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杆装置及清除地下锚索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0113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钻杆装置及清除地下锚索的方法,涉及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该钻杆装置包括杆体,沿第一方向延伸;叶片,环绕杆体并沿第一方向延伸,叶片与杆体固定连接;其中,叶片的一端形成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刀刃,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套筒,围绕叶片的靠近第一刀刃的一端设置并与叶片固定连接,套筒开设有沿套筒的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凹槽。清除地下锚索的方法通过第一钻杆装置和第二钻杆装置的相互配合实现地下锚索的清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钻杆装置和清除地下锚索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同时满足经济性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杆装置及清除地下锚索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盾构法隧道施工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钻杆装置及清除地下锚索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盾构隧道施工法是指使用盾构机一边控制开挖面及围岩不发生坍塌失稳,一边进行隧道掘进、出渣,并在机内拼装管片形成衬砌、实施壁后注浆,不扰动围岩而修筑隧道的方法。盾构机在盾构区域施工行进过程中会遇到原有地下基坑施工时留下的锚索或锚杆等障碍物,需要对地下锚索或锚杆等进行清除工作以避免锚索或锚杆等搅缠在盾构机刀盘上,造成盾构机刀具的损坏、螺旋机被卡和开仓检修等风险。相关的清除方法包括人工挖空(井)拔除法、地下连续墙成槽机上加装剪刀状刀片切割法、旋挖钻机切割清除法等。人工挖空(井)拔除法耗时耗工,效率低;地下连续墙成槽机上加装剪刀状刀片切割法和旋挖钻机切割清除法成本较高、施工风险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杆装置及清除地下锚索的方法,以解决如何提高清除地下锚索等障碍物效率的同时满足经济性要求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杆体,沿第一方向延伸;/n叶片,环绕所述杆体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叶片与所述杆体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叶片的一端形成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刀刃,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n套筒,围绕所述叶片的靠近所述第一刀刃的一端设置并与所述叶片固定连接,所述套筒开设有沿所述套筒的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杆体,沿第一方向延伸;
叶片,环绕所述杆体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叶片与所述杆体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叶片的一端形成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刀刃,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套筒,围绕所述叶片的靠近所述第一刀刃的一端设置并与所述叶片固定连接,所述套筒开设有沿所述套筒的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凹槽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所述凹槽从所述一端向所述另一端扩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上形成多个沿所述套筒的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二刀刃,每个所述第二刀刃对应与一个所述凹槽相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刀刃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所述一端为平面或尖角。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所述一端为圆滑曲面。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刃位于所述第二刀刃上方。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钻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具有两片,沿所述杆体的周向等间距间隔设置。


9.一种清除地下锚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行第一钻杆装置,所述第一钻杆装置具有:杆体,沿第一方向延伸;叶片,环绕所述杆体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文兵严绍伟徐永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院集团西南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