内壁沿其周向设置若干止水槽,在遇水膨胀止水带遇水膨胀后可以嵌入止水槽内,使得波纹管接头与分管道连接的更加紧密与稳定,但是在拆卸波纹管接头与分管道,用力拉扯波纹管接头与分管道,也可以使得两者分离。优选的,所述温控集水单元处连接有冷源管道,所述冷源管道与所述第二储水箱连通,所述冷源管道上连接有冷源水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温控集水单元内的热水温度超过设定值太高时,启动冷源水泵,使得第二储水箱内的冷水可以通过冷源管道被抽取至温控集水单元内中和温控集水单元内的热水温度,使得通入供暖管道内的热水始终处于较为适宜的温度。优选的,所述供暖进水管处连接有进水流量监测器,所述供暖出水管处连接有出水流量监测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析进水流量监测器和出水流量监测器之间的偏差值,可以便于判断供暖管道是否漏水,当进水流量监测器和出水流量监测器之间的偏差值过大,则说明供暖管道漏水。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暖通工程用热泵系统的安装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暖通工程用热泵系统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管道连接;将所述水源进水管和所述水源排水管与地下水源连接,所述第一储水箱和所述第二储水箱位于地下或者地下室或者建筑室,但不位于供暖室内;通过所述热源管道将所述第一储水箱与所述温控集水单元连接,通过所述冷源管道将所述温控分水单元与所述第二储水箱连接;地面清理:清理地面上的杂物,并将地面凹凸处找平或剔除至±10mm,保持地面的平整;安装供暖单元: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暖通工程用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水源进水管(1)、第一储水箱(11)、温控集水单元(2)、供暖单元(3)、温控分水单元(41)、第二储水箱(5)和水源排水管(51);/n所述水源进水管(1)与所述第一储水箱(11)连接,所述第一储水箱(11)上连接有热源管道(13),所述热源管道(13)与所述温控集水单元(2)连接,所述热源管道(13)处连接有热源水泵(14);/n所述温控集水单元(2)处连接有供暖进水管(21),所述供暖进水管(21)与所述供暖单元(3)连接将热水通入所述供暖单元(3)内,所述供暖单元(3)位于供暖室的地板(322)下;/n所述供暖单元(3)远离所述供暖进水管(21)的一端连接有供暖出水管(4),所述供暖出水管(4)与所述温控分水单元(41)连接,所述温控分水单元(41)处连接有冷循环管(42)和热循环管(44),所述冷循环管(42)与所述第二储水箱(5)连通,所述热循环管(44)与所述温控集水单元(2)连接,所述第二储水箱(5)与所述水源排水管(5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暖通工程用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水源进水管(1)、第一储水箱(11)、温控集水单元(2)、供暖单元(3)、温控分水单元(41)、第二储水箱(5)和水源排水管(51);
所述水源进水管(1)与所述第一储水箱(11)连接,所述第一储水箱(11)上连接有热源管道(13),所述热源管道(13)与所述温控集水单元(2)连接,所述热源管道(13)处连接有热源水泵(14);
所述温控集水单元(2)处连接有供暖进水管(21),所述供暖进水管(21)与所述供暖单元(3)连接将热水通入所述供暖单元(3)内,所述供暖单元(3)位于供暖室的地板(322)下;
所述供暖单元(3)远离所述供暖进水管(21)的一端连接有供暖出水管(4),所述供暖出水管(4)与所述温控分水单元(41)连接,所述温控分水单元(41)处连接有冷循环管(42)和热循环管(44),所述冷循环管(42)与所述第二储水箱(5)连通,所述热循环管(44)与所述温控集水单元(2)连接,所述第二储水箱(5)与所述水源排水管(5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暖通工程用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暖单元(3)包括安装盒(31)、安装盖板(32)、供暖管道(34)、管道接头(33)和若干支撑件(35),所述安装盒(31)位于地板(322)下方地面处,所述安装盖板(32)封堵所述安装盒(31)口部设置,所述安装盖板(32)远离所述安装盒(31)的一侧与地板(322)的下表面连接;
所述供暖管道(34)在所述安装盒(31)内连续曲折排布并铺满所述安装盒(31)盒底设置;
所述支撑件(35)安装于所述安装盒(31)盒底,所述支撑件(35)朝向所述供暖管道(34)的一端开设有支撑通槽(351);
所述供暖管道(34)采用三角形的管道且所述供暖管道(34)的一侧角嵌置于所述支撑通槽(351)内,所述供暖管道(34)上与嵌置于所述支撑通槽(351)内的角相对的一侧管道平面与所述安装盖板(32)远离地板(322)的一侧贴合设置;
所述管道接头(33)一端与所述供暖管道(34)适配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供暖进水管(21)或所述供暖出水管(4)适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暖通工程用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5)位于所述支撑通槽(351)内壁处连接有隔热件(35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暖通工程用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暖管道(34)设置有若干段分管道(341)和波纹管接头(342),所述波纹管接头(342)连接相邻两段分管道(341),且所述波纹管接头(342)位于所述供暖管道(34)的弯折处。
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耀,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众仝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