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丝投放扶正悬挂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悬挂器
,是一种钢丝投放扶正悬挂工具。
技术介绍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经常需要用专门的测试仪器对井下的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进行测量。在进行油气井参数测量时,一般采用测井车或撬装设备通过钢丝把测井仪器吊在井下油管内,有的测量需要时间较长,比如压力恢复测试,可能需要10天左右,才能测量完成。在此期间,测井车或撬装设备、井口防喷设备等一直占用,造成设备利用率低下,使测试成本大大增加。针对此情况,可以在下入完井管柱时,设计好缩径或坐落短节,在测量井下参数时,把仪器投放到缩径或坐落短节上,等测量完成后,再打捞。现有卡瓦式悬挂器一般都是卡瓦和其芯轴套装,在下入到需要投放的位置时,先静止,再突然下放或上提,利用卡瓦和芯轴的速度差,使芯轴撑开卡瓦,悬挂到油管内。因此,此种悬挂器存在的问题如下:(1)无法准确定位;(2)对测井车或撬装设备的钢丝运动速度要求高,需要瞬时启动;(3)在工具下入比较深时,悬挂器投放率特别低,甚至无法在深井中投放。另外,现有悬挂器的扶正装置无法满足不同内径的管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丝投放扶正悬挂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芯轴、外筒、卡瓦组件、扶正弹簧片和导向杆,芯轴上端外侧固定安装有上端位于其上方的上接头,上接头下部呈上大下小的圆台形;芯轴中部外侧套装有上端位于上接头下部外侧的外筒,外筒上部外侧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内外贯通的安装口,安装口内设有上部内侧受向外的挤压力时能够径向向外扩张的卡瓦组件;外筒中部外侧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三个扶正弹簧片,每个扶正弹簧片均呈中部向外凸起的圆弧状,扶正弹簧片的上端与外筒固定安装在一起,扶正弹簧片的下端与外筒浮动连接在一起;对应外筒中部位置的芯轴中部外侧设有凹槽式旋转导向轨道,对应凹槽式旋转导向轨道上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投放扶正悬挂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芯轴、外筒、卡瓦组件、扶正弹簧片和导向杆,芯轴上端外侧固定安装有上端位于其上方的上接头,上接头下部呈上大下小的圆台形;芯轴中部外侧套装有上端位于上接头下部外侧的外筒,外筒上部外侧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内外贯通的安装口,安装口内设有上部内侧受向外的挤压力时能够径向向外扩张的卡瓦组件;外筒中部外侧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三个扶正弹簧片,每个扶正弹簧片均呈中部向外凸起的圆弧状,扶正弹簧片的上端与外筒固定安装在一起,扶正弹簧片的下端与外筒浮动连接在一起;对应外筒中部位置的芯轴中部外侧设有凹槽式旋转导向轨道,对应凹槽式旋转导向轨道上方位置的芯轴外侧分布有上齿圈,对应凹槽式旋转导向轨道下方位置的芯轴外侧分布有下齿圈,上齿圈和下齿圈之间形成凹槽式旋转导向轨道;上齿圈包括长凹槽和短凹槽,长凹槽与短凹槽沿圆周交替间隔均布,短凹槽顶端低于长凹槽顶端,长凹槽的左右两侧面均为竖直面,短凹槽的左右两侧面均为竖直面,每两个相邻的长凹槽与短凹槽间均设有齿尖向下的上棘齿,位于前侧的上棘齿包括呈竖直状的第一立面和呈左低右高的第一坡面,第一立面的底端与第一坡面的底端连接在一起并形成上棘齿的齿尖,第一立面顶端与对应位置长凹槽的右侧面底端或短凹槽的右侧面底端连接在一起,第一坡面顶端与对应位置长凹槽的左侧面底端或短凹槽的左侧面底端连接在一起;下齿圈包括沿圆周连续均布且齿尖向上的下棘齿,位于前侧的下棘齿包括呈竖直状的第二立面和呈左高右低的第二坡面,第二立面的上端和与其相邻的第二坡面的上端连接在一起并形成下棘齿的齿尖,每两相邻的下棘齿之间均设有下凹槽,下凹槽的左右两侧面均为竖直面,下凹槽的左侧面顶端与对应的第二坡面的底端连接在一起,上凹槽的右侧面顶端与对应的第二立面的底端连接在一起;下棘齿与上棘齿呈错位分布,每个上棘齿的齿尖均位于对应位置的第二坡面底端,每个下棘齿的齿尖均位于对应位置的第一坡面顶端;对应至少一个短凹槽位置的外筒外侧固定安装有内端位于对应位置短凹槽内的导向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投放扶正悬挂工具,其特征在于卡瓦组件包括卡瓦块、挡块、卡瓦压簧和紧固螺钉,外筒上端内侧设有内环槽,对应内环槽位置的外筒上部外侧沿圆周间隔均布有三个内外贯通的安装口,安装口内设有内端位于内环槽内的卡瓦块,卡瓦块内端两侧设有挡块,卡瓦块上部内侧设有与上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群琪,曹华,路尧,乔书校,石敏,潘杰,陈英,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华油油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