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暖通工程用热泵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本申请涉及热泵系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暖通工程用热泵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以水位媒介的热泵系统是以水为热源的可进行制冷、制热循环的一种热泵型整体式水-空气式或水-水式空调装置,制热时以水为热源,而在制冷时以水为排热源。冬季供暖的工作原理:水泵将地下水从提水井中取出送入热泵系统内,在热泵系统内经过循环的吸热、放热等过程,为供暖室(地暖)提供温度,使得人们在室内感到温暖。被热泵系统吸取了热能的地下水,可以通过回灌井被送回地下,再次与地球换热提高热能后重新利用。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缺陷:冬季供暖的热泵系统使用时,由于供暖室内的温度主要是依靠通入地暖管道的水的温度决定的,进入地暖管道内的水是依靠地球换热提供热能,为了保持室内的恒温,会将经过供暖室排出的水直接排回地下,随后再汲取换热后的供暖水源。穿过供暖室的水源依然具有热能,直接排回地下容易造成能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供暖水源直接排回地下容易造成能量的浪费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暖通工程用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水源进水管(1)、第一储水箱(11)、温控集水单元(2)、供暖单元(3)、温控分水单元(41)、第二储水箱(5)和水源排水管(51);/n所述水源进水管(1)与所述第一储水箱(11)连接,所述第一储水箱(11)上连接有热源管道(13),所述热源管道(13)与所述温控集水单元(2)连接,所述热源管道(13)处连接有热源水泵(14);/n所述温控集水单元(2)处连接有供暖进水管(21),所述供暖进水管(21)与所述供暖单元(3)连接将热水通入所述供暖单元(3)内,所述供暖单元(3)位于供暖室的地板(322)下;/n所述供暖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暖通工程用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水源进水管(1)、第一储水箱(11)、温控集水单元(2)、供暖单元(3)、温控分水单元(41)、第二储水箱(5)和水源排水管(51);
所述水源进水管(1)与所述第一储水箱(11)连接,所述第一储水箱(11)上连接有热源管道(13),所述热源管道(13)与所述温控集水单元(2)连接,所述热源管道(13)处连接有热源水泵(14);
所述温控集水单元(2)处连接有供暖进水管(21),所述供暖进水管(21)与所述供暖单元(3)连接将热水通入所述供暖单元(3)内,所述供暖单元(3)位于供暖室的地板(322)下;
所述供暖单元(3)远离所述供暖进水管(21)的一端连接有供暖出水管(4),所述供暖出水管(4)与所述温控分水单元(41)连接,所述温控分水单元(41)处连接有冷循环管(42)和热循环管(44),所述冷循环管(42)与所述第二储水箱(5)连通,所述热循环管(44)与所述温控集水单元(2)连接,所述第二储水箱(5)与所述水源排水管(5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暖通工程用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暖单元(3)包括安装盒(31)、安装盖板(32)、供暖管道(34)、管道接头(33)和若干支撑件(35),所述安装盒(31)位于地板(322)下方地面处,所述安装盖板(32)封堵所述安装盒(31)口部设置,所述安装盖板(32)远离所述安装盒(31)的一侧与地板(322)的下表面连接;
所述供暖管道(34)在所述安装盒(31)内连续曲折排布并铺满所述安装盒(31)盒底设置;
所述支撑件(35)安装于所述安装盒(31)盒底,所述支撑件(35)朝向所述供暖管道(34)的一端开设有支撑通槽(351);
所述供暖管道(34)采用三角形的管道且所述供暖管道(34)的一侧角嵌置于所述支撑通槽(351)内,所述供暖管道(34)上与嵌置于所述支撑通槽(351)内的角相对的一侧管道平面与所述安装盖板(32)远离地板(322)的一侧贴合设置;
所述管道接头(33)一端与所述供暖管道(34)适配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供暖进水管(21)或所述供暖出水管(4)适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暖通工程用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5)位于所述支撑通槽(351)内壁处连接有隔热件(35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暖通工程用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暖管道(34)设置有若干段分管道(341)和波纹管接头(342),所述波纹管接头(342)连接相邻两段分管道(341),且所述波纹管接头(342)位于所述供暖管道(34)的弯折处。
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耀,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众仝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